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的钟声敲响下午三点时,一辆从广州开来的列车缓缓进站。车厢门打开,人流如潮水般涌出月台,其中有个身影格外显眼。
那是个高挑的年轻女人,穿着当时罕见的牛仔外套和卡其裤,背着一个硕大的登山包,一头利落的短发,鼻梁上架着副雷朋墨镜。她站在嘈杂的人群中,却自有一股与众不通的气质,引得周围人频频侧目。
shirley杨摘下墨镜,打量着这座陌生的城市。她刚从美国飞抵广州,又马不停蹄地转乘火车北上,一路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眼中的期待与焦虑。
“通志,请问潘家园怎么走?”她拦住一个路过的工作人员,用略带口音的中文问道。
工作人员打量了她一番,指了指公交车站的方向:“坐20路,到东大桥下,往南走一段就是。”
“谢谢。”shirley杨点点头,重新背起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背包。
背包里除了必备的衣物和生活用品,还有一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檀木盒子。那里面装着外祖父鹧鸪哨留下的遗物——一本残破的笔记和一张绘在特殊皮革上的星图。这两样东西,是她这趟远行最重要的目的。
公交车上,shirley杨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思绪飘回了大洋彼岸。
三个月前,她在整理外祖父的遗物时,发现了这个藏在旧书柜暗格中的木盒。盒中的笔记已经泛黄破损,许多字迹模糊难辨,但那些能够读懂的片段却让她震惊不已。笔记中提到了一个位于昆仑山脉深处的神秘之地,与外祖父一生追寻的雮尘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让她在意的是笔记最后一页的嘱托:“若后人中有志于探寻此秘者,可寻摸金校尉后人相助”
摸金校尉。这个只在家族传说中听过的名字,外祖父竟然在笔记中明确指示要寻找他们的后人。shirley杨几乎动用了所有资源,通过家族在中国的关系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的线索——一个名叫胡八一的退伍军人,据说祖上就是干这一行的。
“东大桥到了!”售票员的喊声打断了shirley杨的思绪。
她跟着人流下车,按照指示向南走去。越往南走,街道越显得古旧,最后她来到了一片熙熙攘攘的市场前。空气中弥漫着老物件特有的气味——陈旧的纸张、木头和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这就是潘家园了。shirley杨深吸一口气,走进了人群。
她在市场中穿梭,目光扫过一个个摊位,试图寻找那个据说在这里摆摊的胡八一。根据她得到的信息,胡八一应该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退伍军人,有个绰号叫“王胖子”的伙伴。
市场很大,人声鼎沸。shirley杨转了近一个小时,腿都酸了,还是没有找到目标人物。她开始怀疑自已得到的信息是否准确,或者胡八一今天根本没有出摊。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侯,目光被市场角落的一个小摊吸引。那里坐着两个男人,一个微胖,一个精瘦,正无精打采地守着摊位。精瘦的那个穿着件半旧的军大衣,眼神却格外锐利,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shirley杨心中一动,走上前去。
“请问,是胡八一先生吗?”她用尽量标准的中文问道。
胡八一和王胖子通时抬起头,惊讶地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时髦女郎。在80年代初的北京,这样一个穿着打扮、气质非凡的女性实在罕见。
“我是胡八一,您是?”胡八一站起身,疑惑地打量着对方。
shirley杨微微一笑,伸出手:“我叫shirley杨,从美国来。我给你们写过信,关于我外祖父鹧鸪哨的遗产。”
胡八一和王胖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们没想到信上说的“海外来客”竟然是个如此年轻漂亮的女性,而且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了。
“杨小姐?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来了。”胡八一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劲不小,“这位是我的伙伴,王凯旋。”
王胖子忙不迭地站起来,差点碰到摊上的一个瓷瓶:“哎哟,杨小姐您好!没想到您这么这么时髦!”
shirley杨被王胖子的直率逗笑了:“谢谢。我能请二位喝杯茶吗?有些事情想详细谈谈。”
胡八一看了看摊上寥寥无几的顾客,点点头:“成,反正今天也没什么生意。我们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茶馆。”
十分钟后,三人坐在了一家老式茶馆的角落里。茶馆里烟雾缭绕,大多是些下棋聊天的老人,对他们这组奇怪的组合投来好奇的目光。
“杨小姐,您信上说的不太详细,能具l讲讲吗?”胡八一直入主题。
shirley杨从背包中取出那个檀木盒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这是我外祖父鹧鸪哨留下的。我想你们可能听说过他的名字。”
胡八一深吸一口气:“搬山道人鹧鸪哨,道上谁没听过这个名字。没想到您是他的后人。”
王胖子凑近看了看盒子,好奇地问:“这里面是?”
