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菜根谭》上有一句妙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与人相处常常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万不可采取“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态度,因为此种胜利的代价往往就是友情的消亡。胜利固然让人欣喜,友情却弥足珍贵。
退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生活的有效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外,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定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予”就是“得”。
古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毕业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单位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修机会,但两人只能有一个得到这个机会。谁都知道这个机会的价值,但古进考虑到刘文的外语比自己好,交际能力也更出色,于是主动把机会让给了刘文,自己继续留在文教科做职员。因为工作比较清闲,古进就经常写写文章,偶尔也试着写一些小说、诗歌、散文什么的。有一天,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稿子投到了报社,没想到被发表了。后来,他坚持写,同时不断地阅读名著、练笔,以至于在单位里小有名气,成了单位的“一支笔”。
古进的自我人生规划,是一种合理的审时度势。他与刘文的竞争不可避免,经过理性分析,他毅然选择了退让,既加深了友情,又为自己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没有强求什么,却意外地一头扎进了文学这个更广阔的海洋。退让,还必须在一个“忍”字上下工夫,学会忍耐朋友的小缺点、小错误,甚至要学会忍耐朋友的不公和无礼。
一帮朋友在一起吃饭,一个人不小心将一碗热汤弄翻,洒到旁边一位朋友的身上,他连忙道歉,说自己是多么的不小心,岂知旁边的朋友没容他说完,便反问他:“烫到你了吗?”
这句关爱友人的问话,其实更胜过他的一句“没关系”。因为那只是一种容忍,而这句充满关爱的反问则让他由被动地忍转为主动地关心。皱皱眉头是多数人的自然反应,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动作,但也会让朋友感到更加不安。
“退一步、让三分”是前人对我们的告诫,告诫我们应该艺术地生活。退让是修养的体现,因为只有懂得何时退、如何退的人,才会游刃有余地把握进的时机。退让是理性成熟的表现,因为更远大的目标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自己在人生旅途中潇洒地泽畔吟诗、抚壁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