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中国篇) > 把握孩子的心理

把握孩子的心理
陈鹤琴认为,作为父母,还应该学会把握孩子的心理。他建议父母应该重点把握以下七个方面:
(1)孩子好游戏
可以说,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戏为生命。陈鹤琴说:“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所以,他建议父母一定要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
第一,做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到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到优美的影响。做到这两点,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2)孩子好模仿
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孩子好模仿,就连家人的举动言语他都要模仿。如果家里人的举动文雅,他的举动也会文雅;反之,如果家里人的言语粗陋,他的言语也会粗陋。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必以身作则。
(3)孩子爱好奇
孩子生来好动,生来好模仿,也生来好奇。那么,孩子好奇究竟有什么用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很对。如果孩子不好奇,那他就不去接触事物了;不接触事,那他就不能明白事物的性质和状况。
如果孩子看见了冰,不好奇,不去玩弄,那他恐怕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如果孩子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怕也不会知道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孩子获取知识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4)孩子喜欢成功
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喜欢有成就的动作。孩子很喜欢做事情,而且很喜欢做成功,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自己感觉很有趣,但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赞许。这种心理很好,做父母的应该利用这种心理,鼓励他做各种事情。
不过,让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那样,孩子做不成就没有成就,就会灰心,下次不肯再做了。反之,他所做的不太难,就能够胜任而获得成就,从而获得做事的自信。成就越多,自信也越强;自信越强,事情就越容易成功。因此,自信与成功相互促进。父母对这一点也应该特别注意。
(5)孩子喜欢野外生活
大多数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高兴,终日在家里就不高兴。陈鹤琴在家里办了一个幼稚园。天气晴和的时候,他就带孩子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对于孩子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的影响。
不过,孩子的野外生活也要看年龄。年龄较小的孩子,就让他采采花呀,种种树呀;年龄较大的孩子,就叫他采集标本,举行旅行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以强健他们的身体,以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着许多好处。陈鹤琴建议父母,不要把孩子像囚犯一样关在家里,那样会害了孩子。他认为,孩子会在大自然当中学到很多东西。作为父母,要尽可能多带孩子到郊外去玩。
(6)孩子喜欢合群
孩子都喜欢群居,喜欢合群。作为父母,要利用孩子这种喜好合群的心理教育他。第一,父母要使他有良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儿;第二,父母应给他驯良的动物,如猫、狗、兔子等做他的伴侣;第三,父母再给他一些小娃娃之类的东西给他解闷。
(7)孩子喜欢被称赞
孩子从小就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陈一鸣画画很好,陈鹤琴就称赞他几句,并在图画上写“很好”,陈一鸣就很快乐。所以,以后他非常喜欢画画,画完后,就把画纸拿给陈鹤琴看,并让他在纸上写“很好”两个字。
陈鹤琴提醒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利用这种赞许心,然而不能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效用,反而不如不用。
教子点睛:
总起来说,孩子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好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喜欢别人赞许。这几点是孩子的主要心理,父母必须要了解。如果能依据孩子的心理进行教育,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