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顾时晏一个重点投资的度假村项目工地发生小范围边坡滑塌,虽无人员伤亡,但需要他立刻前去处理。
桑榆得知后,坚持要跟他一起去。
工地上略显混乱,泥土和机械的轰鸣声混杂。顾时晏正在听项目经理紧急汇报,桑榆跟在他身后,小心地避开地上的建材和水坑。
突然,旁边一处因雨水冲刷有些松动的土坡发生二次小范围滑落,几块碎石和着泥土朝着桑榆的方向滚落!
“小心!”顾时晏眼角余光瞥见,脸色骤变,几乎是本能地猛扑过去,将桑榆死死护在怀里,用自己的后背和手臂挡住了落下的碎石和泥土!
“砰”的闷响,夹杂着碎石砸在他身上的声音。
“时晏!”桑榆在他怀里吓得魂飞魄散,声音都变了调,下意识紧紧抓住他胸前的衣服。
顾时晏闷哼一声,却第一时间低头查看她,语气急切:“没事吧?砸到没有?有没有伤到?”
桑榆看到他瞬间苍白的脸色和额角渗出的细密冷汗,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手忙脚乱地检查他:“我没事!你怎么样?伤到哪里了?!”
他的手臂被尖锐石块划开一道口子,鲜血迅速浸透了昂贵的衬衫面料,后背西装也一片狼藉,肯定淤青了。
现场一阵慌乱。
顾时晏却异常镇定,一边指挥现场人员立刻勘察边坡确保安全,一边还在安抚吓坏了的桑榆:“别怕,皮外伤,没事。”他甚至还想脱了外套给她披上。
去医院包扎的路上,桑榆的眼泪一直没停过,紧紧握着他没受伤的那只手,一遍遍问:“疼不疼?你怎么那么傻……”
顾时晏用没受伤的手擦她的眼泪,无奈地笑,语气甚至有点轻松:“哭什么,你没事最重要。”他看着她为自己流泪,为自己焦急心疼、六神无主的样子,心里甚至涌起一丝诡异的满足感。
晚上回到家,桑榆坚持要帮他擦药。
看着他背上那片触目惊心的青紫和手臂上缝合的伤口,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涂抹药膏,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稀世珍宝。
“以后不准这样了……”她带着哭腔命令,声音却软得没有半点威慑力,“什么都比不上你安全重要!听到没有!”
顾时晏转过身,将她拉进怀里,小心避开伤口抱着她,低声道:“好。但你更重要。”
他吻去她的眼泪,吻逐渐变得炽热深入。
劫后余生的恐惧和巨大的感动交织在一起,情感浓度瞬间飙升到顶点。
桑榆主动回应着他的吻,两人在沙发上紧紧相拥,气息交融,心跳共振,所有的隔阂和矜持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不需要更多言语,彼此的身体和心跳都在诉说着依赖与爱意。
顾时晏臂上的伤需要在家静养几天。桑榆担起了照顾他的“重任”,虽然大部分事情仍有佣人做,但她坚持亲力亲为地给他端茶送水、读财经新闻、换药。
一天,顾时晏在书房进行一个重要的视频会议,桑榆想找一张舒缓的古典乐cd给他解闷。书房有个很高的柜子,她踮脚去够,却不小心碰掉了柜顶一个深色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紫檀木盒子。
盒子摔在地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盖子摔开,里面的东西散落出来——
不是cd,而是一些……旧物。
桑榆蹲下身,好奇地捡起。是一本厚厚的、页角已经微微卷起的剪报集。
她翻开,整个人都愣住了。
里面贴满了她从高中到大学时期,在各种校刊、杂志甚至地方报纸上发表的零星设计稿、获奖报道、甚至只是提到她名字的简短新闻,旁边仔细地标注着日期。
还有一些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拍下的照片——
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低头画图的安静侧影、在校园长椅上晒太阳吃冰淇淋的惬意笑脸、在毕业典礼上作为优秀毕业生发言的自信瞬间……
“2015年3月21日,校刊,《论城市记忆》,写得真好。”
“2016年5月19日,设计大赛颁奖礼,她在台上发光。沈聿舟在台下,配不上她。”
“2017年9月28日,无意中得到她小时候的画,真可爱。”
……
字迹从略显青涩到逐渐成熟,时间跨度漫长。
桑榆的手指微微颤抖,又看向盒子里其他东西:她丢失已久的一支派克旧钢笔、她第一次独立设计制作并烧制的、釉色并不均匀甚至有些裂纹的陶瓷杯垫……
她坐在地毯上,一页页翻看着,眼眶逐渐湿润,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她从未想过,在自己追逐着沈聿舟、经历着那些看似轰轰烈烈的快乐和悲伤的岁月里,有一个人,以这样一种沉默而持久到近乎偏执的方式,关注着她,珍藏着她甚至自己都遗忘的、微不足道的成长点滴。
这份深藏的爱,沉重而绵长,让她心尖发颤。
晚上,桑榆抱着那个沉甸甸的盒子,敲开了顾时晏书房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