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孩子的登天梯
在胡适10岁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母亲只好让10岁的胡适辍学,去帮舅父料理药店的杂务事。在这段时间,胡适一有空隙便捧起线装古书阅读。母亲得知后,想起了亡夫胡传的遗言:“你要尽力让他读好圣贤书。”于是,她毅然为儿子选择了读书的道路。
胡适临行前,母亲专为儿子做了一只枕头套子,上面还绣了两行文字:“男儿立志出乡关,读不成名死不还。”表达了母亲对胡适成才的殷切期望。那年胡适14岁,他离开母亲去上海求学。
后来,胡适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写道:“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几年后的一天,也就是1910年6月的某一天,京城举行留美官费生招生考试。胡适得知消息后,认为这是极好的机会,便写信告诉母亲。胡母接信后,复信鼓励儿子抓紧攻读,进京赴考。胡适月底参加了在清华大学举行的考试。7月发榜,胡适榜上有名,考取了庚子赔款里,他这样描述母爱:
人们总爱宣扬母亲的伟大,我们曾经用无数的词语来赞扬母亲,歌颂母爱,但母亲不是因为有了歌颂与赞美才变的伟大,而是默默无语的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世上有一部大书,人永远也读不完,这本大书就是母爱。
同样的,胡适也深深地爱着他的母亲。他坦言,是母亲用她无私、无畏的精神,和辛勤的无微不至的汗水,浇灌了他成长的参天大树。也正因为有了母亲的庇护,他才能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才能自由的呼吸伸展。
教子点睛:
母爱是平凡的,它虽不轰轰烈烈,但却细水长流,也不失为一种风景。母爱是伟大的,正是这种“平凡”的母爱,撑起来孩子的一片天地。母爱让孩子感觉到家的温暖,孩子有了母亲的爱和关怀,就会觉得踏实,做任何事都会充满了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