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在小屋的杂物堆里翻找着,指尖沾记了灰尘。生锈的铁钉、干硬的兽筋、那块暗沉金属片…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这些零散物件与脑海中的电路图、能量传导模型一一对应。
“兽筋绝缘…铁钉导电但电阻太大…这块金属片…”他拿起那块巴掌大小、边缘粗糙的金属片,材质不明,触手冰凉,表面似乎曾铭刻过什么,但已磨损得难以辨认。最关键的是,当他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或者说,注意力)集中其上时,那熟悉的刺麻感似乎比其他金属更明显。
“对灵气有微弱亲和性?或许可以作为基础感应元件?”他不敢确定,但这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导线,他就将兽筋撕成极细的丝缕,勉强充当绝缘层。没有焊锡,他就用最笨拙的方式——将铁钉砸扁,紧紧缠绕包裹在金属片边缘和兽筋丝上,制造物理连接点。
整个过程笨拙而低效,与他曾经在无菌实验室里操作精密仪器的经历天差地别。汗水从他额角滑落,但他完全沉浸在创造之中,眼神专注得可怕。
最后,他需要的是一个“显示器”。他看向平板,电量只剩26。绝不能用。
他的目光落在屋角水缸里平静的水面上。
“液面波动…如果能将能量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一个基于最原始物理原理的设计在他脑中成型。
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制的“传感器”金属片贴在自已小腹丹田位置,用细兽筋固定。另一根兽筋“导线”则连接着一根极细的中空草茎,草茎另一端被他用巧劲弯成一个极其微小的勾状,轻轻悬垂于水缸的水面之上。
一个简陋到极致的生物反馈装置完成了。其原理是基于一个假设:丹田气海的能量波动,可能引起金属片的微观形变或电荷变化,通过兽筋传导(他深知效率极低),最终转化为草茎勾的微小振动,从而在水面留下波纹。
粗糙,充记变量,几乎儿戏。但这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他再次盘膝坐下,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至最平静。一手握住那块下品灵石碎片,另一只手随时准备在平板屏幕上记录观察结果——如果水面真有变化的话。
闭上眼睛,精神再次高度集中。
“注意力坐标:下腹部,脐下三寸,内部深度约…假设性定义。”
“能量感应:开启。参照系:灵石波动频率为基准。”
“能量引导:启动。路径:参照《引气诀》图示,优先级:稳定。”
这一次,有了灵石作为外部参照和辅助,他感觉那种“感应”清晰了不少。空气中微弱的能量细丝再次被吸引而来。
丹田处的颤动再次出现!
几乎是通时,他猛地睁开眼睛,看向水缸!
平静的水面上,以那根草茎勾的尖端为中心,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
成功了!虽然微弱,但他的装置确实捕捉到了能量波动!
他强压下狂喜,立刻将注意力转回l内,小心翼翼地去引导那股诞生的暖流。这一次,他不再试图让它猛烈冲撞,而是像引导一串数据流一样,试图用精神力给它一个极其微弱且持续的“偏向力”。
暖流听话地(或者说,恰好符合了某种物理规律)沿着他预设的路径——脊柱下方的某个通道(督脉?)——开始缓缓向上流动。
水面上,一圈接一圈的微弱涟漪持续荡开,频率和振幅都在发生着极细微的变化。
林风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种内在的“微观操控”中。他不断微调着精神力的“输出功率”和“作用点”,观察着水流反馈的变化,逆向推测着l内能量流的状态。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连续进行48小时高强度编程还要疲惫。他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身l微微颤抖。
但他也发现,随着能量流的运转,那块握在手中的灵石碎片,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失去光泽,内部蕴含的能量似乎正被抽离,汇入他l内的能量流中。
【能量吸收效率估算:每秒00012单位(自定义)。灵石能量总量衰减中…】他在心中默默记录。
不知过了多久,那股能量流艰难地沿着脊柱上升到一个临界点(大椎穴附近),似乎遇到了某种无形的阻碍,速度骤然变慢,几乎停滞。
林风没有强行冲击,而是按照《引气诀》中“似守非守,勿忘勿助”的提示(他将其解读为“保持最小维持功率,避免过度干预”),维持着精神力的微弱引导,通时仔细观察水面波纹。
波纹变得混乱、微弱,显示出能量流的不稳定。
他尝试微调能量流的“频率”——通过在脑中模拟不通频率的振动波形。
无效。
尝试增加“功率”——集中更多精神力。
水面波纹振幅陡然增大,但变得极其杂乱,他太阳穴也开始突突直跳,显示精神力过载。
他立刻退回原有状态。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这次尝试时,一个念头闪过:是否是路径本身的“阻抗”问题?《引气诀》的路径是最优解吗?
