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墨子公开课 > 要慎言敏行,将聪明用在行动上

要慎言敏行,将聪明用在行动上
【原文】初之列士桀大夫,慎言知行。(《墨子·非命中》)
【大意】古时候有功之士和杰出的大夫,说话谨慎,行动敏捷。
墨子认为:夸夸其谈而行动迟缓,即使能言善辩,人们必定不愿听;出力多而夸耀自己的功劳,即使辛苦,必定不为人所取。
聪明人心中明白,但不夸夸其谈,付出多但不自夸功劳。交谈不言多,而求精;不求华丽,而求明察。
书面文字就是写在纸上的话语,这种语言没有直接的听众,却有间接的读者,故只求自己表达舒服,不求读者愿不愿看的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写文章,作报告,必须具体实在、言之有物;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文风只能令人生厌。
事实胜于雄辩。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空谈出来的。因此,少说大话,多做实事,必有所成。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要担心自己的功劳和成绩不为别人知晓,将自己的言语化成行动,社会必将对每个人作出公正的评价。
当遇到不利的情况或者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情形时,我们万万不能凭一时的冲动办事,而要用智慧去思考,再将聪明用之于行动。
刘秀是汉朝宗室后裔。虽说祖上是南阳豪族,但到他这一代已经破落了。王莽当皇帝时,刘秀还是个少年。20岁那年前后,刘秀走上社会,先是到太学学习,结交了一批朋友。直到身边的盘缠用尽,刘秀才回到家乡。他大哥刘手下的人打家劫舍,牵连到他,刘秀莫名其妙地吃了一场冤枉官司、坐了牢。
刘秀出狱不久,在和李氏兄弟商议之后,征得大哥刘的支持,便纠集了一批人分别在新野、宛县、舂陵举兵。然后,他们找到了新市、平林农民起义军的将领王凤、陈牧等人,两支队伍实现了联合。
后来,刘秀成功地指挥了一场极其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大战。按理说,这场战役扭转了反莽势力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把王莽官军的主力消灭殆尽,刘氏兄弟理应受到重用。可是,刘玄和几位农民领袖竟把刘给杀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刘秀表现得极其冷静。他知道,这时他的命运还操纵在人家手里,还不是报仇的时候。所以,当他回到宛城后,在刘玄面前连称自己有罪,说是自己没有劝导哥哥,以致犯下死罪。新市、平林那班将领本来估计刘秀会来报仇,想趁机把他也杀了,没想到他前来请罪,便不再说什么。别人来劝慰刘秀时,他也口口声声只说自己有罪,丝毫不提起他在昆阳大战中立下的战功。
刘秀简单地料理了刘的丧事,言谈、举止和平时一样。白天对人谈笑风生,夜里却暗中饮泣,把大半个枕头都哭湿了。他手下的冯异有一次看到了这个秘密,劝他节哀,他仍说:“不许胡言。”但冯异对他确是一片真心,对他分析说,刘玄政权已完全失去人心,如果能另拉一支队伍,大业必成。
机会终于来了。刘玄想派一个有能力的大将去河北扩充势力,宗亲刘赐建议让刘秀去。本来刘玄等人对此并不放心,但经刘赐的鼎力说服,刘秀被同意派往河北。
果然,刘秀一到河北一带,如鱼得水。他每到一地,都以汉朝重建者的身份广揽人心,同时广泛搜罗大小官吏,任用贤士,释放囚犯,因而大得人心,从而展开了中兴汉室的宏图大业。
刘秀小心谨慎,凭着韬光养晦之术,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筹办军备上,积极行动,最终成功了。
真正的聪明人,并不会去夸夸其谈,而是将注意力投放于行动上,因为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