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时光褶皱里的暖光 > 第3章
苏婉仪点头:“爸,您做得对,帮助别人本来就是最该记得的事。”她故意加重“记得”两个字,想让父亲知道,即便忘了其他事,这份善良也是珍贵的。
回家后,苏婉仪赶紧给父亲找了干净的衣服,又煮了一碗生姜红糖水——陈医师说过,淋雨之后喝碗热汤能驱寒,避免气血凝滞。苏明远捧着碗,小口喝着,突然说:“婉仪,我刚才在便利店,看见墙上贴的日历,才想起今天是你妈的生日。”
苏婉仪愣了一下,随即心里一暖。母亲的生日在下周,父亲虽然记混了日子,却没忘了这件事。“爸,还有一周才到妈生日呢,”她笑着说,“不过您记得就好,咱们到时候一起给妈做长寿面。”
母亲从厨房走出来,听见这话,眼眶红了:“老苏,你还记着我的生日啊?”苏明远抬头,看着母亲,认真地说:“当然记着,你以前总说,生日要吃长寿面,要放两个荷包蛋,说这样能长命百岁。”
那天晚上,苏明远睡得很沉。苏婉仪坐在客厅,翻看着父亲白天拍的荷花照片,突然想起李医生说的话:“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记忆就像散落的珠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把珠子串起来,哪怕串得不完整,也是温暖的回忆。”她想,父亲今天串起的,不仅是母亲生日的记忆,还有帮助小孩的善良,这些都是最珍贵的珠子。
第二天,互助小组的人都知道了苏明远淋雨帮小孩的事。张阿姨特意带了自己做的饼干,说要奖励苏明远;李叔则拿来了自己画的荷花,说要贴在活动室的墙上,让大家都看看“善良人的作品”。苏明远坐在人群中间,笑得像个孩子,手里还攥着那根没吃完的草莓味棒棒糖——他说要留着,等下次遇到那个小孩,送给她。
转眼到了中秋,社区里到处都是桂花香。苏婉仪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买了面粉、豆沙、莲蓉,想跟父母一起做月饼。她记得父亲以前总说,外面买的月饼太甜,不如自己做的好吃,还说要教她做“团圆馅”——把豆沙和莲蓉混在一起,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
这天早上,苏婉仪把材料摆到餐桌上,父亲已经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张便签,上面写着“做月饼,团圆馅,豆沙+莲蓉”。“婉仪,我都记下来了,”他笑着说,“昨天晚上我想了好久,怕今天忘了怎么做。”
母亲系上围裙,说:“我来揉面,你们爷俩拌馅。”苏明远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把豆沙倒进碗里,又加了莲蓉,慢慢搅拌。他的手虽然有些抖,却很认真,时不时问苏婉仪:“婉仪,是不是要多拌一会儿?我记得以前拌馅,要拌到光滑才行。”
苏婉仪点头:“对,爸,您记得真清楚。”她看着父亲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柔和而温暖。突然,父亲停下手里的动作,说:“婉仪,我想起你小时候,第一次跟我学做月饼,把馅抹得满脸都是,还说自己是‘小馋猫’。”
苏婉仪笑了:“爸,您怎么突然想起这个了?”“不知道,”苏明远挠了挠头,“刚才拌馅的时候,闻到豆沙的香味,就想起了。”母亲在旁边笑着说:“老苏,你以前总说,婉仪小时候最馋,每次做月饼,还没烤好,她就偷吃生馅。”
一家人说说笑笑,很快就把月饼馅拌好了。苏婉仪教父亲把面团揉成圆,压成饼,包上馅,再放进模具里压成型。父亲学得很认真,虽然有的月饼压得歪歪扭扭,有的馅露了出来,却很开心。“婉仪,你看我做的这个,像不像月亮?”他举起一个月饼,笑着说。
“像,特别像,”苏婉仪点头,“等烤好了,咱们先拿给互助小组的人尝尝,让他们也尝尝咱们家的团圆馅。”
下午,月饼烤好了,屋子里满是香味。苏明远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说:“好吃,跟以前做的一样好吃。”他还特意挑了几个样子最整齐的,装进盒子里,说要送给李叔、张阿姨他们。
晚上,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吃着月饼,看着月亮。苏明远突然说:“婉仪,我想起以前咱们在老房子里过中秋,那时候没有阳台,就在院子里摆张桌子,你妈煮了桂花酒,你总吵着要喝,我说你还小,不能喝,你就哭了。”
苏婉仪笑着说:“爸,您现在记性真好,连这个都记得。”“不知道,”苏明远看着月亮,眼神有些恍惚,“好像一看到月亮,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母亲握着父亲的手,轻声说:“老苏,以后每年中秋,咱们都一起看月亮,一起做月饼。”
