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凛冬之纪 > 第5章
戒严的号角如同垂死巨兽的哀嚎,持续了整整一炷香的时间,才在数道强横气息的压制下,不甘地渐渐平息。
但那地动山摇的震动余波,以及随之而来的、弥漫在整个凌云山脉乃至更广阔天地间的剧烈灵气动荡,却久久未能平息。
唐澈从地上爬起,擦去鼻下尚未干涸的血迹。那扫过全宗的恐怖神识并未再出现,但他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暂时的宁静。高层必然已被惊动,正在处理那震动源头的紧急事态。
他小心翼翼地将暗格封好,推开静室的门。
藏经阁内一片狼藉。许多书架歪斜,不少玉简和书卷散落一地。几个留守的低阶弟子面色仓惶,正手足无措地试图整理。执事长老不见踪影,想必已被召往议事。
唐澈没有帮忙整理,而是快步走向藏经阁的大门。
门外,景象更是惊人。
原本灵气氤氲、霞光隐隐的凌云山脉,此刻却被一种灰蒙蒙的、带着刺鼻硫磺味的浊气所笼罩。天空不再是清澈的蔚蓝或璀璨的星空,而是一种诡异的、仿佛被搅浑的暗黄色。远山之间,隐约可见数道粗黑的烟柱冲天而起,那是地火失控喷发的迹象。
灵脉,真的出大问题了。
山道上,往日里御剑飞行、潇洒来去的弟子们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队神色凝重、甲胄齐全的巡山卫队,步伐急促地奔向各个要害区域。低空中有遁光掠过,那是金丹期以上的长老或执事,行色匆匆,气息毫不掩饰地外放着,带着明显的焦躁与警惕。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和恐慌。偶有弟子交谈,声音都压得极低,眼神闪烁,充满了不安。
“听说是皇朝地脉核心出了岔子……”
“不止我们这!刚接到传讯,北境万妖祖庭那边的地火也喷了,烧了大片森林!”
“灵气……你们感觉到了吗?灵气变得好乱,根本没法修炼!”
“戒严令下来了,所有弟子无故不得外出,各峰加强戒备……”
唐澈沉默地听着,观察着。这一切,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那古老的预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为现实。
他返回藏经阁,内心那股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几乎要燃烧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不朽皇朝乃至整个玄元界,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半瘫痪状态。
官方对外宣称是“地脉偶发不稳”,正在全力镇压修复,戒严令是为了防止宵小趁机作乱。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情况远非如此简单。
最大的问题是灵气。
天地间的灵气不再仅仅是稀薄,而是变得极其狂躁且充满“杂质”。修士吐纳修炼,不再是滋养自身,反而要耗费大量心神去剔除灵气中那股令人心烦意躁、甚至损伤经脉的狂暴因子,效率低下不说,稍有不慎便有走火入魔之险。几乎所有弟子都停止了日常修炼。
炼丹房、炼器室陆续熄火。不仅是因为地火不稳定,更因为许多核心材料的内在性质发生了剧变,按照原有丹方和锻造法门,不是炸炉就是产出废品。一瓶最基础的“聚气丹”价格飙升了十倍有余,且有价无市。
传讯法阵受到严重干扰,远距离通讯变得时断时续,谣言开始以最原始的口耳方式疯狂传播。
藏经阁彻底无人问津了。如今没人再有心思关心故纸堆里的学问,生存和自保成了第一要务。
唐澈的静室,成了风暴眼中唯一平静的角落。
他不再需要任何掩饰。日夜不停地整理、归纳、誊抄。他从秘藏区窃取来的火种,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些高等功法、丹方、阵图,不仅本身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为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从最高处俯瞰整个修行体系的结构。这让他能更清晰地推断出,基础法则崩塌时,哪些技术会最先失效,哪些知识或许能挣扎得更久一点。
他甚至开始尝试推演一种完全摒弃现有灵气环境、仅依靠最基础气血运行和粗浅能量感应类似武者的生存法门雏形。这无疑是离经叛道的,但在这个时代,
实用主义胜过一切教条。
然而,独木难支。
他需要帮手,需要更多眼睛和手,需要有人能在他倒下后,将这项事业继续下去。
他想到了李梧。那个同样沉默寡言、却对古籍整理怀有一丝纯粹兴趣的师弟。
这一日,他找到正在费力整理散落玉简的李梧。周围的几个弟子都显得心不在焉,满面愁容。
“李师弟。”唐澈开口,声音因长时间不与人交谈而显得有些沙哑。
李梧抬起头,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迷茫:“唐师兄……这,这到底是怎么了?”
唐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藏经阁这些书卷,有价值吗?”
李梧愣了一下,苦涩道:“如今灵气暴乱,修炼艰难,丹器皆废……这些记载着旧日之法的东西,还有何用?”
“如果,”唐澈注视着他,目光平静却深邃,“如果这不是暂时的风波,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呢?如果以后的天地,再也不适合我们现在这样的修行方式了呢?”
