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三个留学女儿之母曲宝琴:与孩子一起成长
810
三个留学女儿之母曲宝琴:与孩子一起成长
爱要有度,要有节制,不要放弃自己,做母亲的首先要自爱。从长远来讲,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干、自信的母亲,只有这样的母亲才能让他骄傲和模仿。曲宝琴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认为,如果做母亲的心存懒惰,随波逐流,却指望孩子优秀、出色,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曲宝琴,1948
年生人。在特殊年代,因家庭关系,被剥夺了考学和就业的机会,几经争取,才得到一个工农湖化工厂“力工”指标。20
世纪70
年代,与从吉林大学下放的爱人结合。1988
年,曲宝琴被调到吉林省自学考试办公室工作。但不安于现状的她,1992
年就停薪留职,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学校——吉林省计算机专修学院。时隔10年,她的另一个学校——长春英华女子高中又应运而生。曲宝琴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了女儿最好的榜样。
刘天时,长女,1992年因为作文获奖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刘天昀,次女,1993年以吉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绩升入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刘天昭,三女,1996年同样以吉林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的成绩升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读书;毕业之后她们三个又相继考取奖学金留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等世界名校。
培养有责任感的孩子
责任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一个人有所作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古往今来,凡对本民族乃至对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大多数都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从他们的成才过程来看,责任感是让他们不断进取、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他们走上社会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华贡献社会的重要保证。
曲宝琴认为,在少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为重要。她常说,孩子成长到一定时候,就应当具备责任感。责任感是他安身立业的基础,需要父母下大功夫,从小培养。她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事到大事,循序渐进。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首先,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也就是引导孩子从小自理自立。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诸如穿鞋、穿衣、刷牙、洗手,都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只有能对自己负责,才能开始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负责。
其次,她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同培养兴趣结合起来,培养孩子多方面兴趣,因为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是不会缺乏责任感的。
当然,兴趣与责任感之间的联系,不是自然形成的,要有意识地去养成。孩子好奇心强,一般情况下,他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可是,由于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最后,培养孩子责任感还要注意与孩子的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步一步加强。能力的极限也是责任感的极限。有能力而不去负责,这是缺乏责任感;没有能力而非要去对某些事物负责,这是滥用责任感,滥用责任感不利于孩子成长。
比如,四五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帮助家长摆放碗筷,帮大人拎包;六七岁的孩子要逐渐让他做一些卫生清理工作;八九岁的孩子可以帮助家长接待小客人,承担去超市买一些必需品的任务。让孩子做可以胜任的工作,可以起到激励孩子的目的。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所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从中得到乐趣,从而逐步建立起对社会的责任心。
曲宝琴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妈妈的,一定要提防自己纵溺孩子骄矜的倾向,要给予,但不要无度地给予;要奉献,但不要没有理由;要让孩子在索取之时懂得感激,在享受之时懂得羞涩。做一个合格的父母,就要从日常小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并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人生可以托付的只有自己,一切事情的后果,不论好坏,最终都要自己面对自己负责。
实际上,孩子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需要父母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行为特点,并依此适时调整教育方案。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拥有责任心的人,就拥有了连接多彩世界的桥梁。作为父母,一定要牵着孩子的手,从小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孩子架设通往美好人生的桥梁!
教子点睛:
现在的父母已习惯了事事为孩子代劳,事实上,这样做恰恰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因为孩子如果已经具备了能为自己负责的能力,而包揽一切的父母却无视孩子的能力。这样做,只能造就没有能力的孩子,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孩子自己。相反,适度地让孩子分担家务,学为自己的事情负责,就是爱孩子的表现。孩子懂得关心家人,关心朋友,等到走上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一定会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