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缄默照相馆 > 第一章

1
时光定格
雨丝斜织,将灰扑扑的梧桐街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中。整条街都透着一种被时代遗忘的沉寂,唯独街角那家时光定格照相馆的霓虹招牌,还在固执地闪烁着忽明忽暗的微光,像一只疲惫不堪的眼睛。
林凡推开沉重的玻璃门,门楣上的铜铃发出干涩喑哑的叮当声,仿佛很久未曾迎接过客人。一股混合着樟脑、陈旧相纸和某种淡淡化学药水的气味扑面而来,不算难闻,却沉甸甸地压着时光的尘埃。
店里光线昏暗,四壁挂满了用旧式木框装裱的黑白照片。照片里的人穿着跨越不同时代的服饰,表情各异,但他们的眼睛都异常清晰,仿佛能穿透相纸,静静地凝视着观者。一种奇异的宁静感弥漫在空气中,连窗外的雨声似乎都被隔绝了。
柜台后,一位穿着灰色毛线马甲、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老人正低着头,用一把精巧的气吹小心翼翼地清洁一台老旧的禄来双反相机。他听到铃声,缓缓抬起头,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平静如水,看不出喜怒。
拍照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磨损的唱片。
嗯,林凡点点头,有些不自在地搓了搓手,想拍一张……证件照。他撒了个小谎。其实他只是躲雨,外加被这个格格不入的店名吸引。
老人没再多问,只是指了指靠墙的那把深红色的旧丝绒椅子。坐那儿。背景就是白墙。
椅子对面,一架蒙着黑色厚重布罩的大型座机相机,像一尊沉默的黑色雕像,三脚架稳稳地立在地上。老人走过去,掀开布罩,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婴儿的皮肤。那相机款式古老得林凡只在电影里见过,黄铜部件闪着温润的光泽,木质部分透着深沉的暗红色。
老人没有像现代摄影师那样指导姿势或要求微笑。他只是透过相机后方的毛玻璃观察着,调整着镜头和焦距,房间里只剩下仪器细微的齿轮转动声和他平稳的呼吸声。
林凡有些不习惯这种沉默,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墙壁上的照片。忽然,他的视线被墙角一张较小的照片吸引。那上面是一个穿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确良衬衫的年轻女子,梳着两条粗黑的麻花辫,笑容灿烂,眼睛里闪着光。不知为何,林凡觉得那笑容异常熟悉,心底最深处某根弦被轻轻拨动了一下。
看什么呢老人的声音突然响起,吓了林凡一跳。
没……没什么,觉得那张照片上的人,有点眼熟。林凡老实回答。
老人的动作停顿了一下,目光也投向那张照片,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复杂情绪,像是怀念,又像是某种深沉的哀伤。哦,很多老照片,看久了都会觉得眼熟。他轻描淡写地带过,然后示意林凡,看镜头,放松,保持自然。很快就好。
林凡转回头,看向相机那深不可测的镜头。就在那一瞬间,老人按下了快门。
没有预想中刺眼的闪光灯,只有相机内部传来一声极其轻微、仿佛叹息般的咔嚓声。甚至没有常见的那种快门闭合的机械声响,一切都安静得诡异。
好了。老人说着,重新盖上了相机的布罩。
这就……好了林凡诧异地问,他几乎没什么感觉。
好了。老人重复道,走到柜台后,三天后取照片。
2
真相之镜
林凡付了钱,带着满腹的疑惑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感离开了照相馆。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但他总觉得刚才在照相馆里的那段短暂时间,仿佛被从现实世界中剥离了出去,有一种不真实的抽离感。
三天后,林凡鬼使神差地再次来到了梧桐街。他对自己那张普通的证件照并没多少期待,但一种强大的好奇心驱使着他。
照相馆里依旧安静。老人看到他,什么都没说,只是从柜台底下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他。
林凡迫不及待地打开信封,抽出了里面的照片。
只看了一眼,他的呼吸就几乎停止了。
这确实是一张证件照规格的照片,但他的形象并非他预想中那样板正甚至有些呆板。照片是黑白的,质感细腻得惊人,层次分明。照片上的他,穿着那天那件普通的T恤,背景是那面素净的白墙。
然而,问题出在他的眼睛。
照片里的他,眼神深邃得可怕。那不是一个二十出头大学生该有的、带着些许迷茫和活力的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疲惫、焦虑、一种深藏的不安,甚至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对未来的惶恐。所有的伪装、所有的强装镇定,在镜头前荡然无存。
这镜头似乎剥离了他所有的表象,直直地拍到了他灵魂深处的脆弱和压力——毕业临近,找工作不顺,对前途的渺茫,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所有这些他平时努力掩饰的情绪,被无比真实、甚至有些残酷地定格在了这张小小的相纸上。
这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自己!
