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坦荡做人
做父母的时刻都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要适时地教育孩子从小就堂堂正正地做人,不为蝇头小利所动,不走歪门邪道,要引导孩子成为正直、诚实的人。
曲宝琴常说,为父母的,切不可用自己的成见限制孩子的视野,不要担心复杂会迷惑孩子。正确的做法,就是引领孩子尽量多地了解现实,大胆地让孩子品尝更多的人间辛苦,以此训练孩子对纷纭的世界的辨识能力,有眼光欣赏,有气量宽容,有理性自我更新。
曲宝琴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是非常普通甚至是贫寒的,但是,这点并没使她们成为庸俗的人。曲宝琴经常说,穷不一定就要委琐,低微不一定就要势利,世界上根本没有那样一个定律。因此,不要在乎家庭是如何贫富贵贱,也不要管现实的人生经营是多么需要谨小慎微,我们家长都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染污世俗的污垢。
曲宝琴多年在外办学,社会上的庸俗之风自然经历了不少,但是,她对那些很是反感,即使是万不得已和孩子们说起,也以鄙夷和自嘲的态度,而决不向孩子们灌输或暗示所谓为人处事之道的“厚黑学”。
2004年夏天,给曲宝琴英华女子高中建设校园的工程队多处未完工,并偷工减料,他们却先告状,要和她打官司。曲宝琴觉得这件事情自己有理,她没找任何法律界的关系,只是按照正常程序请了律师。等大女儿天时回来,和老同学见面,那同学正好在法院工作,就说起这件事。那同学先是告诉天时必须找人,要不多有理都白搭,然后主动说要帮着联络。
那同学第二天就打电话来,说安排好了,让天时带上5000块钱,晚上到某某海鲜大酒店请负责案件的有关人士吃饭,吃完饭去桑拿、唱歌等。天时和曲宝琴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就说算了。可是对方不依,说已经请了,不好推辞,就反反复复地催。最后,天时火了,坚持不理,才算作罢。
有一年寒假,有人要租曲宝琴的旧房,她就让三女儿天昭带着去看房子。等了一会儿,天昭有点生气地回来了。原来,那人见了天昭就闲聊,问她中学是哪里毕业的,天昭就说附中。因为附中是省重点,那人第一个反应就是:“啊,你家有人啊!”他的意思就是指走了后门。天昭就解释说,不是,是考的。那人就很诧异。天昭后来感慨地说:这人怎么这样恶臭,难道他忘了还有一种光明正大的途径进取吗?
曲宝琴总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她觉得孩子们自己的诚实和能力,可以避免委琐,可以坦荡光明地进取和生活。而实际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曲宝琴的三个孩子,至今她们的生活圈子是干净和亮堂的。
在曲宝琴看来,成人保持如此“洁癖”,是光彩的,应该争取的。而在孩子们自己的世界里,在诸如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上,父母最好也不要鼓励孩子做那些庸俗的事。她认为,友好顺畅的人际关系当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因此耗费太多精力,弄得紧张兮兮,来风便是雨,就是非常不值得的。泰然处之、宠辱不惊的风度,正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之一。
曲宝琴是在有意塑造着孩子自由、开放、清高的心灵。显然,这与当今社会现实有些格格不入。在某些追求物质实惠的人看来,她的做法无异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确,生活中就有这样一些父母,他们常常会为一些蝇头小利而抹煞了孩子坦诚地赤子之心,比如,为了逃票教孩子撒谎等。殊不知,这样看来“机灵”的表现,将会给一颗单纯的心灵带去伤害和污点。
只有父母自己行得正、站得直,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才会有说服力。父母在生活中,要时刻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每一个负责任的父母都应该做到的。
教子点睛:
一个合格的父母,要有智慧去教导孩子,怎样做一个坦诚的人。父母要用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告诉孩子从小就要堂堂正正地做人,不为蝇头小利所动,不去走歪门邪道。引导孩子成为正直、诚实的人是做父母的责任。而母亲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母亲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人,你的一举一动,就是在告诉孩子,他应当做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所以,作为母亲,请为孩子做出一个表率,孩子才能有个坦荡、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