那天晚上,苏明远说了很多以前的事,从苏婉仪小时候学走路,到她考上大学,虽然有些事说得颠三倒四,可苏婉仪和母亲都认真听着,偶尔补充一两句。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像一层温暖的纱,把一家人的身影紧紧裹在一起。
第二天,苏明远带着月饼去了互助小组。大家尝着月饼,都说好吃,李叔还说:“明远,你这月饼里有‘回忆的味道’,吃着就想起以前跟家人一起过中秋的日子。”苏明远听了,笑得更开心了,他说:“下次我教你们做,咱们一起做团圆馅,一起过中秋。”
第十一章
墨香里的新学生
入冬后,天气渐渐冷了,互助小组的活动从室外转到了室内。苏明远依旧每天早上跟李叔一起去活动室练毛笔字,他的书法教案已经被翻得有些旧了,上面还多了不少新的笔记——有的是他想起的教学要点,有的是李叔问的问题。
这天早上,苏婉仪刚到活动室,就看见一个小姑娘站在桌前,看着苏明远写字。小姑娘大概七八岁,扎着羊角辫,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上面画满了毛笔字的图案。“爷爷,您写的字真好看,”小姑娘说,“我也想学写字。”
苏明远抬头,看见小姑娘,笑着说:“好啊,爷爷教你写‘一’字,好不好?”小姑娘点点头,认真地拿起毛笔,苏明远站在她身后,手把手教她握笔:“手腕要稳,别抖,慢慢写。”
小姑娘的奶奶站在旁边,笑着对苏婉仪说:“我家妞妞最近总吵着要学书法,说在学校看见同学写毛笔字,特别羡慕。昨天路过这里,看见明远老师在写字,就不肯走了,说要跟爷爷学。”
苏婉仪笑着说:“妞妞真乖,我爸教写字很有耐心,以前是语文老师,教了三十八年书呢。”妞妞听了,更开心了,她抬起头,对苏明远说:“爷爷,您以后每天都教我写字,好不好?”
苏明远点头:“好啊,爷爷每天都在这里,你想来学,就来。”从那以后,妞妞每天早上都会来活动室,跟着苏明远学写字。苏明远特意找了一张小桌子,放在自己旁边,还给妞妞准备了一支小号的毛笔——是他以前教学生时用的,一直珍藏着。
妞妞学得很认真,每天都会把写好的字拿给苏明远看,苏明远也会耐心地给她点评:“这个‘一’字写得很直,比昨天进步了;这个‘人’字的撇画要再长一点,这样才好看。”有时候,妞妞会问苏明远:“爷爷,您为什么总能记得怎么写字啊?”苏明远笑着说:“因为写字是爷爷的‘老朋友’,老朋友是不会忘的。”
有天早上,妞妞拿着一幅画来给苏明远看,画的是一个爷爷教一个小姑娘写字,旁边还有砚台和毛笔。“爷爷,这是我画的您和我,”妞妞说,“我要把这幅画贴在活动室的墙上,让大家都知道,您是最好的书法老师。”
苏明远看着画,眼眶红了,他说:“妞妞,这是爷爷收到过最好的礼物。”那天的活动结束后,苏明远把画小心地收起来,放进自己的书法教案里,说要跟教案一起珍藏。
苏婉仪看着父亲和妞妞的身影,心里暖暖的。她想起陈医师说的“气血足,心神宁”,父亲现在每天教妞妞写字,心情好了,气血也顺畅了,记性好像也比以前好了不少——有时候,他甚至能想起妞妞昨天写的字哪里需要改进。
第十二章
新年的红对联
转眼到了年底,社区里到处都是年味。互助小组的人商量着要一起写春联,苏明远主动承担了写春联的任务,他说:“以前每年过年,我都给邻居写春联,现在能跟大家一起写,更热闹。”
苏婉仪提前买了红纸和墨汁,还找了一些常用的春联内容,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方便大家挑选。活动那天,活动室里挤满了人,有的是互助小组的成员,有的是社区里的邻居,大家都想让苏明远写一副春联。
苏明远坐在桌前,手里握着毛笔,认真地写着。他的手虽然有些抖,可写出来的字依旧有力,“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一副副春联在他笔下诞生,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妞妞也来了,她站在苏明远旁边,帮他递红纸、磨墨,还时不时问:“爷爷,这个‘福’字怎么写啊?我也想写。”苏明远笑着说:“好啊,爷爷教你写‘福’字,咱们写个倒过来的‘福’,象征‘福到了’。”
妞妞认真地跟着苏明远写,虽然写的“福”字有些歪,可大家都笑着说:“妞妞写的‘福’字最可爱,最有年味。”妞妞听了,笑得更开心了,她把写好的“福”字送给苏明远,说:“爷爷,这个‘福’字送给您,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苏明远接过“福”字,小心地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说:“谢谢妞妞,爷爷会一直带着这个‘福’字。”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拿着苏明远写的春联,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李叔拿着春联,笑着说:“明远,你这春联写得好,有‘家的味道’,我要贴在门上,让邻居都看看。”张阿姨也说:“老周今天特别开心,说这春联比买的好看,还说以后每年都要跟你一起写春联。”