这……这拍的是什么林凡的声音有些发颤,抬头看向老人。
老人平静地回望着他,相机拍下的,就是它看到的。
这太奇怪了!这不像我!至少不完全是!林凡有些激动。
不像表面的你,老人缓缓纠正道,但像真实的你,至少是按下快门那一瞬间,你最内在的状态。这台‘默真’相机,它不擅长说谎。他轻轻拍了拍那台蒙着布罩的老相机,像是在介绍一位老朋友。
林凡愣住了。他再次低头看向照片,那双眼睛仿佛有魔力般吸着他。他不得不承认,那种情绪是真实的,是他深夜里独自一人时才会感受到的。
为什么……他喃喃地问。
为什么开这样一家照相馆老人接口道,目光扫过墙上那些沉默的照片,很多人来拍照,是为了留下一个美好的假象。笑容可以练习,姿势可以摆拍。但生活本身,很多时候并不美好。焦虑、疲惫、悲伤、痛苦……这些难道就不值得被记录吗‘默真’只是诚实地记录下那一刻最真实的状态,无论那是光鲜,还是狼狈。这些真实的瞬间,同样是构成‘时间’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部分。
老人走到墙角,指着那张吸引过林凡注意的、梳着麻花辫的姑娘照片。比如她,老人的声音变得异常柔和,拍这张照片的时候,她刚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夏天。你看,她的快乐,几乎要溢出相纸了。
然后,他的手指微微移动,指向旁边另一张尺寸稍小、同样装裱起来的照片。照片上是同一个女子,但明显年长了几岁,穿着白大褂,站在一排实验仪器前。她的眉头微蹙着,眼神专注无比,嘴角紧紧抿着,透着一股全力以赴的坚毅和压力,甚至能隐隐看到眼下的阴影。
这是她第一次独立负责一个重要项目,连续熬了十几个通宵,压力大得掉头发。老人轻轻说,你看,这一刻的她,疲惫,但充满了力量感和责任感。这不美吗我觉得,这种真实奋斗的痕迹,比任何刻意摆拍的笑容都更有力量。
林凡看着那两张截然不同却属于同一个人的照片,沉默了。他忽然明白了这间照相馆存在的意义。它不是在制造虚假的回忆,而是在镌刻真实的生命印记。每一道皱纹,每一缕疲惫,每一次开怀,每一次挣扎,都是时间走过的、无法复刻的足迹。
有些人接受不了这样的真实,老人叹了口气,他们宁愿要一张修饰过的、笑容标准的照片,仿佛那样就能证明自己一直过得很好。所以他们不再来了。但也有人,会珍藏这样的照片,因为在那些不那么‘完美’的瞬间里,藏着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重量。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凡再次低头看向自己那张不堪的证件照。最初的震惊和排斥渐渐消退,一种奇特的接纳感油然而生。是的,这就是此刻真实的他,迷茫而承压,但这正是他人生这个阶段的真相。承认它,或许比逃避它更需要勇气。
他小心翼翼地将照片收回信封,像收藏起一件揭示真相的宝物。
谢谢您。他真诚地对老人说。
老人微微颔首,没有再说什么。
3
沉默的力量
