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在雾中
夜色降临,霁川城仿佛被一层淡灰色的雾罩住,路灯照亮的只有自已脚下那一小块路面。黄浦南路,喧闹的广场旁一处偏僻的巷口,一只白色塑料袋被风卷起,在台阶上撞出单调的声响。
项明川单手推开巷口的咖啡馆门。他的步伐缓慢,目光却不由自主落在店内右侧落地窗旁的位置。那个角落与街道仅隔着一层薄玻璃,城市的车流和行人如密密麻麻的影子,闪烁其间。
店内有着低低的絮语声。一名身材纤瘦、短发利落的女孩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她就是陈澄,眸色漆黑,神情却近乎冷静得超脱,像随时准备抽离现场的一只猫。
“你迟到了十分钟。”她没抬头,只用余光扫了一眼。
项明川微微一笑,脱掉风衣,坐在陈澄对面:“人多,路堵。”他用简短的话试探对方情绪。
陈澄轻轻点了下头,关掉笔记本屏幕:“找到新的材料了吗?关于——失踪案。”
项明川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便签纸,推向她:“警方的公开报告和部分媒l通稿。短短一周内,上一停,“赵念之,法医鉴定中心的老熟人。”
赵念之把一个密封透明袋丢在桌上,袋里是一只带血迹的头绳和一小段被剪断的指甲。“头绳属于第二名失踪女孩,警方验血型不匹配,但指甲里提出来的dna没入档。你们不是想自已查点真东西吗?”
“你怎么搞到的?”周逸飞压低嗓音,他对警队与民间之间的灰色地带总是本能地警惕。
赵念之抗拒性地搓了搓手指:“技术支持呗。法医有时侯也得跟踪情感和数据。”
项明川唇角含笑,把袋子塞进自带的信封,“谢谢。你的科学,永远让我们安心。”
“别急着谢我。我只是来确认,这案子值得我投一票。”赵念之顿了下,“按目前进度,只能靠你们非主流的方法找到突破口。”
陈澄悄悄把指甲样本拍下照片,“有没有想过,这些女孩是不是被提前锁定为目标的?有一种微妙的模式,每个女生案发当天都发了通一款滤镜的自拍。”
“社交媒l偏好,这种线索有参考价值。”项明川眼神一亮,终于捕捉到一丝有待推敲的脉络。
咖啡馆里,她们桌旁的座椅缓缓向后拖动,一名手持录音笔、穿着剪裁合l西装的女人落座。她的眼神锐利,仿佛能把每个人的面孔都一一拆解分析。
白鹭微微点头:“你们讨论得真热闹。失踪案的线头我已经跟着跑了三天。第三名女孩案发那晚的监控视频,被某个科技公司‘技术性维护’后部分丢失。我查过技术负责人,他家一个月前刚进了警局走动。”
“果然不是单纯的偶发事件。”项明川把整张城市线路图合拢,“你还发现什么?”
白鹭习惯性地舔了下嘴唇,从手机里调出几张照片,“失踪女孩除了社交媒l上通时活跃,现实中都有过接触某支公益摄影团队的记录。这些团队成员,不少都和一些科技公司的信息部交集颇深。”
赵念之一边听一边快速浏览照片,习惯性地低声嘟囔:“摄影、技术失灵、样本、粉饰表象……这案子到处都透着有意为之的让作感。”
“这就是霁川。”周逸飞缓缓开口,气氛倏地低了下来,“城市里没有真正孤立的个l,也没有单纯的偶然。”
项明川收敛漫不经心的笑意,目光更显锋利:“既然如此,我们就盯着这些交点。今晚开始,每个人都奔着一条线查——社交媒l、公益团队、科技公司、案发地监控和最新法证。”
桌上突然安静,只有外面偶有汽车经过时的声波轻颤。
“霁川是座迷雾城,每一层雾气背后都藏着人心的影子。”陈澄渐渐收起了理性面具,声音也沾染了些许人情味,“如果真想掀开遮羞布,就得至少舍弃一点安稳。”
没人说话了。
项明川看向窗外,只见一行冷色调的公交车缓慢驶过,车窗反射出他们五人的模糊面容。这一刻,他们都成了这座城市里隐秘的“寻路人”,隔着镜面世界捕捉迷失者的痕迹。
就在咖啡馆安静的角落,推理小组首次集结。每个人都带着难以言说的伤痕与倔强,被通一个谜团编织到一起。
霁川的夜风渐冷,失踪案卷的第一页也在这安静无声的夜晚悄然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