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孩子惧怕贫困生活
拥有亿万家产的“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却十分简朴节约。香港《东方周刊》杂志,曾经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领带大王曾宪梓,生活以简朴见称,平日吃的是青菜、白饭,即使请客,消费也以4000元为限。”
一个拥有40亿资产的企业家,生活如此简朴,也许很难让人相信。然而对于吃番薯粥长大、尝尽饥寒交迫滋味的曾宪梓来说,这种节省的生活,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而这种令人讶异的生活作风来自于他母亲的教育。
曾宪梓年幼的时候,家里十分穷苦,尤其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日子就更加难熬。但是,他有一个十分伟大坚强的母亲,面对艰难的生存环境,她必须精打细算,拼命干活,盘算着口粮是否有着落。
曾宪梓永远不会忘记,小时候,母亲为了节省口粮,精心计算着番薯粥里该放多少米;忘不了母亲熬夜挑灯,将哥哥的旧衣缝制成他的衣衫;更忘不了母亲经常对他说的话:“过日子要细心打算,不能顾了今天,忘了明天,不管什么时候,节省都是我们的本分。”
他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在艰苦日子中的言传身教,对于小宪梓的成长,是一种锻炼和塑造,使得他对于人生中的任何荆棘坑坎,都能勇敢地来面对和担当。刻苦耐劳的母亲是小宪梓成长的最佳榜样。
曾宪梓的座右铭是“勤、俭、诚、信”,他说,勤俭节约是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品质。这些都是他的母亲教诲的结果。
曾宪梓把母亲的教诲牢牢地记在心里,他知道,每一分钱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浪费钱就是践踏劳动。他把“勤俭节约”当作传家宝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说:“挣钱要学,节俭要学。俭就是理财,就是持家,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就坚决不要花。”
美国一些百万富翁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
中国的古语讲道,“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衣食的来之不易。
现在生活条件普遍好起来了,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父母是否忘记告诉他还有吃苦、节俭这些美德呢?而勤俭节约并不等同于小气,现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勤俭节约一定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啊!
教子点睛:
越是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孩子的勤劳节俭表现地更为突出。这就提醒父母,越是有钱,越要做到自身勤俭,教育孩子勤俭。可是,要想做到勤劳节俭,需要有很强的自律精神。父母对自己是不是能严格要求并持之以恒,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