林凡离开照相馆时,心情已然不同。他依然面临压力和迷茫,但他似乎能更坦然地面对自己了。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块闪烁的招牌——时光定格。它定格的,不是虚假的欢愉,而是沉默的、却无比真实的时光本身。
此后,林凡偶尔还会经过梧桐街,有时会看到不同的客人进出那家照相馆。每个人的表情在进去时和出来时都各不相同,有人释然,有人困惑,有人眼眶发红。他知道,那台名为默真的老相机,又在无声地揭示着另一个灵魂的瞬间真相了。
他再也没有进去拍过照,但他记住了那里,记住了一种关于真实的、沉默的力量。
林凡的生活似乎因为那张揭示真相的证件照而悄然改变。他并未立刻变得一帆风顺,求职路上依然磕磕绊绊,但他开始学会接纳自己的焦虑与迷茫,并将其转化为更踏实的行动。他减少了无谓的抱怨,更专注于提升自己。那张被他小心收起的照片,像一面冰冷的镜子,在他偶尔想要自我欺骗时,提醒他保持清醒。
他对那家时光定格照相馆和那位沉默的老人,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好奇与牵挂。他开始有意无意地绕路经过梧桐街,有时会放慢脚步,隔着玻璃窗望一眼店内。
他看到过一位穿着昂贵西装、却满脸疲惫的中年男人,拿着刚取的照片失魂落魄地走出来,靠在街边的梧桐树上,盯着照片看了许久,然后用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颤抖。林凡猜想,默真相机或许拍下了他成功面具下的不堪重负。
他也看到过一个穿着校服、眼睛红肿的少女,拿到照片后,先是错愕,随即嘴角慢慢上扬,最后甚至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离开。也许,相机捕捉到了她强忍的委屈之下,那份不愿屈服的倔强,让她看到了自己内在的力量。
这家照相馆仿佛一个隐秘的情感枢纽,吸引着那些在生活中戴着不同面具、却渴望片刻真实的人。老人则像一位沉默的裁判员,只是提供工具,从不评判,也从不干涉。
一天傍晚,林凡又一次经过时,发现照相馆门口停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堆着一些回收的纸箱和塑料瓶。一个穿着环卫工马甲、皮肤黝黑皴裂的老伯,正站在柜台前,似乎和老人争论着什么,神情激动而又窘迫。
……俺、俺就想拍张好看点的,寄给俺闺女!她在城里上大学,说想我了……俺这天天跟垃圾打交道,邋里邋遢的,咋拍嘛!老伯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口音和一丝恳求,老板,俺听说你这儿拍得好,求求你,给俺拍得精神点儿,钱俺带够了!他粗糙的手里紧紧攥着一把皱巴巴的零钱。
柜台后的老人依旧平静,他看了看老伯,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钱,缓缓摇了摇头:我这里,拍不了好看的。只能拍真的。
真的真的就是俺现在这埋汰样儿老伯有些急了,脸涨得通红,那咋行!不能让闺女看见俺这样,她该担心了!俺得让她觉得俺在城里好着呢!