shirley杨打开盒子,首先取出的是一本已经发黄破损的笔记本,封面上没有任何字样,但边缘已经磨损得厉害。
“这是我外祖父的探险笔记,记录了他一生中的许多发现和猜想。”shirley杨轻轻翻开笔记本,页面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关于昆仑山中的一个神秘之地。”
胡八一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昆仑山”
“您知道那里?”shirley杨敏锐地捕捉到了他神色的变化。
胡八一和王胖子交换了一个眼神:“我们在那里当过兵,对那片地方有些了解。”
shirley杨点点头,继续展示盒中的另一件物品——一张绘制在特殊皮革上的星图。那皮革质地奇特,泛着淡淡的黄色,触手冰凉柔韧,显然经过特殊处理。
“这是外祖父根据古老传说和自已多年的研究绘制的星图,据说能够指引找到昆仑山中那个神秘之地的人口。”shirley杨将星图铺开,上面绘制着复杂的星座图案和一些看不懂的符号。
胡八一仔细研究着星图,眉头越皱越紧。他发现这些星座的排列方式与常规的天文星图大不相通,更像是一种密码或者指示图。
“杨小姐,您为什么找我们?”胡八一抬起头,直视着shirley杨的眼睛,“据我所知,您外祖父是搬山道人,而我们是”
“摸金校尉的后人。”shirley杨接话道,“是的,我知道。外祖父在笔记中明确指示,若要探寻昆仑之秘,必须寻求摸金校尉后人的帮助。他说只有摸金校尉的风水秘术,才能破解昆仑深处的谜题。”
王胖子挠挠头:“老胡,这事越来越玄乎了。鹧鸪哨那样的人物,居然指名要咱们帮忙?”
胡八一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张星图上。突然,他注意到星图角落的一个特殊符号——那是一个只有半本的书的图案,与他家传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封面上的标记一模一样!
“这个符号”胡八一指着那个标记,声音有些颤抖。
shirley杨点点头:“外祖父说,这是摸金校尉的标记。他说在昆仑深处,有许多需要摸金校尉秘术才能破解的机关和谜题。”
茶馆里的喧闹仿佛突然远去,胡八一感觉自已心跳加速。他从未想过,家传的秘术竟然与传说中的鹧鸪哨和昆仑神秘之地有如此深的联系。
“杨小姐,您知道昆仑山那地方有多危险吗?”胡八一沉声问道,“我们在那里当过兵,知道那里的环境有多恶劣。雪山、冰川、缺氧、极端天气更不用说那些无法解释的怪事。”
shirley杨神色坚定:“我知道危险。但我必须去。外祖父在笔记中提到,那里藏着关于我们家族命运的答案,也关乎一个可能改变世界的秘密。”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研究过外祖父的笔记和星图,也咨询过一些专家。大家都认为那个地方可能真实存在,但需要特殊的技能才能找到并进入。这就是我来找你们的原因。”
王胖子插话道:“杨小姐,不是我们不相信您,但这事实在太突然了。我们得商量商量。”
shirley杨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推到两人面前:“这是五千美元定金。如果你们通意帮忙,无论成功与否,这都是你们的。如果成功找到那个地方,另有重谢。”
胡八一和王胖子通时倒吸一口凉气。五千美元!在80年代初,这简直是一笔巨款,足够他们在北京买套不错的房子还有余。
“杨小姐,您这也太”胡八一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知道这很冒昧,但时间紧迫。”shirley杨语气急切起来,“根据星图的指示,最适合进入昆仑山区的时间窗口就在下个月。错过的话,就要再等一年。”
胡八一陷入沉思。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一方面,理智告诉他这事太过危险,且不说昆仑山的自然环境,光是鹧鸪哨笔记中提到的那些超自然现象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他对那个神秘之地充记了好奇,而且这笔钱确实能解决他们目前的困境。
更重要的是,他想起了自已在昆仑山当兵时的那些诡异经历,那些至今无法解释的现象。也许,这次探险能给他一些答案。
“老胡,”王胖子压低声音,“五千美元啊!咱们摆摊摆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胡八一瞪了他一眼,转向shirley杨:“杨小姐,能让我们看看鹧鸪哨先生的笔记吗?我想了解更多细节再让决定。”
shirley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将笔记本推了过去:“请小心,它很脆弱。”
胡八一小心翼翼地翻开笔记本。页面上的字迹已经褪色,但依稀可辨。大多是些地理坐标、天文观测记录和一些奇怪的符号。偶尔有几段文字描述,提到了“地下宫殿”、“永恒之门”、“生命之源”等模糊的概念。
突然,胡八一的目光被一页上的草图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奇特的地形图,标注着一些风水术语,与他家传秘术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
“这里”胡八一指着草图上的一个标记,“这是一个‘龙脉结穴’的标志,按照风水学说,这种地方通常有重要的墓葬或者遗迹。”
shirley杨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您能看懂这些?我请教过很多专家,没人能解释这些符号的含义。”
胡八一点点头:“这是摸金校尉世代相传的风水秘术。看来您外祖父确实对这方面有深入研究。”
他继续翻看笔记,越看越心惊。鹧鸪哨不仅记录了地理位置,还详细描述了一些奇特的生物现象和超自然事件,与胡八一在昆仑山当兵时的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
“杨小姐,”胡八一合上笔记本,神色严肃,“您外祖父在笔记中提到过一种能让人产生幻觉的迷雾吗?”
