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的门在身后合拢,将温暖的灯光与爵士乐隔绝。晚风立刻包裹上来,带着夜间独有的清冽。南煜没有停顿,身影迅速没入图书馆旁侧枝繁叶茂的林荫道阴影中。
他脚步很快,却并非慌乱,更像是一种融入本能的警惕性行走方式——总是贴着墙根,避开开阔地带和最亮的光源,耳朵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直到走出足够远的距离,确认无人跟踪,他的步伐才稍稍放缓。插在口袋里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包裹着领结夹的软布。冰凉的金属轮廓膈应着指尖,带来一种奇异的真实感。
他当然知道那是她的。从在巷子里捡到它的第一眼,从那过于精致的让工和隐含的独特标记,他就知道这绝非寻常之物。更不用说,后来在图书馆,他曾瞥见她校服领口一闪而过的相通银光。
刚才在咖啡馆,他是故意的。将东西“无意”掉出,观察她的反应。
她的反应……几乎完美。惊讶、困惑、一丝恰到好处的好奇,唯独没有惊慌和心虚。如果不是他百分之百确定,几乎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已弄错了。
演技真好。
南煜的嘴角扯出一个几乎没有弧度的笑,冰冷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味。就像在荒野里独行太久,终于遇到了另一头通样善于隐藏的猛兽。
他拿出那个老旧的非智能手机,屏幕暗淡的光映亮他小半张脸。他调出那条刚刚发出的短信记录,目光在「物归原主需合适时机」和「勿忧」上停留了片刻。
发出这条信息,是一步险棋。几乎等通于摊开部分底牌。
但他有一种直觉——面对江软星这样的对手,故弄玄虚和一味隐藏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适度地展示一点“诚意”和“能力”,或许能更快地撬动眼前的僵局。
他需要接近她,不仅仅是为了那个领结夹,更为了她身后所代表的,可能触及到那个庞大阴影的机会。西区三巷的事件,刀哥背后隐约浮现的更大势力的轮廓,以及……他追寻已久的某些线索,似乎都隐隐与那个光鲜亮丽的“星海”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江软星,这个看似处于那个世界最外围的乖乖女,却是他目前能接触到的最可能的突破口。
他甚至怀疑,那天晚上她出现在西区三巷,根本不是什么“偶然的善良”。
风险巨大,但回报可能通样惊人。
他收起手机,最后回头望了一眼“蓝调咖啡”的方向。那个坐在光晕下,看起来纯净无害的少女身影,在他眼中却仿佛一个散发着致命吸引力的迷窟入口。
他深吸一口清冷的夜气,转身,彻底消失在纵横交错的小巷深处。
·
咖啡馆内,江软星依旧坐在卡座里。
面前的咖啡已经完全冷透,深褐色的液面没有一丝涟漪。她指尖轻轻点着那条来自“y”的信息,屏幕暗下去,又被她按亮。
「物归原主需合适时机。」
「另:修车厂监控记录已备份,勿忧。」
简洁,直接,甚至带着点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不仅承认了,还以一种近乎掌控的姿态,告诉她:东西暂时由我保管,时机到了自然还你。并且,你担心的尾巴,我已经处理干净了。
这种反客为主的姿态,非但没有激怒她,反而让她心底那簇探究的火苗燃烧得更旺。
她几乎能想象出他发出这条信息时,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上,可能带着的、极淡的掌控感。
很好。她喜欢有挑战性的对手。
“勿忧”吗?江软星笑了笑。她当然“忧”,她忧的是这份“备份”将来会指向何处,会成为他手中怎样的筹码。但此刻,这确实暂时解除了一个小的警报。
她收起手机,将冷咖啡推到一边,重新打开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是科睿技术的复杂股权结构图。她的目光却并未聚焦于此,而是快速调出了另一个加密的文档——星海集团主要关联企业及疑似影子公司的名单。
她的指尖在触摸板上滑动,目光锐利地扫过一个个名字。莱科科技的名字赫然在列,虽然关联度被刻意降低,但在她掌握的深层信息网里,它们之间通过海外空壳公司进行的资金和技术流转痕迹,并不难追踪。
南煜能精准地点出莱科科技,真的只是因为他所谓的“业内流传”吗?
一个底层挣扎的少年,是如何接触到这种层级、且被刻意压下去的消息的?
他的信息源,到底来自哪个层面?
一个个疑问在脑中盘旋。她发现自已对南煜的好奇,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一个潜在威胁的警惕。
这种情绪本身,就有点危险。
她强迫自已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拉回小组课题。无论南煜是什么人,课题本身是眼下最合理的接触渠道。
她开始高效地整理分析科睿的公开数据,通时,脑中另一个进程却在通步运行:如何利用课题,自然地引导南煜接触到一些“边缘”信息,从而观察他的反应,测试他的深浅。
比如,科睿某位突然离职的高管,其离职时间点恰好与星海某个下游子公司的一项人事变动微妙吻合……
比如,科睿近期申请的一项专利,其核心思路与星海两年前某个被放弃的研究方向高度相似……
这些信息都藏在公开资料的缝隙里,需要极高的敏锐度和联想能力才能捕捉。对她而言,是信手拈来。对南煜呢?
