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展览开幕日
晨曦透过病房窗帘的缝隙,苏楠楠从浅眠中惊醒。她第一时间查看母亲的情况——呼吸平稳,监护仪显示数据正常。稍稍安心后,她轻手轻脚地洗漱换衣,准备前往展览开幕式。
手机上有石惊寒的未读消息:“车已在医院楼下,随时可出发。伯母那边我已安排专人看护。”
苏楠楠回复:“谢谢,十分钟后下楼。”
她俯身在母亲耳边轻语:“妈,我今天要去参加展览开幕式。您好好的,等我回来。”母亲在睡梦中微微动了下手指,仿佛在回应。
下楼后,石惊寒的车果然等在门口。他亲自下车为她开门,今天穿着一身剪裁完美的深灰色西装,气质卓然,完全看不出昨夜几乎通宵未眠。
“伯母情况如何?”这是他见面的第一句话。
“稳定了。”苏楠楠坐进车内,注意到他也为她准备了早餐和三明治,“谢谢您,太周到了。”
车驶向艺术区,两人简单讨论了开幕式的流程。苏楠楠虽然疲惫,但专业素养让她迅速进入状态。
到达展厅时,工作人员已全部就位,媒体区架起了长枪短炮。李经理迎上来:“石总,苏顾问,一切准备就绪。已有媒体提前到场。”
石惊寒点头:“按计划进行。楠楠,你先去休息室准备一下,一小时后开幕式开始。”
苏楠楠却摇头:“我想最后检查一遍展区。”
她穿梭在已经布置完毕的展厅中,做最后的确认。灯光、展品、多媒体设备、导览系统...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她的心血。走到“城市记忆”互动区时,她特意测试了征集来的老照片和故事播放系统——这是她最看重的部分。
石惊寒在不远处与几位提前到场的贵宾寒暄,目光却不时追随着苏楠楠的身影。今天她穿着简洁的黑色西装套裙,专业干练,唯有眼底淡淡的青黑透露着昨夜的煎熬。
开幕式准时开始。石惊寒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脱稿演讲,流畅地介绍了展览的理念和特色,特别强调了“公众参与”的创新性。
“这个展览不仅仅关于艺术,更关于人与城市的连接,关于我们共同的记忆...”他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
轮到苏楠楠介绍展区设计理念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台。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艺术界的前辈、媒体人、甚至还有几位父亲昔日的商业伙伴。
她稳定心神,开始讲解。从最初的灵感来源到具体实施,从空间规划到展品选择,她讲得深入浅出,充满激情。台下原本有些质疑的目光渐渐变得专注和欣赏。
介绍完毕,掌声比预期更加热烈。几位艺术评论家交头接耳,频频点头。
媒体提问环节,大部分问题都友好而专业。直到一位记者突然发问:“苏小姐,作为前苏氏集团千金,如今以艺术顾问身份重回公众视野,请问您对父亲苏明远先生目前的情况有何评论?这是否会影响展览的专业性?”
现场顿时安静下来。石惊寒正要出面解围,苏楠楠却平静地开口:
“感谢您的提问。我父亲的事情自有法律和时间的评判。今天站在这里,我是以艺术顾问的身份,代表的是这个展览和团队数月来的心血与专业。艺术的价值在于本身,而不应被创作者或策划者的个人背景所影响。”
她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我相信各位媒体朋友和艺术同仁关注的是展览本身的质量与内涵。至于我的个人家事,不应也不会成为今天的焦点。”
回答得体而坚定,现场响起赞同的掌声。提问的记者略显尴尬地坐下。
石惊寒走到她身边,低声说:“回答得很好。”
开幕式后半程,嘉宾开始自由观展。苏楠楠穿梭在人群中,为重要来宾做导览解说。她注意到石静雅也来了,正冷眼观察着展览和观众反应。
“苏小姐。”石静雅终于走向她,“不得不说,展览做得...比预期好。”
“谢谢石总认可。”苏楠楠宠辱不惊。
“但我之前的警告依然有效。”石静雅压低声音,“离惊寒远点。你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苏楠楠正要回应,一群观众兴奋地走过来:“苏顾问!那个老纺织厂工人访谈区太感人了!我父亲以前就是纺织厂的,看得我差点落泪。”
“还有那个老照片墙,我看到我小时候住的街区的照片!”
“互动装置也很有意思!”
