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与人争论不休
【原文】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墨子·非攻中》)
【大意】国家发动战争,剥夺百姓的财用,荒废百姓的利益,像这样的事很多,然而又为什么还去做这种事呢?
墨子在《非攻》篇大篇幅地阐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农民不耕作,士人不当官,物质资料减少,人口下降对双方都是不利的。这就如我们在生活中,无谓地与他人争论一样,与人无休止地争论,这样谁都得不到好处。林肯说得好:“与其为争路而被狗咬,毋宁让路于狗。因为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口。”
20世纪初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有一名得力助手,就是财政部长威廉·麦克阿杜,他也曾以多年的从政经验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你不可能用辩论击败无知的人。”
有一次唐斌参加朋友的婚礼,席间有一位年轻人在说明新郎与新娘的关系时,用了“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还念出了这句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不过,这位年轻人却搞错了,他所念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长干行》,而他却误以为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可能因为这首诗蕴含的感情深厚,害得他误以为是出自女性作家之手。
当时唐斌年轻气盛,又认为中国文学是自己的特长。为了显示这点,他毫不客气地当着众人的面,纠正那人的错误;可是不说还好,这样一说,那人反倒更加坚持自己的意见了。
就在他们争论不休时,恰巧唐斌的大学老师坐在隔桌,这位老师是专攻唐代文学的博士,现在任教的课程也都和诗有关,于是他们就找这位老师评判,各自陈述观点,老师却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他在盖着桌布的桌下,用脚轻踢了唐斌一下,态度庄重地对他说着:“你错了,那位先生说的才对。”
对此唐斌非常疑惑,回家就查到了那首诗,准备找老师问个明白。
第二天,他在教授研究室里找到老师,还没等他开口,老师就先说了:“你昨天说的那首诗是李白的《长干行》,一点也没错。但我们都是客人,何必在那种场合给人难堪?他并未征求你的意见,只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错根本与你无关,你与他争辩有何益处呢?在社会上工作要牢记这点,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
“永远不和人做无谓的争辩。”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在辩论结束之后,争论的双方十有八九比原来更坚持自己的论调。
其实,争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假如我们辩论输了,那便是无话可说;假如我们赢了对方,把他的说法攻击得体无完肤,那又能怎样呢?我们如果得到一时的胜利,那种快感也维持不了多久。
相反,你的胜利必然会对别人的自尊心造成极大伤害,使他面子上下不来,对方可能因此而忌恨你,伺机报复你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因此,当你要与人争辩时,不妨想想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毫无意义的“表面胜利”,一是对方的好感。这两件事就如孟子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需要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