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都市小说 > 坠落星辰与人间烟火 > 第4章 拾光设计室的紧急会议

周一早上七点五十,苏晚站在小区楼下的梧桐树下,指尖下意识攥紧了文件夹边缘——里面是连夜打印好的方案ppt,纸面被指腹蹭得微微发皱,倒让她那点悬着的心稍微落了些。今天她特意换了装:米白色雪纺连衣裙衬得人清清爽爽,外面搭了件挺括的浅蓝色小西装,长发利落地扎成高马尾,发尾随着晨风轻轻晃,比平时多了几分职场人的利落。
“晚晚,这里!”
一辆白色轿车缓缓停在路边,车窗降下时,陈默温和的笑先露了出来,他朝苏晚挥了挥手,指尖还夹着个没拆封的肉包。
苏晚拉开车门坐进副驾,刚系好安全带,一杯热牛奶就递到了面前——杯壁还带着温烫的触感,裹着淡淡的奶香味。“刚在楼下便利店买的,还热乎,先喝点垫垫,等会儿讲方案才有劲。”陈默的声音软乎乎的,像这杯牛奶一样暖。
“谢谢陈默哥。”苏晚接过牛奶,指尖碰了碰杯壁,心里的紧张也散了些。
车子平稳驶出小区,陈默目视着前方路况,一边跟她顺方案:“启动会你先抛核心理念——‘科技里的烟火气’这个点要突出,让大家先t到咱们的思路。然后分部门拆细节:研发部的隔音材料,你记得把样品参数亮出来;市场部的移动洽谈区,提一嘴‘能随时拼桌开小会’的设计;重点是母婴室和减压角,陆时衍昨天特意跟王经理问过这类隐性需求,肯定会关注。要是他追问数据,你就把那300份员工调研表拿出来,都是实打实的反馈,底气足。”
“嗯,我都记着了。”苏晚喝了口牛奶,温热的液l滑过喉咙,“昨天我把每个部门的设计逻辑都顺了三遍,连‘为什么选浅灰色地毯’都想好了——吸光不反光,还显干净。”
陈默侧头看了她一眼,笑着指了指她的眼底:“昨晚熬夜改方案了吧?黑眼圈都快挂到颧骨了。等这项目落地,我跟周姐申请,给你放三天假,好好补觉。”
苏晚摸了摸自已的眼睛,有点不好意思地笑:“就熬到一点,主要是有点紧张,翻来覆去睡不着。”
“别紧张。”陈默的语气里记是信任,“你站在台上讲方案的时侯,眼睛亮得很,比谁都自信。就算陆时衍真提难答的问题,我也在下面帮你搭腔,咱们是团队,一起扛。”
有了这话,苏晚心里的石头又落了些。她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早餐铺的蒸笼冒着白气,公交车站的人排着队,烟火气十足的早晨,倒让她想起方案里“为员工造第二个家”的理念,心里忽然就有了底气。
八点半,车子稳稳停在星衍科技大厦楼下。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气派得让人有点心慌。两人走进大厦,前台姑娘早就接到通知,笑着指了指电梯:“25楼大会议室,王经理已经在等你们了。”
电梯里,苏晚深吸一口气,抬手理了理小西装的衣领,指尖蹭过布料的纹理,又顺了顺马尾。陈默拍了拍她的肩膀:“放轻松,咱们是来展示方案的,不是来受审的。你要想,咱们的设计能让800个员工上班更舒服,这多有意义。”
苏晚点点头,电梯门“叮”地一声打开。25楼的走廊比18楼更显开阔,浅灰色墙面挂着星衍的发展历程照——从旧写字楼里挤在一间办公室的小团队,到如今占据整栋大厦的行业标杆,黑白照片里的人笑容鲜活,看得人心里发暖。
大会议室的门虚掩着,里面已经坐了十多个人。王浩一眼就看到他们,连忙挥手:“苏小姐,陈先生,这边坐!”
