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
从王乃庆会走路的第一天开始,王则敏就把客厅所有危险的东西全部收起来,把容易碰伤的地方用棉花包起来,电插头用硬纸壳子盖住,浴室和厨房的门上加一道矮栏杆,用钉子钉死,高度正好大人可以跨越。因为根据统计,小孩容易受伤的地方,浴室厕所、厨房占了很大的比例。
王则敏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把危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再一方面就是给他充分的自由,也就是不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让他可以在屋子里到处转、到处跑、到处跳,他拿到的东西都可以玩。但是现在的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说,这个不许动,那个不许拿,孩子稍一跑、稍一跳就大声制止,以为这样是爱护孩子,其实是限制孩子,阻碍了孩子的自然成长。
王乃庆两岁时,王则敏就让他跟录音机一起玩,让他听儿歌或古典音乐等,王乃庆先后弄坏了三台录音机。王则敏让孩子玩录音机,跟其他人的做法不太一样,当时他只教孩子怎样放音、怎样倒带、怎样停止,然后测验他,看他会了之后,就把录音机和录音带完全移交给他,丝毫不干涉如何使用。
王则敏认为,假如因为孩子还很小,父母就告诉他“你要听什么,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就会帮你放”,
“你要听哪里?爸爸妈妈帮你调”……如果一切都是父母帮孩子代劳,孩子就会感觉到不愉快或是不能接受。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为他什么都不懂,就事事代劳,动辄约束他的行为,限制他的行动。所以,王则敏主张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就这件事,一位朋友曾经对王则敏说:“老王!你们家经济环境并不是很好,像你这样拿录音机给他玩,两三岁的孩子当然很快就会玩坏,你有多少录音机让他玩呢?”
王则敏马上就告诉他:“老张!我要改变你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买一台录音机是两千一百块,他玩坏了三个,不过六千多块钱,这六千多块钱只是有形的损失,可是王乃庆从机器上得到的无形的好处,我们却无法估计。”对于他的解释,那朋友当时表示不可理喻。
在尊重孩子的自由方面,王则敏做得很彻底。他为孩子买书,都是先征询孩子的意见,也就是说,他买给孩子的书都是孩子自己挑的,他从来不对孩子这样说:“王乃庆!这本书很好,你要看!”“王乃庆!这本书对你很有帮助,你必须看!”事实上,孩子对他自己选的书接受度都很高,可能高达80%,而对父母选给他看的书,孩子的接受度就差得多了。
王则敏认为,孩子也有自己的喜好,这不能忽略!其实,不只是读书,他觉得无论做什么事情,最好都能完全按照孩子的兴趣,让他自由发展。所以,他常告诉自己,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来左右儿女的想法。
其实,不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给孩子自由,但说到给孩子自由,很多父母就会大惊失色。著名幼教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一书中说过:“我们从未有过自由发展我们潜在能力的机会,我们就会根深蒂固地形成自由是有害的、儿童需要成人管教的意识心态。”
另外,很多父母对自由有误解,自由并不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是让孩子为所欲为,这里所说的“自由”是建立在尊重孩子发展客观规律上的:当孩子需要自我发展时,一定不要阻碍他;当孩子探索时,一定不要打断他;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一定要给他自己选择的机会…
教子点睛:
当父母给予孩子自由和信任时,孩子就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就能够轻松地控制自己,就会发展自己独立的人格,从而发展出自由的思维,拥有自信心和责任感,在内心深处形成自律。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真正的自律品质不是来自于父母严加控制和惩罚,而是来自于父母给予的尊重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