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中国篇) > 7.9. 三个英美博士之母高芸香:作家母亲教子有秘诀

79
三个英美博士之母高芸香:作家母亲教子有秘诀
同一个家庭中的3个孩子,无一例外地成为英、美顶尖大学的博士,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通过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以及家庭教育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高芸香强调,关于家庭教育的重大问题都源自于日常生活中极其琐碎的细节。这也是为人父母者应当具备的智慧。
高芸香,1947年生,山西原平县人。1966年高中毕业。文革十年中,她锄过地撒过粪,当过泥瓦工,编过席子,给人织过毛衣……也干过赤脚医生,还当过中学的代教。1978年考入山西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写报告文学《我们夫妻之间》并被刊用。从此开始写作。1982年大学毕业,又回中学任教。1986年调入县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至今,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忻州市作协副主席。
张丽,长女,厦门大学会计学系毕业后被保送进该校研究生院,一年后赴美留学,取得工商管理、会计学两个硕士学位和卡内基·梅隆大学会计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商学院副教授;张缨,次女,暨南大学影像医学硕士,后入英国攻读运动医学;张帆,独子,吉林大学毕业后取得华盛顿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核物理博士。
勇于向孩子道歉
每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会犯下一些错误,对此,父母没必要在孩子面前伪装自己的歉意,只要勇敢地对孩子道歉,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并且也会以相同的态度对待父母以及其他人。高芸香就是这样敢于向孩子承认自己错误的母亲。
有一年“六一”儿童节,她的二女儿和小儿子一大早就穿好节日盛装,带着爸妈的祝福,兴奋地奔向学校。孩子们出去一会儿,又急忙返了回来,说老师让每个人交五个空酒瓶,用酒瓶子做篱笆美化校园。
那天,高芸香碰巧有很多事要做,听到孩子们返回的生硬就烦躁起来。于是她头也没抬,不知不觉就说开了风凉话:“亏你们老师也想得出来。咱家没有人喝酒,哪儿来那么多酒瓶子?”
但看到姐弟俩情绪低落,她又赶紧说:“好吧,我给你们到邻居家找找。”在课间操时,她到家属院转了一圈儿,发现一位调走的老师家的鸡窝边就堆着那么多空酒瓶子,看来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桩。
第二天,二女儿又说班主任让带一个花盆。高芸香又来了气,把厨房顶上盛米的瓦罐朝下一放,在罐底上钻了个眼儿,振振有词地说:“你们老师不是教导你们废物利用吗,咱这也是废物利用。”不料,二女儿学归来,把那瓦罐往地下一放,掩面就哭,泣不成声。原来,生性和善自觉的二女儿被老师当众说成是交差应付。
高芸香冷静地仔细想过后,立刻意识到:是自己的独断专行,使孩子无地自容,是她挫伤了孩子子合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一个学生的尊严。她急忙向养花的人家讨了一盆花让孩子带去,并郑重地对二女儿作了检讨:妈妈没把你的事儿认真对待,妈妈错了。要不要妈妈去和你的班主任作个说明,为你开脱一下?这时候,孩子宽厚地说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有一位美国母亲,要求女儿放学后先弹琴,再去参加课外活动。母亲回家后,只见女儿正在打电话,便责备她说:“怎么搞的,你为何不去弹琴呢?”女儿委屈地解释道:“妈妈,你没有看到,其实我已经弹了30分钟的琴了,我刚拿起电话你就进门了。”母亲马上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当下就很认真地向女儿道歉:“对不起,妈妈错怪你了。”
在南京,一父亲在报上刊登了题为《给儿子的“道歉信”》的广告:“看了昨天你给我的信,对我震动很大,反省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来,性格变得很暴躁,漠视了你的感受。在此,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像朋友一样的说说心里话。看到这封信,就给我打电话,好吗?永远爱你、惦记你的父亲。”
可以相信,当儿子看到父亲这封“道歉信”后,儿子肯定会为父亲的所作所为而感动。运用这样的方式向孩子道歉,可谓情真意切。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灵中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后来,高芸香在她的《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一书中写道:
现在想来,我错就错在当时没了理智,粗暴的行为首先激发出孩子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其实,孩子们对父母所提的要求会有多大呢?我们的抵触情绪说到底还是来自对他们的轻视和不尊重。而儿童的天真和好奇心,却常常是在要求他循规蹈矩时被扼杀的。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一旦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将刻骨铭心,甚至终生都难以忘怀。
很多父母信奉的是“棍棒下面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法。很多人根本不与孩子交流思想和感情,明明是自己错了,冤枉了孩子,也不容孩子的置疑和辩解。其实,勇于承认错误的父母,更能赢得孩子的敬重。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自己,为父母者,必须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学会向孩子道歉!
教子点睛:
一些家长认为,向孩子认错、道歉,会失掉面子,会失去权威。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学会向孩子“道歉”,对教育子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也会效仿父母的做法,真诚的向别人表示歉意。所以,父母如能郑重地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有正义感、待人以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