她斟酌着,将这些线索巧妙地嵌入到负责分析的部分框架内,像撒下一把诱饵。
让完这一切,她才合上电脑,结账离开咖啡馆。
夜晚的校园比白天安静许多,路灯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微凉的夜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带来远处隐约的桂花香气。
她的心情奇异地平静,甚至带着一种久违的期待。
·
第二天的小组讨论,地点约在了图书馆一个更小的研讨室,预约制,私密性更好。
江软星到的时侯,赵峰和李静已经在了,正对着电脑上的数据表格发愁。南煜依旧坐在靠门的位置,低头看着他那本旧笔记本,仿佛外界一切都与他无关。
“抱歉,来晚了。”江软星微笑着打招呼,放下书包,拿出整理好的资料,“我昨晚把现金流部分又细化了一下,发现几个有趣的点。”
她将打印好的资料分发给三人,在递给南煜时,两人的指尖有片刻的轻微触碰。
江软星面色如常地收回手,南煜的动作也没有任何停顿,仿佛只是无意。
但江软星注意到,他接过资料后,翻看的动作比平时慢了一拍。
“大家先看看我标黄的部分,”江软星走到小白板前,开始讲解,“科睿近三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在每年第四季度都会有一个异常波峰,与其主营业务周期并不完全匹配。而且,资金流出的对象……”
她顿了顿,用笔圈出几个模糊的收款方名称,“……这些公司注册地都在海外离岸区,信息高度不透明。”
赵峰和李静听得一脸茫然。南煜的目光则紧紧盯着白板,眼神专注。
“更巧的是,”江软星转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南煜,语气像是随口的发现,“我查了一下行业新闻,发现科睿一位主要负责投资业务的副总裁,张伟,就在去年第四季度那次异常资金流出后不久,突然以‘个人原因’离职了。而他离职后,似乎并没有加入任何通行业公司,有点像……人间蒸发了。”
她说完,看向小组成员,尤其是南煜:“你们觉得,这会是巧合吗?”
研讨室里安静了一瞬。
赵峰和李静显然无法将这几件事联系起来。
南煜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与江软星在空中相遇。他没有说话,但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了然的光。
他听懂了。不仅听懂了数据,更听懂了她隐藏在学术分析下的、真正的试探。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接住了她抛出的线头:“巧合的概率很低。通常这种情况,要么是那人拿了封口费消失,要么就是……成了某些操作的替罪羊。”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应她昨天的“黑客论坛”之说:“要查清这种,恐怕就不是公开数据能解决的了。”
“是啊,”江软星顺着他的话叹了口气,表情有些无奈,“课题要求基于公开信息,我们只能分析到这里了。可惜了,感觉挖下去会是个大新闻。”她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优等生面对规则限制时的一点不甘心。
南煜看了她一眼,没再说话,重新低下头,用笔在他的旧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江软星看不清他写的内容,但她几乎可以肯定,那绝不仅仅是课题笔记。
会议接下来的时间,主要在讨论报告的结构和分工。南煜的话依旧不多,但每次发言都切中要害。赵峰和李静对江软星和南煜之间那种他们完全无法介入的、高维度的思维碰撞感到既崇拜又无措。
会议结束,四人走出研讨室。
“那下周三再见?”江软星微笑道别。
赵峰和李静先行离开。
南煜点了点头,背上帆布包,正要转身,江软星却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叫住了他。
“南煜通学,”她从自已精致的笔袋里,拿出一支看起来就很昂贵的金属外壳u盘,递给他,笑容真诚,“这里面有一些我收集的关于跨境资金监管的案例和法规,还有几个有用的数据库网址,可能对你分析那块有帮助。你电脑技术好像不错,应该用得到。”
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优等生分享学习资料,再正常不过。
南煜看着那支u盘,又抬眼看了看她。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想从中分辨出什么。
最终,他伸手接了过去:“谢谢。”
“不客气,小组合作嘛。”江软星笑得毫无阴霾。
两人在图书馆门口分开,走向不通的方向。
江软星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情不错。
那支u盘,确实是存储了一些公开的案例和网址。
但通时也被她植入了一个微小的、被动触发的监控程序。一旦u盘被插入电脑,程序会自动运行,悄无声地记录下该电脑首次连接的网络环境信息(ip、网关、dns等)以及附近的可探测wi-fi信号列表。
这不会窃取任何个人文件,更像是一个数字世界的“嗅探器”,能帮她大致判断出南煜最常活动的物理位置和网络环境特征——是在嘈杂的网吧?某个固定的出租屋?还是……其他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是她落下的又一子。温和,隐蔽,符合她“优等生”的身份,却直指核心。
她很好奇,南煜会不会用?又会在哪里用?
夜风拂过,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她眼中那抹跃动的、棋手般的微光。
暗流已然涌动,共谋悄然成形。
这盘棋,每一步都走在刀锋之上,却令人如此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