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理的平衡
他那样做占了便宜还没事,我做一下有何不可?
考试时有人做弊,就有人会想:这家伙不用功还能考个好成绩,下次我也试试。
堵车时有人加塞、走便道,就有司机从后边跟上去:他能这么走,我就不能?
上班时有人迟到早退,就有同事想:他能多睡会儿、早走会儿,我也可以嘛!
有人顺手牵羊占了公家便宜,没事;有人偷税漏税,没事;有人弄虚作假,没事;有人收受贿赂,没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实中有好的榜样,也有坏的榜样,同样都有示范作用。尤其是那些越了格出了线的行为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比守规矩的人得到实惠时,就会有不少人心动,乃至行动起来。他能这样做,我为什么不行?他没事,我也不会有事。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用别人的错误来做榜样”。
这些错误的出发点无非都是少付出多得利、事半功倍、有诱惑力的,要不干吗有人去尝试,以身试险呢?你只要一动心,跟着学,这下子就会身不由己地行驶在“错误路线”上了。
刚开始还有点提心吊胆,不好意思,良知未泯,到后来你就习惯了,成了一种惯性,要不把某些家伙称为“惯犯”呢!物理学上的名词用到这儿挺合适:惯性。你想停都停不下来。
因为心里不平衡,也要做做,许多聪明人都能干出这样的糊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