李梧瞳孔骤缩,嘴唇哆嗦了一下,想反驳,但看着窗外昏黄的天空和远处尚未完全消散的黑烟,话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藏经阁那日的争执、周韬的下场、接连的天地异变……种种线索在他脑中串联,指向一个他不敢深思的可怕结论。
“那我们……能做什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的颤抖。
“记录。”唐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把旧的时代,它最精华的部分,它失败的原因,它所有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哪怕只是为了告诉后来者,我们曾经存在过,我们曾经这样思考过、挣扎过、辉煌过。”
他拿出一枚自己誊写的玉简,递给李梧。里面并非高深功法,而是他整理的关于如何在不同灵气环境下鉴别药材有效性、如何利用变异矿物基础物性的方法,甚至包括一些关于天象、气候、地质变化的观测笔记。
李梧接过玉简,神识扫过,脸色瞬息万变。里面的内容看似基础,甚至有些“不入流”,却透着一股冰冷的、直面现实的理性,与当下宗门的混乱和恐慌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猛地抬头看向唐澈,眼中充满了震惊和一丝恍然:“师兄你……你早就……”
唐澈缓缓点头:“我一个人,做不完。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需要建立一套体系,不是在废墟上重建旧屋,而是为无法确定的未来,保留尽可能多的图纸和工具。”
巨大的冲击让李梧一时难以消化,他看着手中那枚沉甸甸的玉简,又看看眼前这个修为低微却仿佛蕴含着惊人力量的师兄,沉默了许久。
最终,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依旧有些发颤,却坚定了几分:“我……我该怎么做?”
就在唐澈终于找到第一个同行者,试图在无声处汇聚细流之时,不朽皇朝的金銮大殿内,正在上演着另一场风暴。
龙椅之上,当代皇主面容隐在珠旒之后,看不清表情,但周身散发出的低气压让殿内所有臣子都战战兢兢。
下方,文武重臣分列两旁,往日里的仙风道骨、气度雍容荡然无存,个个面色凝重,甚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惶。
“报——!南疆七十六处灵泉彻底枯竭,瘴疠逆冲,镇守修士伤亡惨重!”
“报——!北境防线传来急讯,万妖祖庭似有异动,大量妖兽因栖息地毁灭而疯狂南迁,冲击关隘!”
“报——!皇都地底第三辅脉确认崩毁,灵气浓度骤降两成,多处重要阵法节点运行不稳!”
“报——……”
坏消息如同雪片般传来,每一声奏报都像一记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
一位须发皆白的阵法师大臣出列,声音干涩:“陛下,天地灵气的异变已非局部,乃全局性、根源性之衰败!据臣等观测推算,支撑我界的‘天地灵根’恐已……已濒临彻底枯萎!所有阵法、丹药、修行法门,皆基于稳定灵气环境,如今根基已毁,大厦将倾啊!”
“荒谬!”一位身披戎装的武将厉声反驳,但底气已然不足,“天地灵根乃上古传说!岂可轻信?定是域外邪魔作祟,或是那帮蛮子搞的鬼!当务之急是集结力量,扫平……”
“扫平谁?”另一位文臣冷笑打断,“灵气暴乱,士卒无法修炼,法宝威力十不存一,丹药补给断绝!拿什么去扫平?更何况,据观星阁秘报,其他各族地界,情况只会比我等更糟!这是一场席卷整个玄元界的浩劫!”
殿内顿时争吵起来,主战、主和、主守、主张寻找上古遗迹寻求出路……乱成一团。恐慌、绝望、戾气在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中弥漫。
珠旒之后,皇主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冰冷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传朕旨意。”
“一,启动‘蛰龙’计划,倾尽资源,加固皇都核心区及凌云主脉防御,筛选精锐弟子及重要传承,迁入核心区。”
“二,成立‘灵材应急司’,重新评估所有现存灵材、丹药、法宝效用,制定新标准。”
“三,派使者……秘密接触万妖祖庭及其他大族,探听虚实,暂缓一切边境冲突。”
“四,搜集所有关于上古周期之变、纪元终结之记载,集全国之力,寻找一线生机。”
旨意一条条下达,条理清晰,却透着一股壮士断腕的悲凉。这已不再是维持盛世,而是在为文明的存续做最坏的打算。
臣子们领旨,心情更是沉重。皇主的命令,等于变相承认了那最可怕的预言。
“另,”皇主的声音顿了顿,变得更加冰冷,“严查皇朝内外,所有散布恐慌、妖言惑众者,一经发现,立斩无赦。非常时期,需稳人心。”
一场会议,未能找到解决之道,却定下了收缩、自保、并试图掌控信息的基调。
洪流已然滔天,但水面之上,仍要维持着最后的平静与秩序。
只是那水底下的暗涌与挣扎,又有谁知?
唐澈不知道金殿上的风波,但他感受到了宗门气氛的进一步变化。
巡逻的卫队更多了,气氛更加肃杀。一批批资质优秀的內门弟子和被标记为“重要传承”的玉简、法宝,被秘密转移向山脉更深处的禁地区域。而更多普通弟子和外门执事,则被要求坚守岗位,得到的补给却日益减少。
一种无声的割裂,正在发生。
李梧悄然来到唐澈的静室,带来了外面最新的消息和一些他们急需的普通材料,眼神中已多了几分坚定和默契。
灯下,两人不再多言,一个继续疯狂记录推演,一个开始学习整理归类。
窗外,暗黄色的天空下,无声的洪流席卷着一切,奔向注定的终局。
而在这洪流之下,两颗微弱的火种,正试图靠拢,并以自己的方式,倔强地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