老人沉默了一下,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在看很远的地方。然后,他轻声说:也许,她更想看到真实的你。知道你辛苦,她才会更放心不下,但也更知道,她的父亲为了她,有多坚强。
老伯愣住了,张着嘴,一时说不出话来。
林凡站在门外,心中触动。他看见老人破例地从柜台后走出来,耐心地帮老伯整理了一下歪斜的衣领,掸了掸马甲上的灰尘,虽然这并不能改变他饱经风霜的容貌和劳累的体态。
来,坐这儿。老人将老伯引到那把深红色的旧丝绒椅子上。
老伯紧张又局促地坐下,双手不知所措地放在膝盖上,眼神躲闪,不敢看镜头。
老人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调整着那台默真相机。昏暗的灯光下,老伯花白的头发、深刻的皱纹、粗糙的手指、以及那双带着卑微与期盼的眼睛,构成了一幅无比真实的画面。
看这里。老人低沉的声音响起。
老伯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相机那深邃的镜头。就在那一瞬,他似乎忘了紧张,忘了窘迫,眼里只剩下对远方女儿的思念和一种沉甸甸的、如山般的父爱。
咔嚓。那声轻微的、叹息般的快门声响起。
三天后,林凡目睹了老伯来取照片。他拿着那个牛皮纸信封,手指微微颤抖。他走到街角,背对着行人,小心翼翼地抽出照片。
林凡远远地看着。老伯对着照片,看了很久很久。他没有说话,也没有表情变化,只是看着。然后,他用那双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非常轻、非常郑重地抚摸了一下照片上的自己,仿佛在确认那份真实。
最后,他仔细地将照片装回信封,塞进贴胸的内兜里,拍了拍。他挺直了那常年在劳作中佝偻的腰背,骑上他的三轮车,慢慢地蹬远了。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里,显得格外沉重,却又格外的……有力量。
林凡忽然明白了,默真相机提供的,并非只是揭露脆弱和不堪,它更是一种对真实存在的见证与肯定。它告诉那位老伯:是的,你就是这样的,辛苦,劳作,不再年轻,甚至有些狼狈。但你同时也是一位强大的、充满爱意的父亲。你的每一道皱纹,每一分辛苦,都值得被看见,被记住,甚至被尊敬。这份真实的重量,远比任何虚假的光鲜更能触动人心。
4
守护者的秘密
自那以后,林凡去照相馆的次数多了一些。有时只是进去坐坐,并不拍照。老人偶尔会泡上一壶粗茶,分他一杯。两人并不多话,只是静静地坐着,看着窗外梧桐叶绿了又黄。
林凡渐渐知道,老人姓顾,守护这家照相馆和这些老物件已经大半辈子了。至于相机的来历,老人只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具体渊源,他也说不清,只知其非凡物。
有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假象,顾老人有一次望着墙上那些照片,忽然开口,而是一个被允许脆弱、被允许不完美的真实角落。‘默真’只是给了他们这个角落。
林凡深以为然。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真实的馈赠。林凡也曾看到一个衣着时尚、妆容精致的年轻女子,在拿到照片后脸色骤变,尖叫着将照片撕得粉碎,愤怒地指责顾老人是个不会拍照的骗子,然后摔门而去。照片上的她,或许眼底藏着无法掩饰的孤独与焦虑,击碎了她精心维持的完美表象。
顾老人只是默默走过去,捡起地上的碎片,丢进垃圾桶,脸上无悲无喜。他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反应。
季节流转,林凡终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即将离开这座城市。临行前,他最后一次来到时光定格照相馆。
顾伯,我要走了。来跟您告个别。林凡说。
顾老人擦拭相机的动作停了一下,抬起头,昏花的老眼透过镜片看了看他,缓缓点了点头:好。前程似锦。
沉默了片刻,林凡鼓起勇气,问出了一个藏在心里很久的问题:顾伯,您……用‘默真’给自己拍过照片吗
顾老人闻言,彻底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沉默了很久,久到林凡以为他不会回答了。然后,他慢慢地站起身,走向柜台最里面一个上了锁的抽屉。他用一把古老的黄铜钥匙打开锁,从抽屉深处,取出了一个用黑绸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相框。
他将相框放在柜台上,轻轻掀开黑绸布。
相框里,并非一张照片,而是两张并排放在一起的小照。
左边一张,是一个年轻时的顾老人(林凡从他现在的轮廓依稀能辨认出)。那时的他,眼神锐利,充满自信,甚至带着一丝傲气与不羁,嘴角挂着掌控一切的微笑。但仔细看,那锐利之下,似乎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浮躁与虚空。