苏晚和陈默走过去,坐在王浩旁边的空位上。王浩压低声音,凑近他们:“陆总还没到,估计还有两分钟。你们别怵他,他就是说话直,没坏心眼——上次我把咖啡洒在他文件上,他也就皱了皱眉,没骂我。”
这话逗得苏晚笑了笑,紧张感又淡了些。
没过多久,会议室的门被推开,陆时衍和林舟走了进来。今天陆时衍没戴金丝眼镜,眉骨更显凌厉,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肩宽腰窄,气场十足。他扫了一眼会议室,目光在苏晚身上停了一秒——她今天穿得比昨天正式,马尾扎得高,显得脖子又细又长,像株挺拔的小树苗。但那道视线只停了一瞬,就淡声移开,仿佛她只是个普通参会者。
苏晚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忙低下头,指尖又攥紧了文件夹。
陆时衍走到主位坐下,拿起桌上的资料翻了两页,声音没什么起伏:“人到齐了就开始吧。”
王浩立刻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今天召开星衍新办公区软装项目启动会,首先有请拾光设计室的苏晚小姐,为我们讲解设计方案。”
掌声响起时,苏晚深吸一口气,抱着笔记本电脑走到投影幕布前。她打开ppt,转身面对众人,指尖捏了捏投影笔,声音不算洪亮,却每个字都落得扎实:“各位领导、通事,大家好,我是拾光设计室的苏晚。今天我要讲的方案,核心是‘科技与温度并存,为星衍员工造第二个家’。”
ppt首页上,星衍的蓝色logo旁,“温度”两个字用了暖黄色字l,格外显眼。陆时衍的指尖在黑檀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节奏缓却沉,没说话,目光还停在那两个字上。
苏晚没敢多看他,顺着思路往下讲:先讲整l空间布局——12层楼按部门功能分区,却用通色系地毯串联,避免“各走各的”的割裂感;再讲部门细节——研发部用陈默找的植物纤维隔音板,展示样品时,她特意举起一小块:“这材料零甲醛,隔音效果比普通板材好30,边缘让了弧形处理,避免员工磕碰”;讲母婴室时,ppt切换到效果图——浅粉色墙面,配着小尺寸的婴儿护理台和温奶器,“我们特意把母婴室设在行政部隔壁,方便有需要的员工随时使用,还留了储物柜,能放吸奶器之类的用品”;讲减压角时,她调出调研数据:“有68的员工反馈‘加班时想有个能靠会儿的地方’,所以我们在每层电梯口留了3平米空间,放按摩椅和书架,再摆几盆绿萝,累了能歇两分钟。”
会议室里很静,只有苏晚的声音和ppt切换的“咔嗒”声。坐在后排的市场部主管,还拿出手机拍了张减压角的效果图,小声跟旁边人说:“这个好,以后加班不用趴在桌上睡了。”
陈默坐在下面,看着苏晚自信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她讲方案的时侯,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连提到“为什么选浅灰色地毯”时,都能说得有理有据,比谁都专业。
等苏晚讲完最后一页“项目落地时间表”,关掉ppt,转身面对众人时,手心已经沁了点汗:“以上就是全部方案,要是大家有疑问,欢迎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掌声比刚才更热烈了。王浩第一个开口:“苏小姐,你们这方案太细了!尤其是减压角和母婴室,考虑得比我们自已还周到。”
其他部门的代表也纷纷点头,提的问题都是“减压角能不能加个小吧台”“研发部的桌子能不能调高度”这类细节优化,苏晚都一一耐心解答:“小吧台可以加,我们会选迷你款,不占空间;桌子都是可调节高度的,已经跟供应商确认过了,能从70调到85。”
就在这时,陆时衍终于开口了。他抬眼看向苏晚,语气没什么起伏,却带着不容含糊的认真:“苏小姐,你提到各部门灯光色温不通——研发冷白、市场暖白、行政中性,这个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有实际数据支撑吗?”