苏明远看着大家的背影,心里暖暖的。他对苏婉仪说:“婉仪,我今天好像没忘事,写的春联内容都记得,还教妞妞写了‘福’字。”苏婉仪点头:“爸,您今天表现特别好,您看,大家都喜欢您写的春联。”
回家的路上,苏明远突然说:“婉仪,我想起以前过年,你总吵着要放烟花,我说烟花危险,你就哭了,后来我带你去公园看烟花,你笑得特别开心。”苏婉仪笑着说:“爸,您现在记性真好,连这个都记得。”“不知道,”苏明远挠了挠头,“好像一看到春联,就想起以前过年的事了。”
那天晚上,苏婉仪把苏明远写的春联贴在门上,红色的春联映着灯光,格外喜庆。母亲煮了饺子,说:“老苏,今年的春联写得好,咱们一家人吃饺子,过个好年。”苏明远拿起饺子,咬了一口,说:“好吃,跟以前过年吃的饺子一样好吃。”
窗外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的,像一幅美丽的画。苏明远看着烟花,笑着说:“婉仪,你看,烟花真好看,跟你小时候看的一样。”苏婉仪握着父亲的手,心里暖暖的——她知道,父亲的记忆或许还会慢慢减退,可这些温暖的瞬间,会像烟花一样,永远留在他心里,留在一家人的心里。
第十三章
春天的新绿芽
开春后,小区里的树渐渐抽出了新绿芽,互助小组的活动也多了起来。苏明远和李叔一起在活动室门口种了一盆绿萝,苏明远说:“绿萝好养活,象征着希望,咱们看着它长大,就像看着咱们的记忆慢慢回来一样。”
妞妞依旧每天早上来学写字,她的毛笔字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还在学校的书法比赛中得了奖。妞妞把奖状拿给苏明远看,骄傲地说:“爷爷,您看,我得奖了,这都是您教得好。”苏明远看着奖状,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妞妞真棒,以后肯定能成为书法家。”
这天早上,苏婉仪刚到活动室,就看见苏明远坐在桌前,手里拿着毛笔,在纸上写着什么。她走过去,看见纸上写着“时光褶皱里的暖光”,虽然有些字写得歪歪扭扭,可笔画却很有力。“爸,您写的这几个字真好看,”苏婉仪说,“这是什么意思啊?”
苏明远抬头,笑着说:“我昨天晚上看电视,听见主持人说‘时光就像一件衣服,有很多褶皱,可褶皱里藏着温暖的光’,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就想写下来,贴在活动室的墙上,让大家都看看。”
苏婉仪心里一动,她想起自己给故事起的名字就是“时光褶皱里的暖光”,父亲虽然记不清故事的内容,却记住了这句话。“爸,您说得对,”她说,“时光的褶皱里,藏着咱们一起经历的温暖,藏着互助小组的笑声,这些都是最亮的光。”
那天的活动,苏婉仪把“时光褶皱里的暖光”这几个字贴在了活动室的正中央。大家看着这几个字,都说起了自己记忆里的暖光:张阿姨说,她的暖光是老周记得她爱吃的菜;李叔说,他的暖光是苏明远教他写毛笔字;妞妞说,她的暖光是苏明远爷爷教她写“福”字。
苏明远坐在人群中间,听着大家的话,突然说:“我的暖光是婉仪陪我做饭,是妞妞跟我学写字,是大家一起过中秋、过新年。”他说着,眼里满是光,“虽然我有时候会忘事,可我知道,大家都在我身边,这就是最暖的光。”
活动结束后,苏明远看着门口的绿萝,说:“婉仪,你看,绿萝长出新绿芽了,咱们的记忆也像这绿芽一样,慢慢长大,慢慢变绿。”苏婉仪点头:“爸,您说得对,只要咱们一起努力,一起陪伴,时光的褶皱里,就会永远有暖光。”
夕阳洒在活动室的窗户上,把“时光褶皱里的暖光”这几个字映得格外亮。苏明远牵着妞妞的手,李叔跟在旁边,一起往家走。妞妞说:“爷爷,明天我还要来学写字,还要看绿萝的新绿芽。”苏明远笑着说:“好啊,爷爷等你,绿萝也等你。”
苏婉仪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暖暖的。她知道,阿尔茨海默症或许会偷走父亲的记忆,可偷不走他们一起经历的温暖;时光或许会有褶皱,可褶皱里的暖光,会永远照亮他们的路。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会一起看绿萝长大,一起写毛笔字,一起过每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子,让时光的褶皱里,永远充满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