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老子公开课 > 第十章 无往不胜的商战韬略

无往不胜的商战韬略
以诚信为立商之本,定位准确,抓住机遇,稳扎稳打,懂得让利与合作,防范商业危机,我们就能在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诚信为本
【原文】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老子·》)
【大意】不讲信用,别人就不会信任他。
老子认为,不讲信用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中国有句古话说,商道即人道,做生意首先要做的是人的生意。这对于现在许多以追逐利益为至高准则的企业来说是一个警示。如果在企业的发展成长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只会得不偿失,而那些将义、信、利完美结合的企业,无不在最终获得了更加丰厚的回报。
美菱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制定了一个“经营八不准”,倡行职业道德,自我禁绝一切无德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现在看来,在美菱的功劳簿上,应当给这“经营八不准”重重地记上一笔。因为实践证明,它不仅为美菱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信誉和口碑,而且堵恶疏良,引导公司把功夫用在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上,使企业受益无穷。
做生意先做人和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一样。做人首先要注重的就是道德与品格。在经商过程中,商德是决定一个生意人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一个没有人格魅力的商人,是不可能受到别人的尊敬的,当然获得生意上的成功也就难上加难了。做人和做生意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首先,做人与做生意是绝对统一的关系,不分先后。我们说“先做人后做生意”,并不是要求先把人做好后再来做生意,而是强调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人格、讲道德、讲精神。买卖公平、文明竞争、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等,都是先做人后做生意的基本要求。
其次,把做人和做生意对立起来,注定要失败。不管是先做生意后做人,还是只做生意不做人,都是不可取的。商人如果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生意是做不长久的。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经营企业好比做人,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才有可能赢得外部的竞争。反之,就不可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更谈不上获得多大的成功。
诚信经营的核心有二:
1.商业道德先行是做生意的基本出发点
“义”就是所谓商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商业道德务必先行。商场上的恶性竞争虽然是少数商家的把戏,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商业环境中一些企业经营者为追逐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为了追逐利益而忽视了对信义的坚持;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自己应当负起的社会责任。而这些企业,即使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成功和发展,在时间的检验中也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曾经阐述过这样一种观念:企业公民。所谓的企业公民,是指企业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与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企业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也应当为社会的发展尽到自己的责任。而这种责任不是外界或社会强加的,而是企业作为“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这个观念应该引起中国企业家的关注。
2.信誉第一是商业经营的基本保障
信誉意味着诚信和名誉,一个是要恪守的诺言,一个是要维护的形象。从经济学角度讲,信誉属无形资产;从伦理学角度讲,信誉则属于道德资产。信誉是一种灵魂,是特殊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武器,具有凝聚人心的魅力。信誉看不到,摸不着,它是依存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在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信任关系,并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人和企业的行为。“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这是精明的企业家所信奉的经营法宝,是商业经营的基本保障。对有头脑的成功企业家来说,信誉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靠信誉成功,靠信誉成名的企业家不在少数,因为他们懂得只有善于信誉管理,信誉财产价值才会与日俱增,而且还会创造出更多价值。企业只有加倍维护产品的信誉,才能赢得消费者好评,取信于民,并由此享受到信誉所带来的无形资产的回报。
做人讲守信,做企业更应该讲守信,守信就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对员工、客户、社会都要守信,不能守信的企业将不能持久。以前几年所谓的“十大经典策划”为例,某商场以拒售索尼彩电为由头,大肆进行新闻炒作,理由是索尼对某消费者所购问题彩电赔付不满意。抛开当时的各种因素不谈,如果让时间“说话”,事实是索尼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仍是高科技进口家电的代表,而当时出尽风头的该企业却出现逐渐淡出市场的态势,几近销声匿迹。
