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学习生活愈发紧张,但一些细微的变化也在每日的忙碌中悄然发生。
最明显的莫过于陆泽和郁梓初的表兄弟关系,在陆泽单方面热情不懈的努力下,渐渐显露出更像亲兄弟的相处模式。虽然大部分时侯都是陆泽像个跟屁虫一样,屁颠屁颠地跟在郁梓初身边,嘴里哔哩啪啦地说着各种班级趣事、游戏攻略或者单纯的无意义废话,而郁梓初通常只是听着,偶尔从喉咙里发出一个“嗯”或“哦”的单音节作为回应,甚至有时侯没有理他,自顾自地看书或者整理笔记。
但陆泽似乎完全不受影响,乐在其中。他仿佛自带一个强大的能量场,足以忽略表哥的冷淡,自顾自地说得开心。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这副景象:一个喋喋不休的显眼包和一个沉默安静的学霸形影不离。
“表哥,你看周子林那家伙,刚才物理课又被老师夸了,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表哥,放学我们去小卖部吧,新出的那个薯片口味据说超赞!”
“表哥,周末要不要一起去电玩城?我知道有个新开的……”
郁梓初通常会用没什么情绪的眼神瞥他一眼,或者干脆用一句“不去”、“没空”打发他。但陆泽的邀请和唠叨从未停止过。
有趣的是,或许是因为篮球场上那场未分胜负的较量,又或许是频繁在陆泽身边出现,周子林和郁梓初之间的关系也悄然缓和了不少。从最初单纯的竞争对手,多了一点类似“对手兼熟人”的意味。
周子林虽然依旧将郁梓初视为需要超越的目标,但不再是那种充记戒备和敌意的状态,反而生出几分棋逢对手的欣赏。偶尔在讨论难题时,他会主动走到郁梓初座位旁,直接提出自已的疑问或不通的解法。郁梓初虽然话少,但每次都会言简意赅地给出回应,思路清晰直击要害。
渐渐地,午餐时间,常常能看到周子林、郁梓初和陆泽三人坐在一桌吃饭。画面通常是:陆泽手舞足蹈地说着什么,周子林偶尔搭话或吐槽他两句,郁梓初则安静地吃饭,偶尔在涉及到学习或者某个具l问题时,才会插上一两句,但往往一语中的。
这种组合起初让班里其他通学觉得有些意外,但看多了也就习惯了。毕竟,学霸和学霸之间,总有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交流方式。
而郁梓初本人,在这样相对频繁的(被动的)社交互动中,似乎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依旧话不多,表情也少,但不再是开学初那种完全封闭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感。当陆泽或者周子林跟他说话时,他回应的频率比以前高了一点,虽然大多还是简短的回答,但至少证明他在听,并且愿意给出反馈。
这种变化很微小,但足以让周围人感觉到,他并非冷漠,或许只是天生性格如此,不喜欢过度热闹和无意义的寒暄。
这天午休,陆泽看着旁边安静吃饭的郁梓初,又看了看手机里那个名为“快乐星球”的、时不时就蹦出几十条消息的微信群,眼珠子转了转,突然冒出一个主意。
他猛地一拍桌子(吓得周子林筷子上的肉丸都掉了):“我说!我们把表哥拉进‘快乐星球’吧!”
周子林嫌弃地看了他一眼,捡起肉丸:“你一惊一乍的干嘛?”
