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决定孩子的优缺点
高芸香常说:“各家有各家的兴奋点。”意思就是,每个家庭都有这个家庭所共同爱好的事,喜欢的氛围。高芸香一家的兴奋点就不在呼朋唤友、大宴宾客的热闹上,而是在宁静的家里看书、温习功课,或者一家人去游泳、到树林里采蘑菇。
各家的兴奋点反映了这家人的价值取向。因为高芸香夫妇对读书、教学和写作感兴趣,耳濡目染,孩子们便也对这些发生了兴趣,与此无关的其他事情就觉得不重要了。
高芸香自己喜欢写小说、散文,每当生活中发现了好素材,她就情不自禁地讲给家人听。初稿完成后,她会让先生和孩子们传阅,给她提意见,她也常常采纳他们的建议。一旦这篇文章在省级或国家级刊物发表,全家人都为此高兴。
高芸香的先生是高中数学教师,常常带毕业班,并辅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的学生每取得好成绩,便也要在孩子面前乐呵上一番。此外,他还经常参与编写教学资料,或写点关于数学教学的专题文章。
平日里,购物、看戏、待客、赶交流会,凡是凑热闹的事,高芸香一家都不感兴趣,嫌闹得慌。孩子们宁愿在家里看课外书、温习功课。为了学业,三个孩子的终身大事,都是只领了结婚证,确定了夫妻名分,根本没操办什么婚宴。
对高芸香夫妇俩而言,孩子们在学业上的长进带给他们的喜悦,远比大办婚宴的所谓实惠使人兴奋。而一个女孩子,如果她的光彩没有了事业的附丽,当她被叫做“女人”时,便会黯然失色。
可是,高芸香有时会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自己所满意的。小儿子书呆子气较重,人际交往能力差;钻研学业多,记忆力强,动手能力则相对弱些。与此相反,曾经与他同桌的一位同学,不太爱学功课,可动手能力强。这孩子在他妈妈洗衣服时,侧耳一听,就能听出洗衣机声音不对。
他会让妈妈停机,并很快就找到问题所在。他拿出工具鼓捣一会儿,洗衣机就运转正常了。就是这个孩子,还经常修理坏掉的石英钟、马蹄表,只要有说明书,甚至连冰箱、电视机出了毛病,也敢过问。一个没有跨出中学校门的学生,做到这一步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高芸香一度以这个孩子为榜样,教训过自己的儿子:“你看你同桌,人家学了就能应用,动手能力多强!哪儿像你,满腹经纶,百无一用!”同样,这个孩子的妈妈也以高芸香的儿子为榜样训斥过自己的儿子。
高芸香的先生见到她这样教训儿子,就告诉她:“各家有各家的兴奋点,要接纳儿子的缺点。”慢慢地,高芸香发觉自己和那个孩子的妈妈都错了。孩子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很正常。纵然其短处很突出,责任也往往不在他们。
高芸香和儿子同桌的家长交往多了,发现他们家过日子非常精细,在家居生活中总能花少钱办大事,还能适应时尚潮流。他们家订的杂志也与此相关,比如《家电维修》等。他妈妈喜欢用碎布片儿拼图,或用绒线织成沙发垫儿、椅垫儿等,既花不了多少钱,又美观漂亮。
他爸爸更是旧货翻新、废物利用的行家里手。他们家的工具箱、旧货箱分门别类,钳子、扳手、螺丝起子,应有尽有。平日收集下的螺钉、螺母、弹簧、各种废旧锁钥、钟表零件,井井有条,手到拈来。在家属院里,他家的街门最先换了暗锁,屋顶最先架起电视天线,洗衣机最先换成双筒……因为懂行,常常能买回质优价廉的二手货,一经自己整修,便得心应手。
爸爸修理什么时,孩子常在旁边打下手。爸爸鼓捣一番后,罢工的马蹄表发出有节奏的响声,生锈的弹簧锁突然打开……这一切,都给父子俩带来说不出的愉悦和兴奋。这时,骄傲的父亲必然要讲出其中的原理和自己的绝招,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便越来越浓厚了。
高芸香因此领悟到:孩子喜欢修理小机械构件、家用电器,对具体操作感兴趣,父母就没有必要强他所难,非要他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参考书上的数理化难题。
作为父母,一定要正视孩子的优缺点。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孩子也不会是十全十美的。父母要接受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而不要拿别人的强项来刺激他,给他增加自卑感。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他的弱点正如优点一样,往往是家庭带给他的。
教子点睛: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龙成凤。可是,只把眼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就会忽略了他的优点。人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父母在用高标准要求孩子的时候,也应该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往往要求孩子要努力达到的,也正是父母所缺少的。由此看来,想要有个优秀的孩子,一定要先做个优秀的父母,否则对孩子的要求也徒劳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