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口气害了你
口气就是一个人说话的气势。人在说话之时,除语言的内容之外,还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快慢,同时还会有一些表情、姿态等相伴随,一切就构成了说话的口气。口气常常达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也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感情。
一个人说话时的口气如若不讲究,将注定在人生的道路上磕磕碰碰。更为重要的是,讨人厌的口气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招人反感、厌恶甚至是痛恨。一个人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的口气至关重要。
专家们做过一次实验,当我们以一种与实际信息相反的口气说话时,口气表达的效果是语言效果的五倍。比如,如果以敌意的口气给出一种友好的信息,那让对方留深刻印象的不会是你所说的友好的内容,而是你的怒、横眉、冷漠等敌意的口气。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口气说话。而无论我们所传播的消息是什么,以下集中口气都应极力避免:
1.说教的口气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也。”但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给你忠告:他喜欢告诉你要这样做或者那样做;他喜欢指出你做的事情中的错误。这样的人在内心里常常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他在对你的说教中会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凌驾他人之上的快感。
带着说教口气的人,总是喜欢不断重复着细小的环节,浪费听话人很多时间。很多人会采取这样的办法对待有说教口气的人:一面礼貌地对他的说教表示感谢,一面却照他所劝告你的相反途径去做,表示所谓劝告可有可无。
说教者经常会这样说:“现在我不喜欢讲这一类事情”,“你必须知道我并不想干涉你的行为”,或者,“我也许不应该讲这些话,可是我想你会明白这些话的好处的。”我们也经常听见这样的劝告语:“我跟你说”,“我是为你好。”
说教者的最后遭遇往往就是被别人敬而远之。他们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形不成凝聚力量,得不到拥戴,所以他们的事业总会因为人事原因而大打折扣。
2.轻率粗暴的口气
这种人通常易怒而且反应快,与人讲话时常常打断别人的话。他常因武断而造成判断错误。他不能体贴对方,轻率而自私。有许多做丈夫的常是这样的家伙,在公司工作了一整天之后回到家,直至吃过晚饭上床睡觉,这么—大段时间里,他闷声闷气,一句话也不讲。妻子无论怎么引他讲话,也没有效果。偶尔回答,他也是尽可能简略。有时他会不停地发牢骚,然而有时他却一言不发。
在公众场合也经常出现这样的人,他可以在你说完话之前得出结论,也可以随便让你停止讲话,或者干脆对你的发言表示出不耐烦。
他们的口头禅是“哦”,“不要烦我”,“我很忙,没有时间”,“我们不要讲这事情好吗”,“讨厌透了,我不愿意再听”。对于这样的人,人们一般采用两种办法对付,一是根本不理睬他,二是恭维他。
3.细声细气的口气
这种人若不是气度小,就是擅于谋略。他们具有小心翼翼甚至神经质的性格,善于保守各种秘密,口封密实,绝不流露真心。这种人的说话信条是:“话到嘴边留三分。”
你聆听他说话时,可以清楚感觉到每一个字的音节,这些字因为仔细的斟酌而变得清晰。他会很小心地把自己从言语中撇开去,并且通常不会给出很肯定的意见。他们经常会流露出这样的语句:“也许你的意见是正确的”,“有这样的可能性”,“我的意思不是这样”。
4.硬邦邦的口气
这种人往往精神不安定,个性强,具有独裁权威的特征。不依照他的话做,就会遭到他高声斥责。很多官僚就有这种口气,他们说话不给别人留下余地,一切自作主张,不可能有半点商榷之处。别人在这样的口气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屈辱服从,要么违令走人。
他们常常这样对人说话,“这没有价钱可讲”,“你明天不用来了”,“你是不是不听我的”。
5.傲慢的口气
这种人有轻蔑他人之意和阴险恶毒的性格。他只能看到别人的坏处,从不称道别人的长处。在交谈过程中,这样的人经常扫别人的兴致,打断别人的话锋。如果我们称赞一个为社会工作业绩优良的人,他便说那人其实只是从另一个角度为自己捞取好处。他是冷笑的专家,在他的脑子里别人都是恶劣不堪的。
这种口气的人经常打击你的说话,假如你说你在河里钓到一条三斤重的鱼,他便会喊起来说这很容易。他的头脑里面包含着一种嫉妒的元素,而且他并不能将它深藏起来。
有时候,你可以从下面这些话中看出他是个过于自信傲慢的人。“是这样,可是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那毫无价值,你等着再听听这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