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墨子公开课 > 知识就是资本

知识就是资本
【原文】为义而不能,必无排其道。譬若匠人之斲而不能,无排其绳。(《墨子·贵义》)
【大意】行义而不能胜任之时,一定不可归罪于学说、主张本身。好像木匠劈木材不能劈好,不可归罪于墨线一样。
墨子在这里指出,做事首先要反省自己,不要责怪知识、学说。什么是知识?
墨子认为,知识由七个方面组成,即:
闻知:由传授得来的知识。如学生上学获得的书本知识。
说知:不受时空阻碍而推论出来的知识。如八月十五月圆,因以前每个八月十五是这样,推知今后也是如此。
亲知:由亲身经验和观察得来的知识。如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战争经验。
以上三者为知识的来源。
知名: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
知实:用来表达某一事物的实质。
知合:名和实的相互符合。
知为:把握了事物并立志去实行。
以上四者为知识的体系及其实践意义。以“知为”作结,说明知识离不开实践,离不开人们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活动,这是极其宝贵的思想。
知此七者,便可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知识是成功的资本,也是赢得别人喜欢的前提,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很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当今社会,知识如同古代帝王一般,代表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前人也已经给我们积聚了无数的宝贵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轻松掌握。人若没有知识,便不能一展抱负。不说是别人,连自己的亲人都可能讨厌你,鄙视你。
每个人都有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理想,但是做大事必须要有一定的资本,那么你的资本在哪里呢?其实它就在你自己身上——要求你以努力的态度、负责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去学习、去读书。
自古以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年轻时打好根基的人,后来才能做成大事业。一般获得成功的伟大人物之所以在晚年能够收获一生的美满果实,大体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酷爱读书,也就是说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一些青年人养成了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是非常有害的。他们不想读书,也认为读书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我们对任何事都不应该急于求成,不应该心存奢望,而应该先在自己的大脑中一点点地储备知识与经验,作为将来成功的根本。要知道,今天社会上所需要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品质可靠、训练有素的人。
李嘉诚曾经说过:“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有知识的人。”的确,过去中国的企业需要大量的工人,任何人不管受教育程度怎样,只要品行尚可、做事有条理,就可以获得一个工作职位,但如今的情况已非昔日可比。
也许你的家境使得你无法在专门学校或高等学府学习,甚至你还可能有很沉重的负担,但是你总可以抽出一些业余时间来读书。如果你每天都能挤出一小时来学习,长此以往,最后所积累的知识必定非常可观。这样的做法与习惯,要比那些没有生活目标、每天只知吃喝玩乐、混日子的人强多了。
李嘉诚在茶楼当学徒的时候,同事们闲下来就打麻将,李嘉诚却捧着一本《辞海》啃,日日如此,翻得厚厚的一本《辞海》都发黑了。李嘉诚形容自己:“不是求学,我是在抢学问。”
正是靠了这种抢学问的精神,才会创造条件使幸运之神得以降临,否则,天上掉下来的金钱也会拿不住。
一个人应时时注重充实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不应该浪费自己的空闲时间。不仅如此,还应经常注意与事业相关的东西,并且总能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做起事情来非常敏捷,善始善终。对这样一个人,可以断定他将来的前途一定很光明。
最为可怜的是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上了年纪后再也无法弥补学识的不足,加上他们没有好的经济条件,最后连普通人的境地都达不到。他们既谈不上有什么志趣又缺乏自信,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必须懂得,平时学问上的努力和经验上的积累,才能使一个人能胜任他的工作。一个人积累的学识与经验就是他获得成功的最重要资本。所以,要集中精力、毫不懈怠、积年累月地去做。每个人都要趁着年纪尚轻,珍惜时间,刻苦努力,否则将来的“收成”一定十分有限。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你是华人的首富,你认为在你的创业过程中,什么对你起到的作用最大?是别人所说的幸运吗?”李嘉诚谦逊地说:“坦白地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智慧的头脑。百分之九十得益于自己平时多读书,多思考。”
“时势造英雄”,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出现了一批领导知识经济潮流的知识英雄,他们是新的财富拥有者。他们是新技术的发明者,也可能是知识产品的创造者,或者是知识经济企业的领头人。他们均是走在知识经济前列的知识英雄。
在当今社会,知识信息和中古时代帝王的权杖一样,成为一种标志和可能——拥有知识的人,可以成为最有权力、也最具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人。但是,也并不是任何形态的知识都可以“兑现”为成功。拥有知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你必须拥有专业知识,有专业、特殊的才能,方可成功致富,使你成为耀眼的明星。就个人而言,当今中国最值钱的是谁呢?据一个专业的资产评估所认定,是袁隆平,他的名字的“品牌价值”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
袁隆平是湖南省农科院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人,在国际上被称为“水稻杂交之父”。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人民还能够丰衣足食,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他使过去亩产只有300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500多公斤,而他新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将把亩产进一步提高到800多公斤。当初为支持该项目的研究,项目报告递交的第三天,朱镕基就直接批了1000万元人民币作为研究经费。
在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源自袁隆平和他的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朴实的中国农民在致富的道路上没有忘记袁隆平,他们深有感触地说,要感谢两个“平”,一个是邓小平给政策,一个是袁隆平给种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公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第19届世界水稻委员会做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大力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不仅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也获得了8个国际性大奖。人们称他领导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并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国际上有人甚至认为,他的发明是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袁隆平是当之无愧的知识英雄。
在过去,许多富翁都要历经几代的积累才会有非凡的成就。然而在如今,成为富翁的时间越来越短,他们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这足以让商场上的老前辈感叹时代的神奇,而促成这一切的只有两个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