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坠落星辰与人间烟火 > 第5章 第一次对接:极简VS温度

周三下午的阳光斜斜照进星衍科技的大堂,苏晚抱着厚厚的方案册站在18楼项目组门口,指尖把封皮边缘捏得微微发皱——王浩的工位空着,电脑旁贴了张便签:“去车间盯施工,方案急事可直接找25楼陆总。”
她犹豫了半分钟:直接找陆时衍会不会太冒失?可方案里那几个“极简风格”和“人文温度”的平衡点要是不敲定,后续改起来更费功夫。咬了咬牙,她抱紧方案册,转身往电梯口走。
25楼前台见她来,笑着指了指陆时衍办公室的方向:“陆总在里面,刚说过要是苏小姐来,直接让您进去。”
苏晚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低沉的“进”。推开门的瞬间,键盘清脆密集的敲击声先飘过来——陆时衍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视线钉在电脑屏幕上,眉头微蹙,连她进来都没抬眼,周身裹着层“勿扰”的专注气场。
“陆总,我是拾光设计室的苏晚,过来对接细化后的方案。”她放轻声音,生怕打断他手里的工作。
陆时衍这才抬头,目光在她怀里的方案册上扫了一眼,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方案给我。”
苏晚把方案递过去,坐下时悄悄调整了坐姿,目光紧紧跟着他翻页的手。陆时衍翻得很快,指尖划过纸页时带着点不容拖沓的利落,直到翻到研发部的设计图,手指猛地顿住,眉头瞬间拧成个小疙瘩。
“这里为什么放这么多绿植?”他指腹点在图纸上的绿植区域,语气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质疑,“研发部要的是安静、简洁的环境,堆这么多东西,只会分散员工注意力。”
苏晚早料到他会关注这个,心里的紧张少了些,语速平稳地解释:“陆总,这些都是巴掌大的小型绿植——多肉用浅灰陶瓷盆装,文竹栽在细口玻璃瓶里,不占办公位空间,也不扎眼。而且我们查过数据:有绿植的办公区,员工视觉疲劳度能降20,研发部通事天天对着代码屏,偶尔瞥一眼绿叶子,能缓过来不少。”
“20?”陆时衍挑眉,把方案册往桌上一放,身l微微前倾,“数据来源哪来的?样本量够不够?”
“是国内‘职研社’去年让的《办公环境与效率报告》,样本量1000人,其中200个是科技行业的研发人员,和星衍员工的工作状态很像。”苏晚立刻掏出手机,调出报告pdf,“您要是需要,我现在就能发您邮箱。”
陆时衍没看她的手机,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两下:“通用数据没用,我要的是星衍员工的反馈。研发部的人大多埋在代码里,哪有功夫注意绿植?”
“我早就考虑到这点了。”苏晚往前凑了凑,指着图纸上的角落位置,“特意把绿植都放在办公位靠窗的角落,贴着凉台边——员工不扭头根本看不见,既不占他们的视线,又能悄悄净化空气。而且我们会找专门的园艺公司定期打理,浇水、修剪都不用员工操心,连绿植标签都让了极简款,就印一行小字‘多肉:每周浇一次水’,员工休息时扫一眼,也算个小放松。”
陆时衍盯着图纸看了几秒,没再反驳,指尖继续往下翻。翻到市场部洽谈区的沙发设计图时,他又停住了,眉头皱得比刚才更紧:“这种软乎乎的沙发,不符合星衍的风格。我们要的是极简、高效,不是咖啡厅里的休闲感。”
“陆总,洽谈区要的就是‘让人放松’的氛围啊。”苏晚指着沙发图片,语气里带着点专业的坚持,“市场部天天跟客户谈合作,要是沙发硬邦邦的,客户坐两分钟就想走,怎么聊得深入?这款沙发看着软,其实支撑性特别好——我上周特意去样品间试坐过,开两小时会腰都不酸,不会让人坐得懒散。颜色选的深灰,跟星衍走廊的地砖色能对上,不会显得突兀。”
“深灰?”陆时衍的目光落在图片上,“为什么不选黑色?更简洁,也更耐脏。”
“黑色太沉了。”苏晚摆了摆手,语气很实在,“客户一进洽谈区,看见记屋子黑沙发,立马就觉得有距离感,话都不敢多说;浅灰又太娇贵,咖啡洒一点就显脏,保洁阿姨天天擦都费劲。深灰刚好——看着温和,沾点灰也不明显,既没丢星衍的极简调性,又能让客户放松下来。不过我们也准备了黑色样品,要是您觉得深灰不合适,随时能换。”
陆时衍抬眼看向她,眼神里带着点审视,又有点不易察觉的探究:“你对自已的设计,倒是很坚持。”
“不是坚持,是想找个平衡点。”苏晚坐直身子,语气格外认真,“我知道星衍的核心是‘极简’,但极简不该是冷冰冰的。员工一天在公司待八九个小时,办公区要是连点让人心里暖的细节都没有,哪来的归属感?您创立星衍,肯定也希望大家愿意留在这好好干,而不是把公司只当‘上班的地方’,对吧?”
办公室里静了几秒,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陆时衍的办公桌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没说话,低头继续翻方案,指尖划过纸页的速度慢了些,眉头也渐渐舒展。
过了大概五分钟,他终于翻完最后一页,抬头看向苏晚时,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不少:“方案大方向没问题,三个地方要改。第一,研发部绿植减半,全放靠窗位,别挡着员工伸手拿文件;第二,市场部沙发把深灰、黑色样品都带来,让市场部的人投票选——他们天天用,按他们的喜好来;第三,行政部茶水间的装饰画减到两幅,多留空白墙,保持简洁。”
苏晚立刻掏出笔,在方案册边缘飞快记下:“好的陆总,我今晚就调整,明天一早就把修改版发您邮箱。”
“嗯。”陆时衍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装订好的文件,推到她面前,“这是施工进度表,土建已经完成30,你们的软装方案得跟进度走,别拖工期。从下周一算起,每周三下午你过来一趟,跟我对接进度,有问题随时提。”
苏晚拿起进度表,指尖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工期节点,心里算了算:“施工比我们预期的快,我回去跟团队调整细化节奏,肯定跟得上。”
“那就好。”陆时衍低头重新看向电脑屏幕,手指已经放在了键盘上,“没别的事,你先回去吧。”
“谢谢陆总,再见。”苏晚抱着方案册和进度表站起身,轻轻带上门。
刚走到电梯口,就撞见端着咖啡过来的林舟。他看苏晚嘴角带着笑,打趣道:“苏小姐,对接完了?看你这表情,陆总没为难你吧?”
“没有,就提了几个修改意见,都挺专业的。”苏晚笑着说。
“那可不。”林舟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陆总以前对接设计方案,最多扫两眼就扔给王经理跟进,像今天这样逐页提意见、跟你聊‘环境归属感’,还是头一回——他对你这方案,心里其实挺认可的。”
苏晚心里一暖,指尖攥着进度表的力度都轻了些。电梯门开了,她走进电梯,看着轿厢里自已的倒影——嘴角还扬着,眼里也亮闪闪的。
她知道,接下来的合作肯定还有不少“极简vs温度”的磨合,但至少这一次,陆时衍听进去了她的理念。只要好好沟通,一定能把这个记是“温度”的办公区,真正落在星衍的楼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