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艾天之母王开敏:坚持探索“母亲文化”
一个家庭中母亲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这个家庭是不是和谐美满。王开敏认为,身为人妻人母的女性,应该让家庭成员深信:你在生活中所获得的最高最长久的满足感源自家庭,家庭是你信心的源泉,是你最可信赖的支柱,是你人生幸福的根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最大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去做一个优秀的母亲,因为做一个成功的母亲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王开敏,本科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随后担任了中学教师、高校教师、政府官员等一系列职务,曾任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校办主任兼外事处长,民进省委委员,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她致力于实践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并在儿子艾天身上进行实验。她被人们称为“平民化阳光教育家”,目前,奔走于全国各大城市宣传自己的“母亲文化观”,希望让更多的母亲和家庭受益。
艾天,2002年9月被美国威斯里安大学录取,并同时获得了全球最高的奖学金——弗里曼亚洲奖学金。在4年异域求学生活中,他在美国获得了“中国天”的美称。2005年,他凭借多门学科全a以及a+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美国10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奖”这一殊荣,成为全美最具未来潜力的大学生之一。
让孩子生活在幸福中
在培养孩子的这些年来,王开敏付出了很多心血,她一直把教育孩子看成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关于教育孩子,这些年她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模式:把孩子培养成他自己爱做,而不是你想要他做的人。
这种“无为而治”的做法,实质上就是让孩子以自然的规律成长。但是,这种自然的模式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加以正确的引导。而父母在这中间的责任,就是避免孩子重复他们的弯路。
1993年,王开敏从日本留学回来。那时,儿子迷上了滑板车,她就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和他的朋友们在湖北师范学院的跑道上滑旱冰。在别的父母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王开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锻炼儿子的小脑平衡,事实上,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王开敏坚持认为,只有让孩子在每个阶段都生活得幸福,才能获得一种持久的幸福。她觉得,自己在育子方面最骄傲的一点,就是她的儿子从出世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在快乐幸福中成长。虽然,孩子从小到大,王开敏没有刻意要求他考前三名,但是他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这和王开敏开放的教育态度不无关系。
艾天热爱运动,喜欢打球,王开敏就帮他买球,有时候还客串陪练。
有一次,儿子在读初中时,踢球被老师发现,老师怕影响学习就没收了。王开敏既没有责怪老师,也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建议儿子重新去买一个足球,还叫他到老师找不到的地方去踢。
后来,儿子成了校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在与兄弟学校的足球赛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儿子俏皮地说“能有今天全靠老妈关照”。
王开敏觉得,孩子既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只喜欢玩,那干脆就让他玩个痛快,发挥他玩的特长好了,这有利于他的身心发育,同时玩中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边玩边学,比逼着他去学习不是要容易得多吗?在玩的时候,王开敏总是想方设法激发他的求知欲,使他对知识的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而兴趣正是使他通往成功之路的推动力。
艾天爱看书,王开敏从不强调只看辅导资料方面的书。艾天每个月阅读的杂志有30余种,大都是与天文、地理、航空等方面有关的书,像《环球》、《电脑爱好者》、《现代交际》、《中国国家地理》等等。
王开敏按照儿子的兴趣,帮助他选择阅读资料,并利用大学的优势资源,从图书资料室借阅,培养儿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在上海面试时,儿子广博的知识给威斯里安大学弗里曼基金会的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开敏曾自信地说:“我对儿子的培养模式,无异于金刚石的形成,坚韧而有力度。”大海是由水滴、溪流汇成的,成功的模式也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大海浩瀚无边,模式一旦形成也会坚不可摧。
事实证明,王开敏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虽然看起来像是放任孩子在发展,其实,她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迎合孩子的天性,以最附和孩子发展的模式来打造孩子的未来。作为现代父母,不妨学习她独特的智慧,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用在自己的教育当中,以期赢得孩子美好的未来。
教子点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是不是能够大放异彩,关键取决于做父母的能否正确开采和雕琢。所以说,后天教育非常重要。既然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那么,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对孩子进行得法的教育。父母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给自己的孩子构筑一个好的教育模式。这个模式并不是破坏他原有的规律,强加上去的,而是“把孩子自身的元素加以合理排列”。相信,最贴近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一定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定能取得殊胜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