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地面对人生不等于平庸
失败是生命中必要的投资
人生的成败,全系于自己的抉择。具有坚强意志力的人,遇到任何艰难障碍,都能坚持自己的抉择,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消除障碍。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学业一无所成,不久就离开了学校,成了街头混混。直到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众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索着,找份白领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旦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演员的条件,长相就很难使人有信心,又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经验,也无“天赋”。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在成功之前,决不放弃!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自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绝之后,他就把它当作是一次学习。一定要成功,他痴心不改,又去找人……不幸得很,两年一晃过去了,钱花光了,他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这两年来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绝。
他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当然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我要成功!他想换个方法试试。他想出了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幸好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门外汉了,两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因此,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
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但人们认为他的剧本挺好,但要让他当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绝了。
他不断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一千三百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二十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做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机会来之不易,他自然拼尽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这部电视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现在,这个人是世界顶尖的电影巨星,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龙。
失败就像一条河,不怕河中的滔天巨浪,不怕在渡河中淹死,才很能游到成功的彼岸。人们赞美游到彼岸的成功英雄,却经常忘记在失败的大河中泅渡的必要。
尽管我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许多道理都是成败对举,但着眼都是成功,甚至整部“成功学”关注更多的也是成功。然而,从一种过程而言,从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言,充分地关注失败更有意义。失败是生命走向成功的必要投资。
就英雄本色而论,许多杰出的人物,许多名垂青史的成功者,他人生的成败,并不是得益于旗开得胜的顺畅,马到成功的得意,反而是失败造就了他们。这就正如孟老夫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起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说的这一串话,重点就是:一个人要有所成,有所大成,就必须忍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强大,更稳健。这样,才可以水到渠成地走向成功。像苏秦搞六国合纵就是这样,像韩信找出路也是这样,像刘邦打天下,像刘备找安身立业的地方都是这样。还有像科学实验中科学家的反复试验。为提炼稀有金属镭,居里夫人几乎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而且这又使几代科学家的构想成真。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失败是生命必要的投资。失败是进步的里程碑,是勇者、强者与懦夫的天然国界。经受失败,对成功太重要了。面对失败,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一蹶不振,天空不会总是下雨,雨过必然要天晴。因此,正确看待失败,重整旗鼓,再次面对生活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