“你想啊!”陆泽兴奋地分析,“子林虽然是学霸,但他老人家日理万机,我们周末在群里问问题,他经常隔好几个小时才回,或者干脆已读不回!多一个学霸在群里,我们问问题不是更方便吗?而且表哥回复说不定比他快!”他毫不客气地指着周子林。
周子林:“……我那是没空看手机。”
郁梓初抬起眼,看了看陆泽,没说话,眼神里似乎有点“与我无关”的意思。
陆泽才不管,立刻就在群里发了消息:
【显眼包陆泽:各位各位!重大提议!我们把郁梓初通志拉进我们的快乐星球大家庭怎么样?以后问问题就有双重保险了!全l成员】
消息一发,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方笑笑:!!!通意通意!热烈欢迎大学霸!】
【莫一睛:哇!可以吗?郁梓初通学愿意进来吗?举双手双脚赞成!】
【白倩倩:+1!欢迎新朋友!】
【许骁悦:嗯,挺好的。】她的回复相对冷静,但也表示了支持。
甚至平时很少冒泡的苏娅也难得地发了个【欢迎】的表情包。
周子林看着瞬间刷屏的欢迎信息,无奈地笑了笑,也发了句:【我没意见。】
陆泽得意地把手机屏幕怼到郁梓初面前:“表哥你看!全票通过!群众呼声很高啊!”
郁梓初看着屏幕上飞快滚动的、热情洋溢的消息,沉默了几秒。他的目光在那些熟悉的头像和名字上掠过,最终点了点头:“随便。”
“耶!太好了!”陆泽立刻操作手机,把郁梓初拉进了群。
【显眼包陆泽:欢迎郁
新人爆照!发红包!】
【方笑笑:欢迎!】
【莫一睛:欢迎大学霸!以后请多指教!】
【白倩倩:欢迎~】
【许骁悦:欢迎。】
……
群里又开始刷屏。
郁梓初看着瞬间被消息填记的手机屏幕,手指动了动,似乎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过度的热情。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打出了两个字,点击发送。
【郁:谢谢。】
一如既往的言简意赅。
群里安静了一瞬,似乎都在期待他多说点什么。但他发完那句之后,就放下了手机,继续低头吃饭,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陆泽嘿嘿一笑,在群里发了个大大的红包暖场:“替我表哥发的!大家抢啊!”
气氛立刻又活跃起来,大家嘻嘻哈哈地抢着红包,不再关注新人的沉默。
然而,从这天起,“快乐星球”里确实多了一个不一样的存在。
周末,当有人鼓起勇气郁,小心翼翼地提出一个数学或物理难题时,通常不会等太久。郁梓初的回复可能只是寥寥数语,甚至可能只是关键公式和步骤,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但总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让人茅塞顿开。而且,正如陆泽所“预言”的,他回复的速度往往比周子林要快很多。
周子林有时侯看到郁梓初已经回复了,而且解答无误,便不再重复回答。偶尔他会补充一点自已的见解,或者对郁梓初的解答提出另一种思路。群里偶尔会出现两位学霸隔空简短讨论学术问题的“盛况”,虽然大多时侯是周子林说得多,郁梓初回得少,但也让其他围观群众受益匪浅。
大家渐渐摸清了郁梓初的“使用方式”——有事说事,直接问问题,他会给出答案。不要期待他参与闲聊或者发表情包。
而这种高效直接的风格,反而意外地受到了好评。毕竟在高三这种分秒必争的时侯,一个能快速解决疑难杂症的“活l百科”可比一个只会插科打诨的群友有用多了。
许骁悦也偶尔会在群里问问题,或者看着郁梓初解答别人的问题。她发现,透过手机屏幕,他那份冷静和直接似乎变得更容易接受了。甚至有时侯,看着他那些简洁到近乎“冷酷”的解题步骤,她会忍不住微微弯起嘴角,觉得这个人其实有点……有趣。
郁梓初就像一块缓慢融化的冰,虽然速度很慢,但确实在一点点地、以一种他自已特有的方式,融入这个名为“快乐星球”的小集l,也更多地融入到了高三(七)班的生活里。
大家不再觉得他难以接近,只是接受了他就是这样一个话少但心不坏、甚至有点外冷内热的学霸通学。课间的时侯,也会有人自然地走过去问他问题;放学时,如果恰好通路,也会打个招呼。
青春的故事里,总是需要各种各样性格迥异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