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老子公开课 > 第五章 动静由心的人际交往

动静由心的人际交往
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性质之一,所以谁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分寸,能进能退,能动能静,这才是智者所为。
不要自我封闭,敞开心扉应对一切
【原文】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大意】道仿佛广大无边的罗网,网眼虽然稀疏却不会漏失任何东西。
人活在世上不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人与人要交际,这就有了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人一生要和多少人发生关系,有家庭的人际关系,有亲戚邻里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工作后又有单位里的人际关系,还有其他社会上的各种人际关系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形成一张人际交往之网,而且随着人的成长不断地在编织这张网,所以每个人都处在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上。
这真用得着老子的名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今天的人听到这句话,先想到的可能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过是老子这句话的演绎,法网是天网中的一部分,老子本来说的“天网”是指一个无边无垠无所不包的“道”之网,就是“道”的纲纪。人际交往之“道”当然也是“天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说人际关系的“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同样是生动的智慧演绎。人际关系这张“天网”同样是无穷的玄妙。它够广大够宽阔的了,它无处不在,无远不及,好像网眼很稀疏,但任何人不会逃脱这个网,不会漏出这个网。
不过,你要处理好这张关系网还真不容易,有的人不会处理人际交往,搞得一团糟,那就苦不堪言。比如在家里夫妻不合、婆媳不合、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和,与邻里关系也很僵。上班和领导关系紧张,与同事关系也紧张;下了班想和朋友聊聊,朋友关系又紧绷绷的。那么你能怪谁啊!当然除了自身的一方,还有交往的另一方也可以琢磨琢磨,不过细细地想来可能主要的还是自己一方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这就要求你必须懂得与他人沟通交流,否则就很可能让你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僵硬、越来越糟糕。人长久地处在一种恶劣的人际关系中,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自我封闭,甚至发疯发狂。
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是不自我封闭。自我封闭是一种常见的、消极的心理,表现为不愿与人交流,不敢踏入新的交际圈子,长期积累下去到一定程度,还会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之所以会形成自我封闭,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自尊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提出了人的自尊需要,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众的尊重和喜欢,但是这种自尊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本人的一种希冀,能否在事实上得到,则取决于公众对自己言语、举止、行动的评价和肯定。如果说将自尊的需要作为一种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本没有理论上的错误。问题是这种自尊心理不能过分。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过分自尊心理占据指导和支配地位,就会担心自己的行为是否不当,怕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甚至有时会因为过分自尊心理之故,而不愿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会相形见绌。如此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往来,成为孤家寡人,慢慢地就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了。
2.自卑情绪
自卑是人们对自己虚设的一种自我否定,也就是说“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这种心理一般表现为害怕失败,或者说不能正确对待失败。日本有学者研究认为,有自卑感的人,一般属于下列几种类型之一,或是合乎其中两种以上:
(1)为了追求超过限度的愿望而心焦气躁;
(2)企盼做出超出能力的事,由于成功无望,因而经常消极地嘲笑自己;
(3)曾经在竞争上输给别人,失败的痛苦一直难以忘怀;
(4)被别人的成功所压倒,叹息“鸿运”没有降临到自己头上;
(5)没有测量自己的尺度,总是以别人的尺度测量自己;
(6)不敢面对缺乏能力的自己,逢人便说:“我的工作条件不好怎能成功?”借此逃避自己的责任;
(7)经常担心被别人看穿了自己的烦恼,因此与人接触总是戒意在先。
3.愚昧无知所致
一位西方心理学家指出:“缺乏知识是产生惧怕的源泉,知识是医治惧怕的良药。”例如他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谈论一个话题,一个根本不知晓此类问题的人在这种社交场合下,他若是不介入谈论,别人就不知道他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若是介入谈论,便会由于无知而“出丑”,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便会封闭自我,不参与社交,孤立于一隅。
4.冷漠无情
一个人对别人,对社会付出的爱心和关心越少,他离这个时代就越远,离他的朋友就越远。他会渐渐觉得社会和自己有很大差距,朋友和自己关系也非常疏远。于是他只能封闭自己,就像僵尸裹上绷带,守财奴葛朗台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不是恰巧证明了这一点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和关心的需要,这是我们心理的最基本需求之一。无论你取得什么样的成功,或大或小,如果没有人来与你分享,对你关心,那你所取得的成绩毫无意义,终将郁郁而终。跟随冷漠而来的,必将是内心深处的孤寂、凄凉和空虚。很多冷漠的人,最后选择了自我摧残和自我埋葬。
股票大王巴菲特就曾经是个冷漠至极的人,他对金钱过于追求,是个对金钱和经济比较敏感的人,后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可是到头来他感到寂寞和空虚,因为他之前对社会和朋友、家人缺少关爱,以至于没有几个人愿意关心他的成就,别人只是关心与他之间的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他感到孤寂,他感到无聊,他的头发都掉光了,全身浮肿!巴菲特在晚年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冷漠带给自己无尽的痛苦,最终他决定把99的财产奉献给社会,来弥补他冷漠的过去。果然,他如愿以偿了,他变得容光焕发,每天享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乐趣。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克服这种自我封闭的消极心态,勇敢地走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克服自我封闭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要有社交成功的愿望。只要你想进入大家的圈子,想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员,想受到大家的欢迎,想有许多朋友,你就会努力去学习人际交往,你就会调动一切智慧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最终学会人际交往。
要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和别人交往,你就会发展并不断地显示自己的长处,你就会吸引别人的注意,还会找到志同道合者。不要怕自己不行,要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做得更好,只要有自信,你就会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不但不会丢脸,反而会使你赢得别人的尊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敢于承认自己短处的人是勇敢的人。很多人不敢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害怕别人看不起他,其实“头上的烂疮疤盖是盖不住的”,只有承认它的存在,才有改正的可能。另外,每个人都有不足,你承认自己不足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相反,你承认自己不足大家会认为你是个诚实的人,值得信赖,反而愿意和你成为朋友。
多与别人交谈,敞开心扉,能容他人,他人也就能容你。话语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多与人交谈就会渐渐地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会与人坦诚相待,就会容许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会达成一致,就会建立友谊,你也就学会了交际。
其实,只要你能够坦诚地对待别人,不掩藏、不惧怕、不羞怯,那么,你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部分人都是很容易接触的,这样你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开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