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无人机配送
京东研发体系物流实验室曾在宿迁展开了一系列无人机送货实验,对无人机送货的流程、飞行调动系统、设备需求、人员分工等各方面进行了缜密的测试。这次实验主要的目标集中于完成从配送站到乡村推广的商品传递,目标是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需求。
京东无人机配送测试的成功意味着京东正在对传统配送方式进行颠覆性创新,以寻求将物流配送行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导向型转变的可行性突破。
无人机送货不需要人力,能够绕过拥堵的交通,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选择最短的距离传递货物。这听上去是一件非常值得去做的事情。
其实,早在2013年,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就已经开始尝试无人机送货的实验了,但由于美国官方对无人机使用的限制,无人机并没有被大规模使用,但随着这种颠覆传统配送模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配送公司开始尝试无人机配送,无人机配送成了配送行业必然将经历的一个阶段。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最初扮演着侦查角色,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军事上有了更多的应用。近几年来,无人机也开始在商用和民用的领域中崭露头角,受到很多企业关注。
无人机能够在半小时内,将五公斤内的小型包裹送到16公里内的目的地。无人机可以降落在客户的门前放下包裹然后离去,也可以把装上小型降落伞的包裹投送到客户的院子内,无人机内置的gps导航系统和控制器能够自动识别预定路线。
刘强东认为,要想让企业不断壮大,就要不断进行尝试,虽然无人机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崭新的板块,但机械科技、机器技术近年来的不断热门让很多行业的焦点也聚集在了这里。
刘强东在乌镇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表示:“京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配送网络,为用户提供高效、高品质的配送服务。为了满足高速成长的农村电商需求,京东在积极推动无人机配送的研发:选择具备大载重、长航时、高可靠性的无人机合作伙伴,进行无人机配送和京东物流系统的对接。京东希望通过无人机实现农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让更多用户能体验到迅捷的购物体验。”
跟以往一些电商和物流公司不同,京东测试的无人机供货主要针对最终消费者的单个订单,主要发生在配送站到乡村推广员的农村电商核心配送环节。
随着渠道下沉策略的落实和京东农村电商战略的高速发展,在2015年底,京东已经拥有了7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覆盖27个省,约800个区县;约15万推广员,覆盖12000多个乡镇近15万个村,服务超过25万村庄的百姓;京东帮在全国已经有1293家,覆盖了31个省、约1300个区县、约20000个乡镇,近40万个行政村。
通过调查京东发现,从配送站到村庄的直线距离往往小于10公里,但因为地形的原因,配送员需要翻山、过河,进行一次配送有需要半天以上的时间,时间成本很高。同时,中小件货物的平均重量和体积都不高,非常适合采用无人机批量完成从配送站到乡村推广员的商品配送。
经过实验表明无人机配送模式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商品在配送站完成站点验货和包裹装机,通过无人机迅速送到推广员手中,再由他们分发给村庄的用户,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时能为村民带来更有品质的购物体验。同时,由于配送站到推广员的飞行线路相对固定,可以通过事先缜密勘察规划出安全的路线和着陆地点,无人机起飞后,推广员会收到系统通知,按时在降落场所等候包裹即可。
在完成无人机送货的流程实验后,京东将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无人机的研发和生产,建立无人机配送调度中心,完善京东无人机送货体系的建设,力争早日实现无人机送货。无人机配送一方面能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节省了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提升京东农村电商的运营水平,给用户带去更为出色的购物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会在配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