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墨子公开课 > 丧葬与人道

丧葬与人道
【原文】哭泣不秩声,翁缞绖垂涕,处倚庐,寝苫枕块;又相率强不食而为饥,薄衣而为寒。使面目陷,颜色黧黑,耳目不聪明,手足不劲强,不可用也。(《墨子·节葬下》)
【大意】哭泣不用平常的声音,披麻戴孝涕泪交加,住在(守丧期所住的)倚庐中,睡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又竞相强忍着不吃而任自己饥饿,衣服穿得单薄而任自己寒冷。使自己面目干瘦,脸色黝黑,耳朵不聪敏,眼睛不明亮,手足不强劲,(因之)不能做事情。
人死了,哀婉痛惜,人之常情。祭奠以作永远的告别,居丧以告慰逝者的英魂,活着的人能从这些仪式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亲情。
丧葬的本意是人道,但具体的丧葬行为,却与人道相悖甚远。
古时,王公大人办理丧葬,必定是大棺套中棺,皮革裹三层,随葬的璧玉准备好,加上戈剑鼎鼓壶大盆,刺绣衣服和白练,车马的璎珞上万件,车马女乐也都准备齐全,还必定要除清墓道,修建的陵墓比山陵还要高。
如此巨额的财富从何而来?自然是用百姓的血汗换来的,但这些财富就这样轻易地被埋到地下,从而加剧了百姓生活的贫困。
古时候居丧的方式,更无人道可言。
无论是否真的哀痛,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按既定的方式行事:哭泣不分昼夜以致声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守在墓旁边的茅屋里,睡在茅草上,枕着土块,还要相互强制着不进食而挨饿,少穿衣服而受冻,弄得脸色又黑又黄,消瘦不堪,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手脚无力,不听使唤。
可见,凡属与人道相悖的丧葬,都该废止。
现今已没有古时候的丧葬仪式了,但实质上相仿的东西,是否还在束缚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