右边一张,则是现在的他,布满皱纹,眼神平静得像深潭之水,所有的锋芒都已敛去,只剩下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温和与洞明,还有一种深沉的、无法化开的哀伤。那哀伤并不痛苦,只是一种巨大的、沉默的失去后的痕迹。
两张照片并置,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不仅仅是年龄的变化,更是整个人的气质与内核的天翻地覆。
它拍下了我的骄傲,也拍下了我的失去。顾老人的手指轻轻拂过右边那张照片,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有些真实,需要一辈子才能消化。
他没有解释那失去是什么,林凡也没有问。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两张照片,仿佛读懂了顾老人一生浓缩的故事。这台默真相机,不仅为客人服务,也同样冷酷而忠实地记录着守护者自身的变迁。
林凡离开时,顾老人没有送他。当他推开那扇沉重的玻璃门,铜铃再次发出喑哑的声响时,他回头看了一眼。
顾老人又坐回了柜台后,拿起那块软布,开始一如既往地、极其专注地擦拭着那台默真相机的镜头。昏黄的灯光将他笼罩,那身影与这间充满了时光回响的照相馆融为一体,仿佛他也成了其中一件沉默的、承载着无数秘密的老物件。
门轻轻合上,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林凡知道,这家缄默照相馆会一直在这里。梧桐街可能会变,城市可能会变,但那个角落,那台相机,那位老人,会继续沉默地、忠实地,为每一个闯入者,定格他们生命中最真实的瞬间,无论那是光辉,还是阴影。
而所有这些真实的碎片,最终都汇入了沉默的时光之河,无声流淌。
5
真实的馈赠
时光荏苒,几年光阴匆匆而过。
林凡在新城市扎下了根,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几乎填满了他的所有时间。但他偶尔在深夜加班结束,或是某个独处的周末午后,还是会想起梧桐街角那家不起眼的照相馆,想起顾老人沉静的面容,想起那台名为默真的奇异相机。那份关于真实的沉重教诲,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性格,让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沉稳和坦然。
他再没有回去过,仿佛那段经历只是一个离奇的梦。但他知道,那不是梦。
一个深秋的下午,林凡因一个项目出差,恰好回到了这座熟悉的城市。事务结束后,鬼使神差地,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迈向了那条记忆中的梧桐街。
街道似乎比记忆中更显破败萧条了些。几家老店铺关了门,贴上了招租的告示。秋风吹过,卷起满地枯黄的落叶,更添几分凄凉。他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目光急切地投向街角。
还好。那块闪烁着时光定格字样的旧霓虹招牌依然亮着,像一位固执的老人,坚守着最后的阵地。
林凡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他加快脚步,推开了那扇熟悉的、沉重的玻璃门。
叮——当——
铜铃的声音依旧干涩喑哑。
店内的景象一如往昔:昏暗的光线,弥漫的旧纸墨香,四壁挂满的沉默照片。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施了魔法,流速缓慢得近乎停滞。
柜台后,顾老人依然坐在那里,鼻梁上架着那副圆框老花镜。只是他看上去比几年前更加清瘦,头发已然全白,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如同古木的年轮。但他擦拭相机动作依旧专注而轻柔,仿佛外界的一切变迁都与他无关。
听到铃声,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镜片落在林凡脸上,停留了几秒。那平静如水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微弱的、几乎无法察觉的笑意,像是早料到他会来。
回来了。顾老人的声音愈发沙哑,却带着一种熟稔的温和。
嗯,顾伯,我回来看您。林凡走近柜台,心中充满了一种归家般的奇异安宁。
老人放下手中的软布和相机,慢慢站起身:正好,帮我个忙。
他示意林凡跟他到里间。那是林凡从未踏入过的区域,更加昏暗,堆放着更多老旧的器材和箱箧,空气中尘埃飞舞。老人从一个极其古旧的木箱里,取出一台更大、更笨重、通体由黑檀木和黄铜打造的老式相机,样式古老得惊人。
这是‘默真’的母机,更老的一套。老人轻声解释,语气带着一种介绍老友般的敬意,很久没动过了,帮我把它抬出去,晒晒秋阳。老物件,也得见见光,通通气。
林凡小心翼翼地帮忙抬起那沉重无比的相机。两人合力,将它安置在窗外檐下的一张小木几上。午后的秋阳温暖而不刺眼,柔和地洒在相机古老而精美的纹路上,那些繁复的黄铜部件闪烁着温润的光泽。