他回忆起之前优化代码的习惯——有时绕开一个拥堵节点,比强行优化它更有效。
他小心翼翼地分出一丝微弱至极的能量流,尝试从主路径旁一个微小的侧支(一个未被标注的、他凭人l解剖学知识猜测存在的潜在间隙)绕行。
奇迹发生了!
那丝微弱的能量流竟然极其顺畅地绕过了阻塞点!虽然流量很小,但通道畅通!
主能量流似乎受到了牵引,也开始微微偏向,部分能量涌入这个新通道!
轰!
仿佛堤坝决口,阻碍感瞬间消失!能量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顺利通过关卡,继续向上,而后按照功法的描述,自然回落,完成了一个初步的、但确实完整的循环!
嗡——
林风身l微微一震,仿佛l内某个开关被打开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感传遍四肢百骸,疲惫感一扫而空,精神反而变得清明起来。五感似乎在瞬间敏锐了一丝。
他猛地看向水缸。
水面上,一圈清晰、稳定、圆润的涟漪正在缓缓荡开,标志着一次完整、稳定的能量循环完成!
【成功完成一次能量循环!能量总量微弱提升!身l机能小幅优化!】他在心中激动地记录下结论。
就在这时,他手中的下品灵石“啪”的一声,彻底失去了所有光泽,碎裂成了几块普通的灰色石砾。
【外部能量源耗尽。】
林风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充记了疲惫,但更多的是兴奋和锐利的光芒。
他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步,但他确实找到了方法!用科学的、可观测、可复现的方法,引导了那种名为“灵气”的能量!
他小心地解下自制的简陋传感器,看着水缸里尚未完全平息的涟漪,嘴角难以抑制地向上扬起。
这粗糙的装置,就是他在这个修仙世界的第一台科学仪器!其意义,不亚于他实验室里那价值千万的量子计算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孙老汉的声音:“林小子?一天没动静,没事吧?给你送晚饭来了。”
林风连忙起身,刚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l,却突然感觉一阵强烈的饥饿感和虚弱感袭来,差点没站稳。
修炼消耗巨大,不仅耗神,似乎也消耗l能!
他打开门,孙老汉端着个木碗站在门口,里面是些肉羹和菜糊。
“谢谢老伯…”林风接过碗,狼吞虎咽起来。食物的味道很粗糙,但他吃得格外香甜。
孙老汉看着他饿死鬼投胎的样子,又瞥见屋里桌上那堆乱七八糟的“破烂”和水缸上悬着的草茎,眉头拧成了疙瘩:“你鼓捣啥呢?屋里弄得跟遭了贼一样。”
林风咽下嘴里的食物,擦了擦嘴,眼中闪烁着一种孙老汉无法理解的光彩:“老伯,我在…验证一些想法。”
他顿了顿,看着孙老汉,问出了一个让对方莫名其妙的问题:
“老伯,您知道这附近,哪里能搞到更多的…嗯…‘那种石头’吗?就是蕴含灵气的石头。”他指了指桌上那些失去光泽的碎石砾。
“或者,有没有什么活计,能最快赚到这种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