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得讲究策略
凡事都得讲究策略,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无论投资也好,失败后反思也好,你都要有很好的计划,或者说为自己留条退路。要讲究适可而止,否则反受其害。
大多数成功者都趋向于不时地在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寻找机会。每当发现一个新的领域,只要有客观的利益可图,参与者往往是源源不断的。这时候你的超前意识至关重要。怎样做到适度超前呢?不要有一次进两步或三步的情况,只能一次一步,稳步前进。每一步的程度可以快些,但绝不能一次两步或三步,这样,“欲速则不达”。
日本的松下先生曾经说过:“我对将来常抱有美好的希望。”但他的脚步总是一步一步的,享受一步步接近希望的喜悦,如果二步并做一步地走,中途定会摔跤,就可能会使事情陷于混乱,产生不良的影响,对经营者而言,能看清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运用你的策略,才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当做一件新的工作时,一定要先考虑好,绝不能立刻着手。今天要着手的只是合乎自己胃口的东西,其他即使别人说再好吃,也不能去动它。食欲可以自己调节,可是事业欲就不同,只能靠自己的自觉,因而常需自我反省,结合公司综合力量,来做最适合公司的工作,虽然麻烦,其安全性还是很牢固的。虽然这样想,但有时还是会操之过急,这时应该立刻回头,但关键是很难发现是否过急,所以经营者应特别留意,如果发生错误,经营就容易招致失败,经营的失败大部分因此而起,所以,经营者要经常反省。
当大家开始一窝蜂制造某一商品的时候,就该激流勇退,即使利润再高的产品,也会自此骤跌。
一般人都有很多欲望,只要发现一种事业可以赚钱,大家马上一窝蜂地经营。短时间也许还不错,但一段时间之后就立刻陷于恶性竞争,弄得大家都赚不了钱,甚至停业或破产,这种事情真是太多了。如果想避免这样的情形,还是可以办到的,那就得适可而止。
松下先生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是在公元1925年。当时他到东京办事处巡视,办事处里面摆着真空管,他第一次看到“真空管”。那时候它装置在收音机里,非常畅销。办事处主任对他说:“这是最近东京最畅销的东西,大阪方面是不是要卖卖看?”
松下先生听了以后觉得“很有意思”,希望能够尽早在大阪发售,因此当场就指令和真空管制造厂交涉。结果发现那家工厂规模很小,资金也不雄厚,生产根本赶不上订货,就当场先付出价款三千元购买一千个,想多买一个都有困难。
回到大阪,松下先生就和真空管的批发商接触,当时因为来货很少,大家都急着赶快订货。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五六个月,而松下电器也因此多了一万多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为数不小的款子。后来制造真空管的厂家慢慢多了起来,各种厂牌渐渐出现,价格自然也逐渐便宜。
看到这种情况,觉得非认真考虑一下不可,因为照这样下去,松下电器可能增加的利润必然会很有限,虽说还有一些利润,而且销路也还可以,但情况已经有所变化,和前一阵子已经大不相同了。重点在于如何掌握演变的趋势而不安于现状,因此,先见之明是非常重要的。
虽说这时卖真空管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松下先生却不想干了,这样似乎有点可惜,何况还是在没有赚到更多钱的时候。但是话说回来,做生意不能不注意情况的变化,必须要有应变的本能,这就是让他萌发撒手念头的理由。况且已经赚取一万元的利润也应该是收手的时候了,再贪心就不太好。
松下先生真的就这样决定从真空管收手,也把自己的意思通知生产工厂和客户,工厂方面因为可以无条件获得大阪地区的客户,心里当然高兴得不得了,而客户方面自然也不会有反对。于是,松下就从这个还没有创造可观利益的真空管贩卖事业上撤资了。
过了四五个月之后,收音机配件的售价急转而下,使一些获利还不错的工厂和贩卖店一起陷入困境。
松下电器因为收手得快,因此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老实人启蒙:
凡事都得讲究策略,都要经过缜密的思考,无论投资也好,失败后反思也好,你都要有很好的计划,或者说为自己留条退路。要讲究适可而止,否则反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