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的情绪
李圣珍在平时和一些父母接触时发现,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考试得分不高,就向孩子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但有很多父母时常犯这个毛病。
父母通常都会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直接向孩子宣泄不快,有时还会说一些过激的话。结果搞得孩子高度紧张,整天都在焦虑状态下生活,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上的障碍。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为一两次的考试分数惊慌失措,大动干戈。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的重要,但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他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父母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泄。这种过激的批评,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父母在向孩子发泄自己的不满。
李圣珍还发现,还有些孩子父母,喜欢将自己难过的事发泄给孩子听,这也是不应该的。
有一个离异的母亲,她的孩子已经17岁,辍学有1年半了。孩子在学校一直上到高中二年级,本来在学校成绩不错,由于父母亲离异后,母亲情绪不稳定,经常在孩子面前发泄自己的痛苦。她经常和孩子这样唠叨:做人真难,做女人好惨,说什么人生之路太难走,世态好炎凉……
孩子本来就比较内向,听了这些后,性格变得更加孤僻,学习也觉得没有意思,感到生活真的没有多大意义。在母亲的影响下,孩子特别憎恨他父亲,内心一直处于矛盾的焦灼状态下。结果,这个孩子没上完高中就辍学了。母亲的表现直接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
李圣珍认为,父母任何时候都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每当孩子考试得高分时,家长就高兴得忘乎所以,拉着孩子去买这买那。甚至于有的父母,在麻将桌上赢了钱,回到家以后也会对着孩子得意忘形地炫耀,并给予孩子一些物质奖励。
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有时都会觉得父母的情绪反应太莫名其妙。父母的喜怒无常,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或情绪起伏较大的毛病。
王远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得了个100
分。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得了100
分!”李圣珍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告诉他:“嗯,不错,那下次接着再得吧!”
李圣珍的反应很平静,王远一看母亲的态度,心里也就认定,偶尔得个100分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
母亲的这种态度,为孩子做了好的表率,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面对孩子今后漫长的人生挑战,一次考试的胜利简直微不足道,如果对这种胜利就高兴得忘乎所以,今后孩子考上大学,父母该如何表示呢?以后孩子有了更大的成就,父母又该如何表示呢?所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不能无所控制地展现给孩子。比如说夫妻吵架,当着小孩的面情绪失控,孩子肯定会觉得无所适从,对他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
教子点睛:
不可否认,一个忘乎所以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容易忘乎所以的父母。所以,为了孩子,请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来冷静地面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