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宽恕的活法 > 善待他人,化敌为友

善待他人,化敌为友
香港大亨李嘉诚在商场上驰骋了半个多世纪,只有对手,没有敌人,堪称天下奇迹。而造就这个奇迹的原因是他善于化敌为友、为人和善。
李嘉诚在任何时候都不以势压人,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他一贯的做人准则是“善待他人,做朋友不做敌人”。
商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李嘉诚的身上,善待他人、让他人一同分享利益的事情不胜枚举。就此,香港《文汇报》的主持人还曾访问李嘉诚,寻求他做人的秘诀,以解开人们心中的疑惑,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李嘉诚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总是那么的坦诚和磊落?李嘉诚认为,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一个人最重要是要有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美德,对自己可以节俭,但对他人却要慷慨,并且要讲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只要跟李嘉诚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因任何事闹过不开心。
对于合作之后又能成为好朋友这点,最具有说服力的事情,莫过于与老竞争对手怡和的争夺战。那时,李嘉诚鼎力帮助包玉刚购得怡和属下的台柱——九龙仓,又从怡和所控制的英资置地手中购得港灯,还率领华商众豪“围攻”置地,然而李嘉诚并没有为此而与怡和的高层纽壁坚、凯瑟克结为冤家对头。在每一次“战役”之后,他们都握手言和,继续联手发展地产项目。
李嘉诚认为:“只有照顾到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继续合作。”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姑娘,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李嘉诚就是个鱼和熊掌兼而得之的顶级商人。他控有香港最大的综合性财团,多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他同时又是个道德至上者,他说的每句话,莫不符合道德规范,堪称道德圣典。
李嘉诚自言“我喜欢看书,现代的、古代的都看,经常看到深夜两三点钟,看完就去睡觉,不敢看钟,因为如果只剩下两三个钟头,心就会很怯”。他有感而发:“在看苏东坡的故事后,就知道什么叫无故受伤害。苏东坡没有野心,但总是给人陷害,他弟弟说得对,‘我哥哥错在出名,错在高调。’这是一个很无奈的过失。”
许多人向李嘉诚请教如何才能做好生意。李嘉诚的回答是保持低调。所谓保持低调其实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谨慎谦虚做人,做生意和做人一样必须要秉持一种谦虚和合作的态度。
李嘉诚最为人称道的是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他合作过的生意伙伴,从包玉刚到李兆基、郑裕彤及荣智健,无一例外地成了他的朋友,这些皆源于他“谨慎低调做商人”的原则。对竞争对手,即使己方处于绝对优势,李嘉诚依然保持一贯的低调。收购置地时,李嘉诚与李兆基、郑裕彤、荣智健组成财团,已处于绝对优势,但对方反对收购,李嘉诚遂决定放弃收购。这固然有收购成本过高的考虑,难能可贵的是,李嘉诚没有利用手中的股权逼迫对方高价赎回,而是以市价转让给对手,放弃了一个千载难逢的黄金机会,并且附带了“7年之内不再收购”的条款,为以后双方的合作埋下了伏笔。
对于员工,李嘉诚认为是员工养活老板,而非老板养活员工,因此,李嘉诚把员工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在长江实业创业之初,资金没有盈余,李嘉诚就积极改善员工的生活、工作条件。对于老员工他没有像他人那样一脚踢开,而是积极地给予各种照顾。李嘉诚常说:“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替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事情,所以成就事业的关键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正是因为李嘉诚对待员工的低姿态,长江实业的行政人员保持了高度的稳固性,流失率非常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成名以后,李嘉诚的经商谋略、行为方式,成为人们评价和模仿的对象。但这种低调的哲学却不太能被人们接受。然而不管别人怎样,李嘉诚仍然保持他一贯的低调作风,如当年李宅办理李泽钜的婚事时,在李泽钜去接新娘之际,李宅门口聚满采访的记者。
李嘉诚破例邀请记者参观李宅花园,李宅高三层,李嘉诚本人住三楼,李泽钜与王富信则在二楼构筑爱巢。李嘉诚站在草坪上说:“一层才2000平方英尺,不算大呀!长江实业集团公司里很多人住的地方不比这里差。”
按常理,李家娶媳妇本是大出风头之事,但李嘉诚却保持一如往昔处事小心的作风,若不是有十分强烈的自我约束意识是做不到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