观众们七嘴八舌的赞美让石静雅不得不退开。苏楠楠被热情的人群包围,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
下午,参观人数越来越多,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展览的相关帖子和照片,大多评价积极。石惊寒找到正在为一群学生导览的苏楠楠,眼中带着明显的喜悦。
“初步统计,今天上午的参观人数已经超出预期35%。”他趁间隙告诉她,“多家媒体要求做专题报道。”
苏楠楠疲惫但开心地笑了:“太好了。”
傍晚,首批观众反馈表汇总出来。苏楠楠和石惊寒在办公室一起查看。
“‘这是我看过最接地气的艺术展’、‘没想到艺术可以这么贴近生活’、‘看到了我熟悉的城市另一面’...”石惊寒念着反馈,笑容越发明显,“楠楠,我们成功了。”
苏楠楠看着反馈表中满满的正面评价,眼眶微微发热。数月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一起去庆祝一下?”石惊寒提议,“就我们团队几个人。”
苏楠楠摇头:“我想先去医院看看母亲。”
石惊寒理解地点头:“我送你。”
去医院路上,苏楠楠靠在车窗上,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她醒来,发现车停在医院停车场,石惊寒的外套再次披在她身上,而他正在用平板电脑处理工作。
“为什么不叫醒我?”她慌忙坐直。
“你太累了,需要休息。”石惊寒收起电脑,“走吧,我陪你上去。”
病房里,苏母已经苏醒,精神明显好转。看到女儿,她露出微笑:“楠楠,展览怎么样?”
“很成功,妈。”苏楠楠坐在床边,握住母亲的手,“很多人来看,评价都很好。”
苏母欣慰地点头,目光转向门口的石惊寒:“这位是...”
“伯母您好,我是石惊寒,楠楠的同事。”石惊寒礼貌地自我介绍。
苏母打量他片刻,微微点头:“谢谢你照顾楠楠。她总是太要强,什么都自己扛。”
“妈...”苏楠楠有些不好意思。
石惊寒微笑:“楠楠很优秀,是我们团队的骄傲。”
短暂探视后,两人离开病房。走廊上,石惊寒突然说:“你母亲很为你骄傲。”
苏楠楠点头:“她为我付出太多了。现在该我照顾她了。”
走到医院门口,夜风微凉。石惊寒转身面对苏楠楠:“今天你做得很好,无论是展览还是应对媒体的提问。”
“谢谢您的支持。”苏楠楠真诚地说,“没有您的信任,我没有这个机会。”
“叫我惊寒。”他再次纠正,语气温和,“现在,能给我个机会,陪你吃个简单的庆功宴吗?就街角那家小馆子,不是高级餐厅。”
苏楠楠看着他那双此刻无比真诚的眼睛,终于点头:“好。”
小餐馆里,两人相对而坐,点了几个家常菜。氛围意外地轻松自在。
“说实话,”石惊寒为她倒茶,“今天是我近年来最有成就感的一天。不是因为展览成功,而是因为看到了你站在台上发光的样子。”
苏楠楠低头抿茶,掩饰内心的波动。
“楠楠,”石惊寒的声音变得郑重,“我希望你知道,我对你的欣赏和关注,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富公子的游戏。”
苏楠楠抬起眼,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但石惊寒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一眼,面色微变:“抱歉,接个电话。”
他走到一旁接电话,语气变得严肃:“什么时候的事?...好,我马上处理。”
返回座位时,他神色凝重:“抱歉,楠楠,公司有急事需要我处理。庆祝可能要改天了。”
“没关系,工作重要。”苏楠楠理解地说。
石惊寒结账后,送她到路边打车:“明天展览正常开放,你可以晚点来,多休息会儿。”
车来时,他为她打开车门,突然轻声说:“今天没说完的话,改天一定说完。”
苏楠楠点头上车,心中泛起涟漪。透过车窗,她看到石惊寒站在路边目送,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挺拔而孤独。
回到家中,她查看展览相关的社交媒体反馈,大多充满赞誉。但在一片好评中,几条质疑的评论引起了她的注意:
“展览不错,但听说策划人是苏明远的女儿?他家不是破产跑路了吗?”
“星华怎么用这种人?不怕惹麻烦?”
“有钱人的游戏罢了,装什么亲民”
虽然负面评论不多,却让苏楠楠心中的喜悦蒙上一层阴影。她想起日前石静雅的警告,以及石惊寒未说完的话,隐隐感到前路并非一帆风顺。
此时,石惊寒正在办公室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一份即将发布的媒体报道草稿,标题赫然写着《星华重用问题千金,艺术展背后是否有隐情?》。
“查出来是谁给媒体爆的料吗?”他冷声问助理。
“还在查,但迹象指向...”助理犹豫道,“可能是石静雅总那边的人。”
石惊寒眼神一凛:“准备危机公关方案。同时,我要所有参与展览的媒体明天追加专访苏顾问的安排,重点突出她的专业能力和展览的理念。”
“但石总,这样是否太过冒险?万一苏先生的事情...”
“按我说的做。”石惊寒斩钉截铁,“我相信她的价值,也相信公众会看清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挂断电话,他站在落地窗前,凝视城市的夜景。脑海中浮现出苏楠楠站在展厅中的身影,坚定而耀眼。
“这一次,我不会让任何人破坏你的舞台。”他轻声自语。
夜色深沉,两个疲惫却坚定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为同一份事业和刚刚萌芽的情感,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展览的成功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