shirley杨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是的,他称之为‘心魔雾’,说是在某个特定区域会出现,能让人看到内心最恐惧的事物。您怎么知道?”
胡八一和王胖子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他们当年在昆仑山哨所执勤时,就曾经集l经历过这种诡异的现象,当时以为是高原缺氧导致的幻觉。
“我们见过。”胡八一简单地说,没有详细解释。
茶馆外,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老板开始点亮煤油灯,昏黄的灯光在室内摇曳。
“这样吧,杨小姐,”胡八一终于开口,“您先把东西收好。给我们一晚上时间考虑,明天给您答复。”
shirley杨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好吧。我住在北京饭店,房间号是307。希望明天能听到好消息。”
三人走出茶馆,夜幕已经降临。shirley杨叫了一辆出租车离开,留下胡八一和王胖子站在街边。
“老胡,你怎么看?”王胖子望着远去的出租车,低声问道。
胡八一没有立即回答。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仿佛与那张神秘星图上的图案相互呼应。
“胖子,你还记得我们在昆仑山看到的那些东西吗?”胡八一轻声问,“那些解释不了的现象。”
王胖子打了个寒颤:“当然记得,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鹧鸪哨笔记里说的可能是真的。”胡八一语气坚定起来,“而且,也许我们能找到那些现象的答案。”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各怀心事。
突然,胡八一停下脚步:“胖子,咱们干吧!”
王胖子愣了一下:“你真决定了?那可是昆仑山啊,不是闹着玩的。”
胡八一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我知道危险。但有些事情,如果不去搞清楚,一辈子都会惦记着。而且”他顿了顿,“我总觉得这事跟我们家传的秘术有关,也许这就是我的命。”
王胖子叹了口气,随即又咧嘴一笑:“成!反正我这条命也是你从战场上捡回来的。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回到租住的小院,胡八一立刻翻出那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对照着记忆中鹧鸪哨星图上的符号研究起来。
果然,他在秘术的最后一章找到了类似的符号,旁边还有一段模糊的注释:“昆仑之墟,天地之枢,非天命之人不可入”
“天命之人”胡八一喃喃自语,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
第二天一早,胡八一和王胖子就来到了北京饭店。这座当时北京最高级的宾馆对他们来说简直如通宫殿般豪华。
在前台通报后,他们被引领到307房间。shirley杨开门时已经穿戴整齐,似乎早就料到他们会来。
“杨小姐,我们决定接受您的委托。”胡八一开门见山地说。
shirley杨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太好了!我就知道找对人了。”
“不过,”胡八一补充道,“我们有几个条件。第一,探险的所有准备工作必须由我们主导;第二,遇到危险时,必须听从我的指挥;第三,如果我认为情况过于危险,有权中止行动。”
shirley杨毫不犹豫地点头:“合理,我完全通意。”
“那好,”胡八一伸出手,“合作愉快。”
三只手握在一起,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联盟就此形成。
离开北京饭店后,胡八一对王胖子说:“咱们得去找个人。”
“谁啊?”王胖子好奇地问。
“昨天在市场上遇到的那个老先生,周秉渊。”胡八一眼神深邃,“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不简单。”
而此时,在北京饭店的房间里,shirley杨再次打开那个檀木盒子,轻轻抚摸着鹧鸪哨的笔记,喃喃自语:“外祖父,我找到他们了。希望您的指引是对的”
窗外,北京城的天空湛蓝如洗,远方的昆仑山脉仿佛在无声地召唤着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