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老子公开课 > 让精神长存

让精神长存
【原文】死而不亡者寿。(《老子·》)
【大意】那虽死犹生的人,称得上真正的长寿。
老子的“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也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有些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
常香玉在国难当头时毅然把三个孩子送到托儿所,拿出自己多年积蓄,卖掉车和房子,组织多场义演,1952年共筹资旧币152亿元(当时的货币)买了架“常香玉号”战斗机捐给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常香玉大师做事“从来都是先想着别人,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今天,她依然没有丢掉德艺相依,德为先、艺为后,台下好好做人、台上好好演戏的大师之风范。“戏比天大”,这是常老对豫剧执着追求的座右铭,她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党和人民的利益,留下了丧事从简、不发讣告,不许任何人以她的名义向组织提非分要求的遗嘱,这种精神何等的难能可贵。这与那些有了点名气便以此索要高额出场费等,一切向金钱看齐的所谓“大腕”“明星”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
2010年10月,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是这样描述他的:“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1988的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省里劝其搬至省城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只为他心里还装着要“帮家乡办点实事”的承诺。于是,他执意回到家乡施甸县,开始了20多年在大亮山的义务种树。这里原来林木参天,20世纪50年代后为发展生产毁林开荒,终于导致山秃水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周边十几个村寨又重新陷入贫困。杨善洲忧心忡忡地说:“再这么下去,子孙后代的日子可怎么过?”2009年,大亮山重披绿装,有人算了笔账,这里活木蓄积量价值已超过3亿元。83岁的杨善洲望着青山绿水,含笑离开了我们,他将一生的努力和积蓄留在了人间,也把伟大的精神留在了世代人们的心里。
有的人死了,但他们却活着。常香玉、杨善洲就是这样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人。对于他们的离去,社会各界人士都深感悲痛和惋惜,但同时也觉得他们虽死犹生,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贵品质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他们那种爱民、敬民、为民的衷肠柔情,永远激励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