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广场的时侯,已经是人山人海。广场一侧有个巨大的高台,此刻已经用帷幔和五色彩带装饰,那里就是祭祀典礼的地方。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朱由检吃了一惊,下意识地往后躲,踩在了别人脚上。但人群似乎习以为常。被踩脚的人骂了句流囚,石头赶紧道歉,那人看见石头一身军服也转为笑脸连道不敢当。
在高台上,一门铁炮的炮口,此刻白烟弥漫。一队全甲武士,佩刀挟盾,在高台上两翼展开,列队站定。一群孩子也上了高台,在中间站好。
这时,一个穿着五章花纹衮冕,黑色袍服上绣着四爪金龙的少年,头戴遮阳乌纱大帽,上面插记了青色的麦穗,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缓步走上高台。
人群开始骚动,欢呼。在这战乱,饥荒的土地上,如果有谁能带来安全与温饱,他就是百姓眼中的神明。
高台前的兵丁手拉手拦在人群前。一个青色圆领官袍,头戴乌纱的高官此时站在台上,喝道:“肃静!典礼开始!”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
青袍官员在宣读着什么,大概的意思是,天下动荡,要上下通心,保家卫国,守护妻儿土地,击贼抗虏云云。
然后便是亲王服色的少年,领衔祝祷,后边的孩子们齐声合唱,士兵们则以剑击盾,还有十面大鼓,一通和之,其祝词曰:
炎黄炎黄,万年流长;
炎黄炎黄,曾历沧桑;
炎黄炎黄,山河雄壮;
炎黄炎黄,文明辉煌。
炎黄炎黄,龙腾东方;
炎黄炎黄,凤舞华章;
炎黄炎黄,心系家邦;
炎黄炎黄,永世无疆。
孩子们的歌声,刀盾的碰撞,鼓声隆隆,战士们的战吼,让所有人动容。一遍遍重复,广场上的人群也被情绪感染,一通歌唱。不少人想起逝去的亲友,离开的家园,不禁悲从中来。
一曲反复传唱,两只白鹇,从高台一跃飞起,如通两只凤凰从人群上略过,引起一片惊呼。甚至有人跪地高呼万岁。
此刻的朱由检,拼尽全力往前挤过去,石头在后边全力跟随。终于挤到了最前排,朱由检看着台上那个容貌酷似自已的少年,正是定王朱慈炯!
“吾儿!”朱由检高叫道。但是人太多了,很多人仍然在反复吟唱。他的声音根本传不远。倒是阻挡人群的一个士兵,对他说:“不急,一会儿散场,去后台找你儿子。”
“不是……是那个帽子插着麦穗的!”
“你个流囚!那是我们家殿下!他老子是当今天子!管好你的嘴巴!”士兵语气变得十分严厉。
朱由检哪管那兵士,北京城死里逃生,相濡以沫的妻子自杀,妾室和女儿被自已亲手屠戮,其他几个儿子流落人间生死不知,只有眼前这个儿子是他唯一对这世界的念想了。就像将溺之人的救命稻草。
“吾儿!慈炯!”他喊得破了声。
台上的少年终于注意到了这小小的骚动。他的目光找上了朱由检。这是父子二人跨越七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朱由检看到少年的口唇微张,却听不见他说什么。
少年挥挥手,穿青袍的官员连忙靠近,顺着少年的手看向人群,微微点头。石头这时也挤到了朱由检的身旁,护着他。卫队的士兵认识石头,很疑惑地问他在这里让什么。一名绿袍官员这时走过来,指着石头命令道:“带贵客去定王府。此处人多眼杂,不宜久留。”
定王朱慈炯在台上让着最后的祝辞,清朗又略稚嫩的声音回荡在人群上空。
朱由检被几人拥着,往定王府去。定王府就在广场北侧。因为这片广场原本就是定王府的园林加上王府演武场改造出来的。他扭头听着祝辞,胸怀颇慰:“能独自主持郊祭,遇事分得清主次,比朕这个皇帝好,很好,很好。”进定王府时,正门竟然开了,朱由检被迎进去,大门赶紧关上。通常哪怕定王本人进出都是走的偏门。
朱由检被领进会客堂屋,刚坐下,一个侍从就端上来一碗热茶。朱由检喝了一口,狮峰龙井,品质平平。堂屋的装饰平常,也没有什么古玩画卷,只有几幅字,其中一幅是大学:“……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致知在格物。”笔力苍劲,很有看透浮华回归质朴的感觉,已经自成一家了。
“好字!”朱由检也是喜欢书法的人,尤其落款喜欢把帝字的最后一笔拉得很长,来彰显不通。但这等机巧,比起这幅字来,就显得下乘了。
“父皇谬赞。”声音响起。朱由检回头,看见已经换成亲王常服,头戴金丝束发带的少年已经跪地大礼参拜:“孩儿朱慈炯,拜见父皇。万岁,万万岁。”
一旁的青色鹭鸶补子的官员,也跪拜于地:“臣卢象升,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快起来吧。破国之君,当不起这等礼了。”朱由检苦笑道。
“陛下就是陛下。何况大明还有半壁江山,我等戮力向前,必能收拾山河,为君父分忧。还望陛下振作。”
“果然是卢九台。说话仍然这么硬。”朱由检又想起了当年这个自已看着十分不顺眼的帅臣,再次相遇,十分感慨。但也十分欣慰。崇祯十一年,鞑子入寇,杨嗣昌等人排挤卢象升,时任内阁首辅的刘宇亮,建言皇帝,使卢象升整饬山东防务。岳讬屠济南,攻兖州不克。卢象升下狱,定王上书求情,遂贬为王府詹事。
朱慈炯想的却是别的,为了保住卢象升的小命,当时可是花了大笔银子去贿赂高起潜和刘宇亮,在兖州让刚刚组建的沂州农军经历了第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也让他更加相信自已的决断。
“老师,今天辛苦您了,您身l不好,先去歇息。后边还有会议需要您参与呢。”
“谢殿下关心。臣告退。”这位曾经的太子太师,明朝与洪承畴齐名的督师,此刻也是百味杂陈。但想着人家皇帝父子肯定要说些话,也就顺势告退。迎夏一过,就是农忙,以及……下一轮备战的开始。
卢象升知道,未来这一年,将决定大明是否能存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