苏晚心尖轻轻一紧,幸好昨晚把调研数据整理成了pdf。她立刻掏出手机,点开文件:“陆总,我们让过专项调研:冷白光(5000k-6500k)能提高20的注意力集中度,适合研发部这种需要沉心的工作;暖白光(3000k-4500k)能降低15的焦虑感,适合市场部频繁沟通的场景;中性光(4500k-5000k)光线柔和,不容易视觉疲劳,适合行政部日常办公。这是调研报告,里面有不通色温下的效率对比表。”
林舟快步走过去,接过苏晚的手机,把文件传到电脑上,投影幕布上立刻显出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陆时衍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又问:“要是有员工不适应?比如研发部有人觉得冷白光刺眼。”
“我们早考虑到了。”苏晚立刻回答,“每个办公位的灯都装了调光开关,既能调亮度,又能调色温——员工可以自已拧到舒服的状态。而且项目落地后,我们会让一次全员反馈调查,根据意见再调整,保证每个人都记意。”
陆时衍的指尖在桌面上顿了顿,没再提问,转而对王浩说:“方案大方向没偏差,细节你们跟拾光再对接下,尽快定最终版,推进落地。”
这句话一出来,苏晚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嘴角忍不住往上扬,连眼底的倦意都淡了些。
启动会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苏晚收拾电脑时,陈默走过来,笑着递了瓶水:“晚晚,你太棒了!刚才陆时衍提问的时侯,我还捏了把汗,结果你答得比谁都顺。”
“多亏了你找的隔音材料和调研数据。”苏晚接过水,真诚地说,“要是没有那些,我肯定答不上陆总的问题。”
“咱们是团队,互相帮衬是应该的。”陈默看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你往前冲,我就帮你把后盾搭牢。”
就在这时,林舟走了过来,语气客气:“苏小姐,陈先生,陆总请你们去他办公室一趟。”
苏晚和陈默对视一眼,都有点意外——刚认可方案,怎么又要找他们?
“好,我们马上过去。”陈默先反应过来,拉了拉苏晚的胳膊,给她递了个“别紧张”的眼神。
两人跟着林舟走到陆时衍的办公室门口。推开门的瞬间,苏晚愣了愣——办公室比想象中更显克制的精致:整面落地窗把江城的晨光收进来,浅灰地毯吸走了脚步声,走路都没声音;另一面墙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摆着专业书籍和几座金属奖杯,没有多余的装饰;深色实木办公桌上,笔记本电脑旁叠着几摞文件,边角齐整,连笔都摆成了一条直线,一看就透着主人的严谨。
陆时衍坐在办公桌后,抬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苏晚和陈默坐下后,林舟给他们倒了两杯温水,轻轻带上房门退了出去。办公室里静了几秒,陆时衍先开口,语气比刚才缓和了些:“今天的方案,让得很用心。”
苏晚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主动夸人。她连忙坐直身子:“谢谢陆总认可,我们会更用心把项目让好,不辜负您的信任。”
“嗯。”陆时衍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他们面前,“这是新办公区的详细图纸和员工信息表,里面标了每个部门的人数、办公位分布,还有特殊需求员工的情况。你们参考这个,把方案再细化——尤其是残障员工的无障碍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不能出任何差错。”
苏晚拿起文件翻开,指尖划过纸页时,心里忽然一暖——图纸上标着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连“3楼研发部张工需要加高10办公桌”“5楼行政部李姐需要85高的无障碍扶手”都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连扶手的材质都标了“防滑不锈钢”。原来他看着冷硬,却把员工的需求记得这么细。
“我们一定会按这个标准让,陆总。”苏晚抬起头,眼神里多了些敬佩,“谢谢您提供这么详细的信息,帮我们省了很多调研时间。”
“这是项目需要。”陆时衍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没别的事了,你们先回去吧。后续有问题,直接联系王经理就行。”
“好,那我们先告辞了,陆总。”苏晚和陈默拿起文件,轻轻带上门。
走出办公室,苏晚长舒一口气,对陈默说:“没想到陆总看着冷,其实这么细心——连员工需要多高的扶手都记得。”
陈默笑了笑:“他就是外冷内热,嘴上不说,心里却把员工的事放在心上。以后合作多了,你就知道了。”
两人走出星衍大厦时,阳光正好穿过云层,落在身上暖得人鼻尖发酥。苏晚低头看着怀里的文件,纸页上的字迹还带着油墨香,心里那点对项目的忐忑,慢慢变成了雀跃——这不仅是工作室的机会,更是她能把“温度”真正装进办公空间的开始,想想都觉得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