投机钻营做不成百年企业,“口水战”的风光掩盖不了事实的“商业欺诈”,抓住极个别的偶然现象,否定索尼的全部,了解真相的消费者怎么能认可。靠打击诋毁竞争对手,以对手的更坏来证明自己更好,不但有悖于守信经营,也是很不明智的。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商家仍在拿自己的信用当儿戏,为了和对手搞价格战,在报纸上打出价格很低的商品,等消费者蜂拥而至,实际上却没有货销售。更有甚者,为了营造所谓的商业氛围,个别商家竟然明令员工家属排队烘托生意火爆的气氛,借以吸引和欺骗顾客。这些将守信当儿戏、愚弄消费者的行为,不仅使自己丢了信誉,更使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受到破坏。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了几千年,让商家重提“质优价廉”“童叟无欺”的古训,确实有循环往复的感觉,但消费者作为群体是最聪明和最有识别力的。为了增强社会的诚信度,企业更要重视建设自己的诚信形象。让消费者满意是商业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对消费者诚信,消费者才能忠诚于企业和产品,进而培养出企业和产品的忠实顾客群。
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之一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不仅把诚信看作企业的外在形象,更将诚信作为崇高的道德理念和无价的资产,看得高于一切,甚至视为企业的生命。在通用,没有人会因为失掉一个地区的市场或犯了一个错误而失去工作,人们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机会,并且可以得到培训。唯一有一种表现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那就是违反诚信。
物物经济,货币经济,再到信用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推广诚信建设,是个人、企业更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做人灵活,但不能失去原则、失去诚信,要信守诺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失信则失去别人的认可,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下面几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因为诚信在商战中站稳了脚,这也证明老子所言的真理性。
日本山一证券公司的创始人小池说:“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诚实,诚实像是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就别想有生命了。”这确是小池经验之谈,他正是因诚实而起家的。
小池20多岁时开小池商店,同时在一家机器制造公司当推销员。有一个时期,他推销机器很顺利,半个月内便跟33位顾客签订了契约,并收了定金。之后,他发觉所卖的机器比别的公司出产的同样性能的机器贵,他感到很不安,立即带订约书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时间逐家逐户去找订户,老老实实说明他所卖的机器价钱比别人卖的机器贵,请他们废弃契约。这使订户深受感动,结果33人中没有一个废约,反而对小池更加信赖和敬佩。消息传开,人们知道小池经商诚实,纷纷前来他的商店购买货物或是向他订购机器。诚实使小池财源滚滚,终于成了大企业家。
威尔是美国一名成功的房地产经营家,他刚开始从事房地产交易时,有一次带一位买主去看森林湖区的一座房屋。房产主曾私下告诉他说这栋房子大部分结构都不错,只是屋顶过于陈旧,当年就得翻修。买主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说准备买房的钱很有限,极怕超支,所以想买一处无须修葺的房子。他们看过房子后,很喜欢,马上决定购买,并想立即搬进去住。但威尔对他们讲,这座房子需要8万美元重修屋顶。威尔知道,说出房子屋顶的真相,会冒风险,有可能毁掉这笔交易。果然,这对夫妇一听说要花这么多钱来修屋顶,就不肯购买了。一星期后,威尔得知他们从另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威尔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人抢走,十分生气。他把威尔叫到办公室,问他是如何把这笔生意搞吹的。老板对威尔的解释很不满意,他咆哮着说:“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你没有责任要告诉他们。你主动告诉他们屋顶要修是愚蠢的,真是多管闲事,现在你把一切都失掉了。”老板解雇了威尔。
威尔希望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这与他一直受的教育是要说实话有关。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等于签订了一项合同,你说的话要算数。如果你想在生意上站稳脚跟,就必须对人公平交易。”所以,威尔总是把信用、人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赚钱看成高于一切。尽管当时他也想把那座房子卖掉,但他不能为此而有损自己的人格价值。即使丢掉了工作,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人准则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讲真话。
后来威尔从他帮助过的一位亲戚那里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开了一家小型房地产交易所。数年之后,他以做生意公道和为人诚实建立了信誉。虽然他也为此丢过不少生意,但他却渐渐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最后,他名声远扬,事业发展,生意兴隆,客户遍及全国。威尔靠他的诚实和信用发达了起来。
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工业公司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从化验室的报告单上发现,他们生产食品的配方中,起保鲜作用的添加剂有毒,虽然毒性不大,但长期服用对身体有害。如果不用添加剂,则又会影响食品的鲜度。亨利·霍金士考虑了一下,他认为应以诚对待顾客,毅然把这一有损销量的事情告诉每位顾客,于是他当即向社会宣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同时毅然宣布公司不再使用有毒的防腐添加剂。这一下,霍金士面对了很大的压力,食品销路锐减不说,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都联合了起来,用一切手段向他反扑,指责他别有用心,打击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一起抵制亨利公司的产品。亨利公司一下子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
苦苦挣扎了4年之后,亨利·霍金士的公司濒临破产,但他的名声却家喻户晓。这时候,政府站出来支持霍金士了,亨利公司的产品又成了人们放心满意的热门货。亨利公司在很短时间里便恢复了元气,规模扩大了两倍。亨利·霍金士一举登上了美国食品加工业的头把交椅。
建立信誉,树立诚实正直的商业形象,消费者才能觉得你值得信赖,你做事才会顺利,收获才会大,所以经营者千万不能因一时利益为伪诈而毁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