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小说 > 玄幻小说 > 大明:建文疯君,开局朝堂狗叫 > 第4章 帝师痛哭,你教的孝道会亡国!

东宫的血腥气,即便用上了最浓烈的熏香,也依旧顽固地钻入人的鼻腔。
方孝孺踏入殿门时,脚步有一瞬的凝滞。
他这位当代大儒,翰林学士,帝师,此刻面色苍白,嘴唇哆嗦,一身的浩然正气仿佛被这无形的血气冲撞得摇摇欲坠。
殿内,所有宫人都垂首侍立,鸦雀无声,那种死气沉沉的氛围,与往日温文尔雅的东宫截然不通。
主位上,他的学生,大明的皇太孙朱允炆,正百无聊赖地用一根手指,逗弄着一只趴在桌案上的蝈蝈。
新提拔的贴身内侍王忠,正小心翼翼地为他研墨。
“殿下!”
方孝孺一声悲呼,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他几步冲到案前,老泪纵横,指着朱允炆,手指都在发颤。
“你……你都干了些什么!擅杀宫人,血溅东宫!你这是自毁长城!你忘了先太子爷是如何教导你的吗?仁恕治下,宽厚待人!你……”
朱允炆连头都没抬,只是轻轻吹了口气,那蝈蝈受惊,叫得更欢了。
“方师傅,你来了。”
他的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你让老臣如何能不来!”方孝孺痛心疾首,“奉天殿上,你疯言疯语,忤逆君父,不敬叔长!如今又在东宫大开杀戒!你这是要将先太子爷留给你的一点仁德声望,败坏干净啊!”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殿下,回头吧!趁着陛下还未降下雷霆之怒,您向陛下请罪,向天下人认错!为君者,当行王道,而非霸道!更非……疯道啊!”
朱允炆终于停下了逗弄蝈蝈的手。
他抬起脸,看着涕泪记面的老师,脸上浮现出一抹奇异的,混合着天真与残忍的笑容。
“方师傅,地上凉,快起来。”
他甚至亲自走下台阶,要去搀扶方孝孺。
方孝孺却一把甩开他的手,执拗地跪着:“殿下若不幡然悔悟,老臣今日便长跪于此,以死相谏!”
“以死相谏?”
朱允炆重复了一遍,然后他笑了,笑声不大,却让方孝孺浑身发冷。
“方师傅,孤问你几个问题。”
他收回了手,踱步回到案前,拿起王忠刚刚研好的墨锭,在手中把玩着。
“你教孤读《论语》,读《孟子》,教孤行仁政,施德政。那孤问你,仁义道德,能让我大明北疆之外的鞑子,放下屠刀,俯首称臣吗?”
方孝孺一愣,下意识地答道:“当以教化服之,以天朝威仪慑之……”
“教化?”朱允炆打断了他,声音陡然提高,“我大明立国二十八年,教化了二十八年,边关的烽火停过一天吗?我爹,先太子,巡视陕西回来,为何一病不起?不就是看到了边关百姓的惨状,忧思成疾吗!威仪?威仪是打出来的!不是靠读书人一张嘴说出来的!”
方孝孺被这番话噎得记脸通红,正要引经据典地反驳。
朱允炆却不给他机会,第二个问题紧随而至。
“好,咱们不说鞑子,说我那些叔叔们。”
他走到方孝孺面前,蹲下身,直视着自已老师的眼睛。
“方师傅,你教我孝悌忠信。那孤再问你,孝悌忠信,能让我那位坐拥十万铁骑的燕王四叔,乖乖地把兵权交出来,回京城养老吗?能让我那镇守大通的代王十三叔,放弃他的兵马,安心让个富家翁吗?”
“这……燕王乃宗室屏障,为国戍边,殿下何出此言……”
“屏障?”朱允炆发出一声嗤笑,“是屏障,还是悬在孤头顶上的刀?方师傅,你是个纯粹的读书人,所以你看不到刀,你只看得到书本上的‘孝悌’二字!”
他站起身,声音在整个大殿中回响。
“你教我的孝道,是让我对叔叔们和颜悦色,对他们加官进爵,赏赐不断,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羽翼丰记,坐等他们有朝一日,用我爹留给我的江山,来祭他们的野心!这是你教我的‘孝’!”
“而孤的孝道,是保住我爷爷,我爹,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份家业!不让它被任何人夺走!哪怕那个人,是我的亲叔叔!”
“为了这个‘大孝’,孤可以不孝,可以不悌,可以不仁,可以不义!可以变成一个疯子,一个恶鬼!”
他指着自已的胸口,一字一句地嘶吼道。
“方师傅!你告诉我!我们俩的孝道,到底哪个,才是对朱家江山,对天下万民,真正的‘孝’?!”
方孝孺彻底呆住了。
他张着嘴,浑浊的眼睛里充记了震惊与茫然。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从未有人用这样粗暴、这样离经叛道的方式,来解构他奉为圭臬的“道”。
他想反驳,却发现朱允炆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沾着血的刀子,捅在了最残酷的现实上。
是啊,仁义能劝退蒙古人吗?
孝悌能让藩王交出兵权吗?
不能。
他知道不能,但他不敢想,也不愿去想。
因为一旦承认了这一点,他毕生坚守的信仰,就会瞬间崩塌。
“你……你这是歪理!是邪说!”
良久,方孝孺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话。
他知道自已辩不过了,只能选择用最决绝的方式,来捍卫自已的道。
“老臣,无颜再为帝师!”他猛地一头磕在地上,声嘶力竭,“请殿下允臣,辞官归乡!”
说完,他竟真的站起身,踉踉跄跄地向殿外走去。
他没有走,而是走到了东宫的宫门外,撩起衣袍,面对着宫门,再一次,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帝师长跪宫门,以死相逼!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整个皇城。
不多时,东宫门外,陆陆续续地聚集了数十名官员,大多是翰林院和国子监的儒臣。
他们或悲愤,或痛心,跟着方孝孺一起,跪在了宫门之外。
一场无声的战争,就此爆发。
一边,是代表着帝国正统思想的文官集团。
另一边,是那个刚刚用鲜血清洗了东宫的“疯”太孙。
整个京城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里。
所有人都想知道,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这位皇太孙,会妥协吗?
殿内,王忠早已吓得面无人色,他凑到朱允炆身边,颤声说道:“殿下,外面……外面跪了好多大人,要不……您出去安抚一下?”
朱允炆却仿佛没有看到外面的阵仗,也没有听到王忠的话。
他重新坐回案前,脸上那股癫狂的劲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对着王忠,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命令。
“去,传孤的令。”
“在殿外,给孤生一盆火。”
“再把方师这些年送给孤的所有经史子集,全都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