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落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却驱不散南宫凌玉心头的阴霾。大婚之夜独守空房的流言,如瘟疫般在城中肆虐,将她的声誉撕得粉碎。街头巷尾,人们的指指点点如芒在背,每一句闲言碎语都似一把利刃,刺痛她的心。
为了自证,南宫凌玉日夜奔波。她在城中开设粥棚,救济贫苦百姓;亲自参与修缮学堂,让孩子们有读书之所。她的善举渐渐在百姓心中种下了怀疑流言的种子。在墨殇和箫逸之的帮助下,舆论风向终于开始扭转,那些曾经诋毁她的人,也开始对她的行为表示赞许。
然而,正当局面逐渐好转之时,闫瑾脩却如一阵狂风,骤然打破了这来之不易的平静。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南宫凌玉正在花园中修剪花枝,闫瑾脩带着一群侍卫,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他的眼神冰冷,仿佛面前的南宫凌玉是一个令人厌恶的陌生人。
“好一个贤良淑德的郡主,本王不在府中,你倒是和那箫逸之打得火热。”闫瑾脩的声音冷冽,如冰刀般划破空气。
南宫凌玉手中的剪刀“哐当”一声掉落,她难以置信地看着闫瑾脩:“王爷,您在说什么?我与箫公子并无不妥之处。”
闫瑾脩冷哼一声,上前一步,眼中满是嘲讽,仿佛看着一个不知羞耻的人。
他的声音冰冷而尖锐,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哼,还想狡辩?有人亲眼看见你与箫逸之在城郊私会,举止亲密。你身为本王的王妃,却做出这等伤风败俗之事,该当何罪?”
南宫凌玉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紧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心中的委屈如潮水般涌来,她觉得自己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了。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又坚定地说道:“王爷,这是污蔑!我一心为王府,为了挽回声誉日夜操劳,您为何要如此对我?”
闫瑾脩却不为所动,他的眼神依然冷漠,甚至带着一丝厌恶。
他继续冷冷地说道:“本王不想再见到你这张虚伪的脸。你若识趣,就主动求旨和离,滚出摄政王府,也好保住你最后的颜面。”
就在这时,箫逸之恰好赶到。他看到南宫凌玉满脸泪痕,闫瑾脩又如此咄咄逼人,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
他大步向前,站在南宫凌玉身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闫瑾脩的视线,毫不畏惧地直视着闫瑾脩的眼睛。
“闫瑾脩,你休要污蔑郡主!”箫逸之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空气中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正义感,仿佛要为南宫凌玉讨回公道。
闫瑾脩挑眉,不屑地看着箫逸之,嘴角泛起一丝冷笑:“箫公子,本王劝你不要多管闲事。这是本王与王妃之间的家事。”
箫逸之冷笑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家事?你如此对待郡主,算什么家事?我看你分明是想找借口抛弃郡主。”
闫瑾脩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他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他向前一步,与箫逸之对视着,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紧张到了极点。
“箫逸之,你莫要得寸进尺。本王如何处置王妃,还轮不到你来说三道四。”闫瑾脩的声音低沉而威严,透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