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宽广的胸怀
在艾森豪威尔的回忆录里,父亲是家里“沙皇”。父亲非常专制,他们十几岁了还要挨揍。而母亲却与父亲不同,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更多地谈到标准、志向和机遇”。
母亲是严厉的父亲和心怀怨恨的儿子们之间的平衡器。母亲的生活理想是引导她的每一个儿子成长为正直的、有创造性的人。因此,艾达对付孩子们发脾气的办法与他父亲的办法相反。父亲会用山胡桃木棒打他们,粗声命令他们上床睡觉,而母亲则会等他把脾气发完,然后轻言细语地和孩子们讲道理。
60年之后,艾森豪威尔还清楚地记得他从他母亲那儿得到的一次终生难忘的教习。
那是艾森豪威尔10岁那年,他在和别人发生严重的冲突之后,母亲给他以明智的忠告:仇恨是一种无用的东西。她说,因为恨一个人或恨一件事几乎什么也得不到,那个使你不高兴的人或事并不在乎……唯一受伤害的人是你自己。她还说在她所有的儿子中,艾森豪威尔是最要吸取教训的。
后来,艾森豪威尔谈起这件事时说:“我总是回忆那次谈话,认为那是我生平最有价值的时刻之一。我至今努力回忆那次谈话,认为那是我生平最有价值的时刻之一。我至今仍努力避免恨任何人。如果某个人做了可鄙的事,特别是对我做了可鄙的事,感到内疚,我试图忘掉他们。由于我母亲的劝导,我最终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即使我强烈反对一个人做的事和说的话,我也不在公共场合提到他的名字。”
在母亲的影响下,艾森豪威尔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他渐渐意识到他的脾气是一种性格缺陷,并试图控制它。他在战时日记中承认:“昨天我非常生气,写了满满一页纸,不过今天早晨我已经把它删了。”他还发明一种办法,也有可能是母亲建议的,那就是把那些让他生气的人的姓名写在一张纸片上,将它藏到他书桌抽屉里的一个小盒子里——这是从思想当中驱除一个人的一种物理的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
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童年的时光,感叹母亲就这样带领他们安全地度过了艰难时光,控制住了他们任性的个性趋向,并激励他们走向成功,她把自己真心信仰的生活原则灌输给了他们。他在自己的晚年,这样深情地描述自己的母亲:
她真诚、开朗的笑容,她对所有人的温柔和她对他们的容忍。对她的儿子们来说,能在她的陪伴下度过童年,那种记忆是永远不会忘怀的……母亲是迄今为止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人。
当艾森豪威尔宣誓就任总统时,他的母亲已经去世6年。艾森豪威尔的手放在打开的《圣经》上,那一段正是她常常引用的。她的影响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可以看出来。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演讲稿中定下了4个要点:“理解、信心与决心、创造性、乐于牺牲。”这正是艾达对他教育的精华。
在那个充满变数而不稳定的时代,艾森豪威尔仍然是一个给人以非常深刻印象的政治家——不但使自己远离乱七八糟的冲突,避免与人交锋,还以他的明智的决策赢得广泛的支持。
教子点睛:
所谓胸怀是指人的理想、见识、气量以及待人责己的态度。独生子女所处的独特地位,极易造成胸怀上的弱点:自私、狭隘、嫉贤妒能。但是,胸怀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父母要告诉孩子,胸怀是人格的重要体现,具有宽广胸怀的人是人格高尚的人。小气量的人永远不会被别人认可,应当能容人处且容人。心胸宽广,不仅自己生活愉快,精神舒畅,还会受到别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