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 在各个阶段帮助孩子

在各个阶段帮助孩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作为父母,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有效排除困难。亨利·基辛格的母亲葆拉就特别懂得在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帮助他。
亨利·基辛格到了纽约后,插入了乔治·华盛顿中学的秋季班。由于有语言上的困难,亨利·基辛格在学校里很腼腆,自卑,甚至感到孤独。
为此,母亲心急如焚。为了帮助基辛格克服自卑感,她给他讲爱因斯坦和海涅的故事,还决心和儿子一起学习英文。经过一年的苦练,基辛格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语言,后来甚至运用英语进行政治活动,并在外交政治上博得了全世界外交家的赞赏。
基辛格在母亲的鼓励下不但语言过了关,各科的成绩也直线上升。但懂事的他看到母亲为了供他读书和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辛苦,便提出白天做工,做一个夜读生。开始的时候,母亲舍不得让他吃苦,没有同意。可当基辛格再三要求后,母亲答应了。她觉得这是孩子逆境锻炼的机会。
亨利·基辛格在曼哈顿一家毛刷厂找到了工作。最初他干的活是挤净鬃毛上的酸水,后来被提升为送货员。尽管改做了夜读生,亨利·基辛格的成绩仍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数学成绩比历史成绩还好。他在演算中等代数和三角习题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分。
中学毕业后,基辛格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当一名会计师。对一个难民来说,那是最容易找到的职业。然而一封公函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参加了美国陆军。
从1943年2月起,基辛格在北卡罗来纳州受了16个星期的入伍训练。军事课程的内容很多,钻铁丝网、步枪射击等。
1943年6月19日,亨利·基辛格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斯帕但堡,加入了美国国籍。同年夏天,他又乘火车北上,到了设在宾夕法尼亚州伊斯顿的拉斐特学院,经过一系列新兵考试,证明自己具有相当高的智力水平,于是他便同其他3000名优秀青年一道接受大学专门训练。
1944年,年仅21岁的基辛格担任第84师师长的德文翻译,进入德国,并奉命恢复克雷菲尔德城市的秩序。他雷厉风行,只花了两三天的时间,便成立了一个效率惊人的市政府,受到了美国将军的赞赏。基辛格遗传了母亲管理方面的卓越才能,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从第970反特队的成员一跃而为黑森州贝格斯特拉斯区的负责人。
1947年春,亨利·基辛格回到美国,获得纽约州政府的一笔奖学金,进了哈佛大学。从此官运亨通,前景灿烂。1969年1月,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直到1977年初福特总统下台为止,在长达8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和国务院首脑,参与制订美国外交政策,执掌外交大权,穿梭于世界各地,名噪一时。
在基辛格童年的生活,乃至长大成名后,母亲的教诲始终在他的耳边,母亲是他事业和生活的坚强后盾和得力助手,为他的政治生命增添了光彩。
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追求的过程中,难免就会有难以达到或达不到目的的时候。当孩子达不到某个目标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自卑。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因为自己某些方面明显不如别人,或老师、父母对其要求过高,尽管他已经做了较大的努力,结果还是达不到所要求的目标。作为母亲,应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而恰当、巧妙的鼓励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母亲的形象是温柔慈爱的,母亲的话语是温暖人心的,要善于利用母亲与孩子之间得天独厚的天然联系,多鼓励孩子,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孩子一定也会不负众望。但是,父母也要注意,不要浮夸或抽象地表扬孩子,这样的话,会增加孩子的不信任和厌恶的感觉,认为父母是在敷衍他,应该针对具体的事情去表扬孩子。
除此之外,母亲也要经常找一点有一定难度,但孩子也能完成的事情给孩子做,这种事情孩子可以完成,但是也要经过一些努力。孩子一旦成功地完成时,就应及时予以表扬。当孩子有点退缩时,就应该经常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你能行!”
教子点睛:
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母亲的爱和关怀,当他失败时,母亲的安慰是一剂良药;当他成功时,母亲平和的话语可以打消孩子骄傲的苗头;当他受伤时,最需要的是母亲的关怀。所以,给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帮助,是每一个做母亲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孩子赋予母亲的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