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所难者必得所欲
【原文】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墨子·亲士》)
【大意】即使做很困难的事,也一定能达到目的。
墨子是在谈论国君重视贤士的重要性时说到此句名言的。他认为,人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成为君子,成为辅佐国君治理好国家的贤才。墨子还强调说:“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就是说,没有听说过只做自己所想的事情,而回避困难的。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艰难困苦的考验对于成就人才的必要。
在这里,墨子所讨论的还只是从他所处的时代中,国君治理国家必须有贤士辅佐的角度出发的,而墨子在两千多年前所说的这句话,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因为不论是在墨子所处的古代,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不论是做什么事情,要达到何种目标,都需要经历了磨难之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经历风雨,难得见到彩虹。只有那些能够直面困难、从困难事情做起的人,才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在遭遇艰难困苦的时候,临阵退缩,毫无进取之心,甘心被困难打败,那么这样的人是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的。人生存于世间,就需要具备一些与磨难斗争、抗衡的勇气和意志,毕竟经历了与困难而战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和美丽。
有位哲人说过:“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荆棘编织而成的。”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旅程中,如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当苦难当道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挠,与苦难作斗争,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一笔财富,弱者视苦难为绊脚石、万丈深渊,被它压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苦难是人生的沃土,是磨炼意志的试金石。不经三九苦寒,哪来傲雪梅香?曹雪芹没有经历贫困潦倒的磨难,哪里会有《红楼梦》?司马迁不忍受宫刑,就不会有举世不朽的《史记》。没有苦难,就没有激励几代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苦难从古至今都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勇者在苦难面前永远都不会低下高贵的头。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从不向命运低头。9岁时,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临行前,母亲哭泣地向同行的人诚恳地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悲凄的背影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松下幸之助来到大阪后,在船场火盆店当学徒,从此开始了艰苦的谋生。小小年纪,远离亲人,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感到孤单无助,似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有一天,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狂热,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
靠着不可思议的欲望的支持,他变得更坚强。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有时,一双手被磨得皮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咬牙挺了下来。渐渐地,松下幸之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把苦难撒向人间的时候,往往准备好了厚重的回报等着勇士去拿。当苦难不期而至时,我们要视苦难为财富、为机遇,向它宣战。当你成功地征服它之后,就能拿到上帝的回报,捧起金灿灿的奖杯,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人生的价值。
朋友,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向苦难宣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