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口才智慧 > 握说话的最佳时机

握说话的最佳时机
机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句话的结果。
说话,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要如何把话说的动听、如何把话说到别人的心窝里,的确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有些人天生性急,总是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往往等到察觉说错话的时候都为时已晚了;有些人则是沉默不语,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以为“沉默是金”,不懂得说话适当时机的人,也往往会错过许多大好机会。
古人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恰巧说明了“说话艺术”的重要性,而并不是“言多必失”,会说话的人,即使说的再多也都是字字珠玑;不会说话的人,不会察言观色,也不懂得在适当的时机说话,即使话在说,一开口就伤人,又有何用呢?
失足,你可以马上站起来;失言,你也许永远无法挽回。
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卡耐基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住说话的时机。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说了,叫做急躁;应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变化便贸然开口,叫闭着眼睛瞎说。这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住说话时机。说话是直接的语言交往,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双方当场对面,还要受到周围环境的种种限制。该说话时不说,马上时过境迁,失去成功的机会。一句话说到点儿上,很快拍板,事情就办成了。说话时机的把握,有时就在瞬息之间,稍纵即逝,时不待我,失不再来。因此,说话时机的把握,比掌握、运用其他说话技巧更难更重要。
说话的时机是由说话的时境提供的,说话的时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可以说,一个人说话是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要把握准说话的时机,就不能不对说话时境与说话行为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说话的时境具有客观性的风格,对于说话的主体而言,时境构成的诸种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有没有说话行为发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以客观的形式独立,这一点早已为哲学家们所证明。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虽然可以在说话过程中随时生成,但一经生成,就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一样对说话行为产生制约作用。人的说话行为只能在具体的时境中发生、进行,谁也无法随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摆脱它,超越它,说话行为也只有与具体的时境结合并保持统一,才能准确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良好的说话时机,只需要摒除一切不利的因素。一位著名的财政顾问曾经说过:把握适当时机说话的问题相当重要,首先我们必须看清楚有希望的顾客,是否真的具有认购的意愿。如果你忽略了对方的问题,而大谈自己的问题,那么说明你根本没有把握住重点,你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
中国第一位现代舞拓荒者裕容龄,年轻时随外交官父母迁居巴黎。由于受旧礼俗困囿,一直不敢进言学舞的愿望。一次,日本公使夫人来做客,顺便问其母:“你家小姐怎不学跳舞呢?我们日本女孩都要学的。”裕母不便拒绝,顺水推舟道:“往后让学吧!”裕容龄趁机进言了:“好母亲,我今后就学日本舞跳给你看,好吗?”说罢便换上舞装跳起《鹤龟舞》,公使夫人夸赞不已,母亲也只好认可。这里,裕容龄的进言成功,全在于那抓住时机的“机锋”上。
一个具有高明演说技巧的人,能够很快地发现听众所感兴趣的话题,同时能够说得适时适地,恰到好处。换言之,他能把听众想要听的事情,在他们想要听的时间之内,以适当的方式说出来,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才能,这种能够把握优越时机的人,即使是在遭到突变,受到阻碍时,也能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如果你是一位从事制造方面工作的人,当你训练新员工时,也必须了解何时适合于进行这种职前教育。如果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而你还反复不停地议论参加这次竞争的不明智,那真是愚蠢至极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推销员,如何使对方认清自己所提出的有利地方和特点,同时,如果要使这笔生意在下次会晤时即能签订合同,你该在什么时机说什么话。如果你是从事广告业务的,那么你一定要知道什么时机适合做何种商品或服务性的广告。更甚者,如果有一个人家在办丧事,处于无限悲痛之中,你就不能以要求的口吻叫他去干这个,干那个。
不论是在何种场合,适当地把握时机都是迈向成功之途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大多数人又都不懂或者说是不能全力地把握时机,以致造成终生追悔莫及的遗憾。说起来,掌握时机似乎是一种天赋的特别直觉,但它和经验一样,必须磨练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