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星网店成败解读
明星开网店已不是一新鲜事。明星开店出发点与推广手段等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有的明星在开店的过程中,将事业与网店有机结合,不但为自己的主力事业增添了便利,也把网店做得风声水起,成为了另一条赚钱途径;而有的明星网店则经营惨淡,消费者并不买帐,最后只得悄然收手。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明星们也不一定非要靠网店来赚钱,但通过明星之间成败的比较,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启迪。
明星网店失败案例:徐静蕾、杨云(奥运冠军杨威的女友)、芙蓉姐姐
案例47徐静蕾:推广不给力,粉丝感觉被忽悠
才女徐静蕾无论当演员、当导演还是写博客、办电子杂志都很成功,唯一“失败”的事业恐怕要算淘宝的网店了。徐静蕾的淘宝店名叫做“开啦商城淘宝分店”。虽然老徐在自己办的电子杂志上,给自己的淘宝网店做了醒目宣传,在博客里也给自己的淘宝网店做了连接,可一年多过去了,老徐的淘宝网店成交量只有60笔,而买家对所购商品的评价大多数也是嫌商品贵了,从语气中看得出,买家并不知道这是徐静蕾的店,仅有一名粉丝留言时提到了徐静蕾,却还只给了个中评,评价中说:“我是喜欢老徐才买的t恤,中评是这t恤的质量(打折后174的价格所应对应的质量)对不起老徐的名号,当然我只是选的其中一款,不知道其他的怎样。付赠的环保袋却是超级棒。我一样支持老徐!支持开啦!希望下次的这种活动得实惠才有意义啊。”
徐静蕾失败的原因,除价格偏贵以外,没有很好的运用推广手段以及结合自己的个人特色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宣传手段上,虽然许多人都知道《开啦》是老徐办的电子杂志,但《开啦》的知名度与明星效应完全不同于徐静蕾本人的明星效应,甚至可以说,《开啦》杂志自身还需要徐静蕾的名气带动,那么在《开啦》做醒目广告,其明星效应已经大打折扣。老徐的博客拥有24亿的点击,可谓是内地网络第一博,可老徐只是简单的在博客里挂了一个网店连接,比起韩寒直接在博文里为网店做软广告,挂连接的方式明显没那么好用,因为粉丝对博客连接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对博文内容的关注。另外,在网店的风格上,相信很多粉丝都是冲着老徐博客的风格去的,而在老徐的店里,没有优雅的知性气息,宝贝描述里没有体现出老徐的文笔,加上定价又高,使得整个店看上去一股子“铜臭味”,得不到粉丝的青睐,自然也得不到其他买家的好评。
案例48杨云:定位模糊,漫天开价
在2008年奥运会上,杨威摘得男子体操个人全能金牌后,其女友立刻在淘宝网店上打起了广告:“一旦成交,送奥运冠军杨威个人签名照!”一时间,网店点击率直线上升,可成交率却没有太大的起色。
明星开网店,人气上面虽然比其他卖家占优势,但如果漫天开价,则会“吓跑”真正的买家,导致捧场的多,看热闹的多,真正买单的人少。另外,明星开网店也并不是卖什么火什么,要根据个人风格和主事业,选择在粉丝心中有价值的商品,而这些价值一旦通过明星本人或身边人来销售,立刻会增加附加价值,如明星使用过的有纪念意义的服饰,附加的亲笔签名等。网名“tt11911”的网友说:“我去过杨云的网店,里面货物品种不多,价格几乎都是天价,这样的东西再好也不会有人买的。店里有一款国外名牌墨镜居然叫价2560元,让人难以接受。”与杨云情况类似却比杨云更过份的有芙蓉姐姐,一件长袖衬衫卖8888元,卖了一年都无人问津,第一次主持时穿过的白衬衫66666元,一件吊带衫2222元,一件露背装5566元……网友指责说:“地摊货的质量,lv的价格。”当然,芙蓉姐姐的店也不可能卖得出衣服,最后只能惨淡倒闭。
明星网店成功案例:韩寒、林志颖、安又琪、安在旭
案例49韩寒:正版+签名,自己写书自己卖
韩寒在淘宝开店的初衷,是因为盗版书太猖獗。其实,韩寒淘宝店还是受了徐静蕾网店的“启发”,不过韩寒的书店相较老徐网店的惨淡景象,却有着天攘之别:韩寒的网店短短两个月时间卖出了九千多本书,网店几乎快成了皇冠店,许多书一度卖得脱销。在网店买过书的网友基本上都给予了好评,偶尔一个中评,也是诸如“嫉妒韩寒长得太帅了!”之类的玩笑评语。
盗版书籍的屡禁不绝是许多文化名人都头痛的问题,而一本正版书与盗版书的价差也并不太大,韩寒的经营之道就是“正版+签名”。读者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往往都有一定的偏好,由作家本人经营,且带有亲笔签名的销售模式,读者在得到正版保证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出门买书的困扰,自然皆大欢喜。另外,在推广手段上,与徐静蕾仅仅在博客上挂一个连接的方式相比,韩寒在博文上为自己的网店做转广告无疑更高明。
案例50林志颖:拥有个人专属品牌
林志颖2008年开了一间网店,起初是将自己用过的赛车t恤、帽子放到网上去拍卖。现在,林志颖已有一家叫做“jr店”的个人品牌专属区,所卖的商品包括比基尼、太阳镜、沙滩包、银包等等,短短三年时间,现已有固定客户四、五千人,月营业额可达40多万人民币。
与韩寒通过作家名气卖正版图书不同,林志颖的网店更具有个人特色,他关注的客户群自成一个圈子,那就是赛车运动爱好者,这类客户一旦建立起交易关系,一般都会有长期需求,且忠诚度较高。林志颖利用自己的明星影响力,加上自己本身就是赛车运动爱好者,拉进了与买家的距离,生意自然能做得稳定又长久。
案例51安又琪:明星亲自挑选,贴近大众心理
2004年的超女冠军安又琪在三年前开了一间网络商城——安又琪装束小屋。商场里所有的商品都是经过安又琪本人亲自挑选的。当初安又琪开办这间网络商城只是因为兴趣突至,想着一些用不上的演出服可以拿到网上卖,后来见生意不错,又利用飞来飞去在各地演出的机会,淘当地的漂亮宝贝放在网络上卖,由于宝贝实在漂亮,加上价格也不贵,吸引了很多固定的顾客粉丝群。如今,安又琪的网店又开始代卖韩国服装,价位从低到高各种档次皆有。
从普通演出服到代购韩国商品,安又琪的网店之所以成功,与普通消费者追求明星穿着的心理欲望有关。贴近大众心理,价位拉开档次,让安又琪的网店经营一直生意红火。
案例52安在旭:关注慈善
韩国明星安在旭开设了一家儿童玩具网上购物商声城,所卖的玩具适合各年年龄段的小朋友。网店里不但有世界知名的品牌洋娃娃和玩具,产品的定价也只相当于在大卖场里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安在旭承诺,网店销售额的50将用来做慈善事业——支援儿童糖尿病预防与治疗工作。
安在旭将玩具网店销售额的50用来做慈善,不但能够得到粉丝们的集体关注与支持,对于树立个人良好的公众形象亦有帮助。其实,相对于网店经营的“微薄”利润来说,辛辛苦苦一个月,也许还比不上明星拍一集戏或唱一首歌的出场费。但用网店赚的钱来投资慈善事业,除了能够很快带动网店人气之外,也能为明星公众形象的树立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