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和陌生人交谈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一个人需要和一个陌生人沟通的时候,就像在打一场仗,只有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一战而胜。
该怎样准备和陌生人的交谈呢?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性格、喜好;另一方面,在对对方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设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交往之中针对对方的特点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而成功赢得对方的信任。
盛宣怀是晚清的一位大臣,他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次,在李莲英的保荐下,醇亲王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接见盛宣怀,向他垂询有关电报的事宜。盛宣怀以前没有见过醇亲王,但与醇亲王的门客“张师爷”过从甚密,从他那里了解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方面,醇亲王与恭亲王不同,恭亲王认为中国要跟西洋学,醇亲王则不认为中国人比洋人差;另一方面,醇亲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颇具文采。盛宣怀了解情况后,就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翁同馜那里抄了些醇亲王的诗稿,念熟了好几首,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盛宣怀还从醇亲王的诗中悟出了些醇亲王的心思,毕竟“文如其人”。胸有成竹之后,盛宣怀前来谒见醇亲王。
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名词的时候,醇亲王问:“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
盛宣怀回答道:“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醇亲王听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话,不免另眼相看,便问道:“你也读过兵书?”
“在王爷面前,怎么敢说读过兵书?不过英法内犯,文宗显皇帝西狩,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设想了。”
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
盛宣怀真是三句话不离醇亲王的“本行”。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的接见关系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花了不少的工夫来打探醇亲王的情况,对他的喜好、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为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拜谒之时,盛宣怀句句话说在醇亲王的心坎儿上,使他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很快对他委以重任,盛宣怀的未雨绸缪帮了自己的忙。
在与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赞美对方或诚恳谦逊地介绍自己,以真诚感动对方,尽可能地拉近彼此情感和心灵的距离,对方自然会乐于为你效力,或帮你促成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