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口才的力量 > 批评他人有窍门

批评他人有窍门
说话直言不讳是许多人所推崇的,但是生活中,并非处处都能直说,有时非得含蓄、委婉一些,才能使表达效果更佳。直道跑好马,曲径可通幽,各有各的妙处。
一辆公交车上人很多,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于是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这位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但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坐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准备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于是逗小孩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了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那位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后,脸色由冷变喜,连声说:“不客气。”
生活中,要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爱护人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去。如果不能根据交际对象的心理,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话一出口先挫伤他人的自尊心,必然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争吵。试想,售票员请人让座时说:“那么大小伙了一点也不自觉。”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个谢”,后果会如何呢?
批评是一种艺术,批评别人要使其口服心服,就要讲究窍门,下面谈谈一些可行的批评方法。
1模糊式批评
某单位为整顿劳动纪律,召开员工大会,会上领导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同志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上班吹牛谈天……”这里,用了不少模糊语言;“最近一段时间”、“总的来说”、“个别”、“有的”、“也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它没有指名实际上又指名,并且说话又具有某种弹性。通常这种说法,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更好。
2请教式批评
有个人在一处禁捕的水库网鱼,远处走来一位警察,捕鱼者心想这下糟了。警察走来后,出乎意料,不仅没有大声训斥,反而和气地说:“先生,你在此洗网,下游的河水岂不被污染了?”这番话令捕鱼者十分感动,连忙道歉。
3别忘了用“我”字
一位女工对工友说:“你这套时装过时了,真难看。”这只能是主观意见,他人未见得有同感。正确的表达方式,应当说明是你个人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这样,别人比较能听得入耳,甚至有兴趣了解一下你为什么有此看法。
4暗示式批评
某单位工人小王要结婚了,工会主任问他:“小王,你们的婚礼准备怎么办呢?”
小王不好意思地说:“依我的意见,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她就只有这个独生女……”主任说:“哦,咱们单位还有小李、小张都是独生女。”这段话双方都用了隐语。小王的意思是婚礼是不得不大办。而主任则暗示:别人也是独生女,但能新事新办。
5渐进式批评
渐进式批评就是逐渐输出批评信息,有层次地进行批评。这样可以使被批评者对批评逐渐适应,逐步接受,不至于一下子“谈崩”,或因受批评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6委婉式批评
委婉式批评又叫间接式批评。它一般采用借彼批此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思考的余地。其特点是含蓄蕴藉,不损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
7安慰式批评
年轻的莫泊桑向著名作家布耶和福楼拜请教诗歌创作。两位大师一边听莫泊桑朗读诗作,一边喝香槟酒。布耶听完说:“你这首诗,句子虽然疙里疙瘩,像块牛蹄筋,不过我读过比这还坏的诗。这首诗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喝下。”这个批评虽严厉,但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
8克制“我”的情绪
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受——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
有经验的批评家认为,未开口批评人家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因此智者不可不虑。
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愿接受批评。批评毕竟是件令人人都排拒的事,但只要讲点语言技巧,大家也会乐意接受。
委婉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讲话时不直接陈述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词加以烘托或暗示,让人思而得其意,而且越揣摩,似乎含义越深、越多,因而也就越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有许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不便直言之事,只好用隐约闪烁之词来暗示。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这种不文雅的举动很是让其他顾客反感。经理叫来一位侍者说:“你让这位绅士懂得,在我们餐馆里,那样做是不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含蓄。”
怎么办呢?既要不得罪顾客,又要提醒他。侍者想了想,走过去很有礼貌地问了那位顾客一句话,说:“先生,您是刮胡子呢,还是理发?”话音刚落,那位顾客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赶快取下了餐巾。
侍者没有直接指出客人有失体统之处,而是拐弯抹角地问了几件与餐馆毫不相干的事。表面看来,似乎是侍者问错,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来提醒这位顾客,令顾客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之处,又做到礼貌周到,不伤面子。这就是委婉的妙用。
缺点每个人都有,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才有可能进步。但是人们往往认识不到缺点何存,自己认识不到就得靠别人来指出,所以,批评人就像被批评一样,让对方认识到批评的价值才不会使批评走向误区。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法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呢?
首先要照顾对方的情绪,取得对方的信任。这是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的第一步。“心直口快”作为人的一种性格来说,在某些方面的确可体现出它的优点,但在批评他人时,“心直口快”者往往不能体谅对方的情绪,图一时“嘴快”,随口而出,过后又把说过的话忘了,而被批评者的心理上却已经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失去了对批评者的信任。所以你在批评他人时,不妨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接受得了这种批评。如果所批评的话自己听来都有些生硬,有些愤愤不平,那么就该检讨一下自己在措辞方面有何要修改之处了。
其次,要有诚恳而友好的态度。批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哪怕是轻微的批评,都不会像赞扬那样使人感到舒畅。而且,批评对象一般总是用挑剔或敌对的态度来对待批评者。所以,如果批评者态度不诚恳,或居高临下,或冷峻生硬,都会引发矛盾,产生对立情绪,使批评陷入僵局。
因此,批评者必须注意态度,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就像一剂润滑剂,往往能使摩擦减少,距离拉近,从而使批评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要用含蓄的批评来激励对方。英国18世纪著名评论家约瑟·亚迪森曾说:“真正懂得批评的人看重的是‘正’,而不是‘误’。”这里所说的“正”,实际上就是隐恶扬善,从正面来加以鼓励,也就是一种含蓄的批评,能使批评对象下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从正面鼓励对方改正缺点、错误的间接批评方法,比直接批评效果会更快、更好,因为这种批评方法更易于被对方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