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放弃对京东的控制权
刘强东算是进行了两次创业。第一次是筹集资金开了一家饭店,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次创业的失败对刘强东的打击很大。
第二次创业正式始于1998年,刘强东在中关村创办了京东公司。早期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在两年内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光磁产品代理商。但在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刘强东放弃了全国线下连锁店的扩张计划,于2004年进入了电子商务领域。京东公司创办至今,始终坚持销售正品行货,坚持诚信、合法经营。靠着这样的理念,京东转型成功,直到如今发展成为中国电商的巨头。
刘强东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在一切遵从法律的框架下将一家公司做成功,所有的事情都按照国家的法律来进行。有四年传统零售和十多年线上零售经验的刘强东,从商多年始终坚持合法诚信的经营理念。
从中关村一个小小的柜台到如今五万多人的大型企业,刘强东的身份从一个创业者变成了一个管理者。他一直非常重视“管理”,但他的管理之路走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曾主动隔离,出国学习,被外界看作是逐步放权的开始,但刘强东表示,他绝对不会放弃对京东的控制权。
随着京东的快速发展,员工快速增加,京东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曾经一度传出京东员工涉嫌贪污腐败的消息。刘强东表示,对团队中出现的贪污腐败决不手软,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一次,京东的一个采购员和某供应商谈了半天价格,当结果报给刘强东时,他二话没说,用计算器噼里啪啦算出一个价格,然后跟对方说就用这个价格谈。刘强东对内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对外仍保留着公司的控股权。
后来,京东又拿到大笔融资,但刘强东仍坚持保留公司的控制权。2011年,京东取得了1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人包括老虎基金、高瓴基金等。沃尔玛本应也出现在这份名单上,但最终他们放弃京东选择了1号店。刘强东说,对方想要控制京东商城,而这触及了他的底线。
徐新当初投资京东时,京东连一个像样的财务人员都没有,她帮忙推荐了一个财务总监,月薪要两万块,刘强东嫌贵,徐新说给他出一半工资。结果,没用三个月刘强东又主动要徐新推荐人才,因为他发现两万块请的财务总监比花五千请的要好很多。创业之初,刘强东可以说是凡事都亲力亲为,一位电商同行曾表示:“京东离开了刘强东,估计一天也运转不下去。”后来,刘强东开始放权,在京东内部大力培养人才,并高薪从外聘请高管。结果,他出国游学半年后,京东仍运转良好,业绩保持增长。京东上市后,刘强东直接退出了具体事务的管理,只负责对公司大方向的控制。
刘强东对“社会责任”更是非常重视,他认为京东的社会责任不在于捐款捐物,而在于教育好员工,通过合法途径带领员工走向成功,并用这种价值观影响其他公司,带动整个行业。
刘强东希望十年后的京东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集团,并能担负更大的社会责任。
管理培训生是京东未来管理层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京东未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在对京东管培生培训的结业讲话中,刘强东说:“我们终将老去,我不希望我们退休之后,京东会在五年内垮掉,所以必须加强对管培生的培养,他们是京东的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