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老子公开课 > 算计得失者永不快乐

算计得失者永不快乐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
【大意】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何者是。天监年间,担任司徒的职务,在亲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000石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失的更多更大吗?同样,唐朝柳公权,他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老子》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美国心理专家罗宾通过多年的研究,以铁的事实证明,凡是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实际上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人。他们90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这些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也比不善于算计的人多了许多倍。换句话说,他们虽然会算计,但却没有好日子过。
罗宾根据多年的研究,列出了200道测试题,测试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这些题很有意思,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你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你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你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你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你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你跑的冤枉路太多……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得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得失者”。
凡是对得失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乐的人。在这些方面,罗宾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得失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得失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去了平静,陷入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可以说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得失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产生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得失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得失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形成沉重的负担,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得失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
第五,太能算计得失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罗宾的研究还表明:太能算计的人,心率一般都较快,睡眠不好,常有失眠现象伴随。消化系统遭到破坏,气血不调,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神经性、皮肤性疾病。最可怕的是,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像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使生命变得没有轻松和快乐。
而更有趣的是,罗宾自己曾经就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他知道哪家袜子店的袜子最便宜,哪怕只比其他店便宜几分钱;他知道方圆30里内,哪家快餐店比其他店多给顾客一张餐巾纸;哪辆公共汽车比哪辆公共汽车便宜5分钱;什么时候看电影门票最低等。
正因为这样,他得了一身病。30岁之前,他总与医院打交道。当然,他也知道哪一家医院的药费最便宜。不过那时他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更不要说快乐了。幸运的是,罗宾在他32岁那年终于醒悟了,他开始了关于“患得患失者”的研究,追踪了几百人,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罗宾的研究成果,使许多人脱离苦海,看清了自己,身心得到了解放,病也全好了。他不但改变了命运,还过上了好日子。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最健康人群中的一员,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他出版的《好日子》,在美国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