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好零碎的时间
争取时间的唯一方法是善用时间。
把零碎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车上时,在等待时,可用于学习,用于思考,用于简短地计划下一个行动,等等。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短期内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积年累月,将会有惊人的成效。
为后世留下诸多锦绣文章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认定:
“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看来,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成就大事业。
三国时董遇读书的方法是“三余”: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即要充分利用寒冬、深夜和雨天,别人歇手之时发奋苦学。并认为“三余广学,百战雄才”。
而鲁迅先生,则“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
滴水成河。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黑川康正经营黑川国际法律会计事务所,他的家离最近的车站不到十分钟路程,所以养成了步行的习惯。但是上车之后,通勤需两小时到达办公室,所以他大力倡导时间通勤法,也就是避开高峰塞车时间,比平常早一小时出门。
至于选择座位,他通常选择连接器旁边的座位,也就是一个人们移动较少的角落,以便可以集中注意力,冷静地看些报纸和读书,实在不行背靠着门站着也能看些资讯。由于在车上有时要写点东西,他还经常把笔记本当作垫板来使用,并且建议用免削铅笔、原子笔及色笔,把它们放在胸前的口袋里。黑川康正的许多著作都是在通勤时完成的。他细述步骤如下:录下来。到达办公室后,交给秘书打字,在下班通勤时润色、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