做完这一切,老人似乎有些疲惫,额上渗出细汗。他指了指店里的那把深红色旧丝绒椅子,对林凡说:坐吧。
林凡坐下。老人则慢慢踱到柜台后,再次拿出那个林凡见过的、装着并排两张小照的相框。他用软布轻轻擦拭着玻璃表面,目光久久停留在那两张记录了他一生变迁的照片上。
店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和落叶的沙沙声。
我老了。良久,顾老人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地陈述着一个事实,这台相机,‘默真’,它需要一个新的守护者。
林凡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向老人。
老人并没有看他,依旧凝视着照片:它不属于这个时代,我知道。但它记录下的东西,或许在任何时代,都还有人需要。不是完美的回忆,而是真实的重量。
他缓缓抬起头,昏花却依旧清澈的目光第一次如此直接、如此深刻地看向林凡:你,是这几年里,为数不多能看懂它,并且……似乎愿意接纳它所带来的东西的人。
林凡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巨大的震惊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瞬间攫住了他。守护默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留在这条日渐衰落的街道,终日与沉默和尘埃为伴意味着要面对无数张或困惑、或痛苦、或释然的脸孔,承载他们生命中最真实的片段意味着要像顾老人一样,将自己的一生与这台神秘的相机捆绑在一起
这是一个他从未想象过的、巨大而沉重的责任。
我……林凡喉咙发干,顾伯,我……我在外地有工作,有生活……我恐怕……
老人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失望或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料到他的反应。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相框上。
没关系。老人的声音依旧平和,守护的方式,不止一种。不一定非要留在这里。
他顿了顿,像是思考了很久,才继续说:它选择让你看到真相,或许本身就是一种缘分。记住它告诉你的,就够了。在某些人需要看到真实而非幻象的时候,或许你能用你的方式,给他们一点暗示,一点勇气。这,也算是一种守护。
林凡怔住了。老人并没有强求他留下,反而给了他一个更广义、也更符合现实的答案。守护默真的精神,而非拘泥于形式。
这台相机,老人轻轻抚摸着那台日常使用的默真相机,它会一直在这里,直到它找到下一个真正愿意、并且能够完全承接它的人。或者,直到再也没有这样的人出现。那时,它会和它的母机一样,彻底沉睡。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宿命般的淡然。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逐渐变为橘红,透过玻璃窗,将整个照相馆染上一层温暖而怀旧的色调。墙上的那些照片,在夕照中仿佛都活了过来,那些被定格的真实瞬间——喜悦、悲伤、坚毅、疲惫、爱意——在光影中无声地流淌、低语。
林凡看着沐浴在夕照中的顾老人,看着他与周围那些沉默的物件融为一体,仿佛他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张被默真定格的、充满故事的照片。这一刻,林凡忽然深刻地理解了守护二字的含义。它并非一种牺牲,而是一种选择,一种对某种即将消逝的、珍贵价值的坚持。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陪着老人,陪着这满屋子的时光,直到最后一缕夕阳从窗棂褪去。
临走时,林凡站在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家缄默照相馆。他知道,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来到这里。
顾伯,保重。他郑重地说。
顾老人微微颔首,脸上是那种惯有的、洞悉一切的平静:你也一样。往前走,别忘了看看真实的自己。
林凡推门而出,铜铃轻响。门在他身后缓缓合上,将那片沉静的世界关在了里面。
他没有回头,沿着铺满落叶的梧桐街慢慢走去。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知道,那个角落,那位老人,那台相机,会继续它们沉默的坚守。而他自己,则将带着这份关于真实的沉重而珍贵的馈赠,继续他人生的旅程。或许在某一天,当身边的人迷失在幻象中时,他能想起默真,并给予他们一点看向真实的勇气。
这,便是他选择的,守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