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什么?就你还能伤到恁爸不成?”圣无殛闻言吹胡子瞪眼:“快来!”
只见神谿眉目一凛,内功运转,持锏出招。
剑出江社·百妖收形·玄威破胆魔魂惊!
天遁者,重意不重形,藉拔苦超生施展无有任何晦涩,剑气吞吐,绽放雷音,百千剑光分化而出,杀向立在那里的圣无殛。
但见圣无殛左手负背,右手化剑指递出,指尖青色剑芒闪动。
叮叮叮叮——
百千剑光悉数遭破,剑指迎上杀至身前的拔苦超生。
铛!
两相接触,神谿只觉小臂发麻,随后便被迎面而来的无俦巨力强行迫退,正当他准备将长锏刺入地板卸力。
“恁爸当年修这道场费了不少功夫,若是被你打坏,面子往哪放?”
轻柔之力周流神谿身畔为他卸去力道,圣无殛满意颔首:“玄黓打输后与恁爸说,若他能修成天遁,赢的一定是他,恁爸当时还说他是在放屁,如今再看,也不全是在讲大话。”
方才两招碰撞,圣无殛清晰感受到,自己所出之招被“遁”去极小的一部分。
就两人差距能做到这步已经非常了不得。
神谿收起拔苦超生,出言询问:“前辈也擅长剑法?”
“还行。”圣无殛淡淡道:“懂一点。”
一点?
亿点还差不多。
方才那招神谿分化出的剑光各不相同,圣无殛并非以根基强行破招,而是以与每一道剑光正好相克的剑光破招,算无遗策,如果不是剑上造诣超绝,那就是易道造诣超乎常人。
神谿拱手道:“谿多谢前辈赐教。”
幸好,走到如今这步,他已基本不靠“剧情”中的只言片语做规划,完全不靠谱。眼见为实,只凭那只言片语,就可汗大点兵不可取,真以为是个人就能去觉龙海捡名战将?
早在许久前,神谿便因此吃过苦头,那还要追溯到他化形前。
正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对神谿修为有了大致了解,圣无殛首先关心的是:“云梦硕怎么教你的?”
“师伯说我将天人合一放在首位没问题,兼具淬炼根基、精进武学的体魄修行,将心性、仙道、武道、体魄合一,一步成就大先天,然后触类旁通,先博,后精。这样才能创造出最适合自己与时代的功法,走出属于自己的道。”神谿没有隐瞒。
圣无殛打量着他:“恁爸怎么看你反其道而行?”
神谿道:“有吗?”
“你既已创出功法,如今缺少者,就只剩下护道的手段。”圣无殛思索道:“云梦硕没有教你其他?”
“师伯允许我自由借阅藏经楼道藏。”神谿回道。
“那跟恁爸说说你自学了什么?”
“画符,超度,剑法,命理。”
“只有这些?”
“是。”
“你这是先博后精?哦,也能算是,毕竟自己先把功法都创出来了。”圣无殛评价道:“真要照本宣科,走云梦硕说的先博后精,一步大先天那不是在放屁?”
神谿欲言又止:“前辈……”
“他云梦硕跟玄黓是朋友,恁爸不是?把称呼给恁爸改了。”圣无殛出言敲打。
神谿小心翼翼试探:“师伯?”
“嗯。”圣无殛满意颔首,然后开始给好友家的小崽子传道:“先博后精的思路没问题,这是你能够自创功法的基础,虽然说,站在恁爸的高度,你那点三脚猫功夫拿出去实在丢人,但对你来说也够用了。”
“现在,你一步大先天的规划,才算是真正板上钉钉。”
“所以需要触类旁通,需要护道手段,上清宗的先精后博确实适合现在的你,但有一点你要记住。”
“先博后精,先精后博,是云梦硕与我对仙道推广的分歧,不是死板的修行理念。”
“云梦硕给你说的先博后精,主要目的是让你多学,以此积累底蕴,才能迈过修行路上最关键的那道坎。等走完这一步,你再触类旁通来完善自己,这是先精后博,也是先博后精,两者间并非水火不容。”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出发点不同,或者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圣无殛给神谿传道也是不希望他走弯路。
神谿长揖拜谢:“晚辈谨遵师伯教诲。”
未踏上修行路不知修行之苦,神谿在道门的修行,毫无疑问是顺利的,也是幸运的,有人传道就是不一样。
“谢有什么用?恁爸方才与你说这么多,你对后续可有规划?”圣无殛直接询问。
“以师伯所言来看,我完全可以触类旁通在天遁剑法深造,以之护道。”神谿思索道:“兼修阵道,以阵生法?”
圣无殛存了考校后辈的心思:“还有呢?”
“修剑阵,自然需要法剑,所以还需要兼修一手炼道。”神谿感叹。
这就是云梦硕所言「先博后精」,也是圣无殛所言「先精后博」,一问一答,让神谿切实体会到其中深意。
圣无殛继续问:“还有呢?”
“道武合一。”神谿答道。
“玄黓真是走了好运。”圣无殛感叹:“这种好事怎么就轮到他头上?”
以圣无殛的性格也说不出让人改投的话。
别问,问就是羡慕,羡慕得紧。
神谿主动请教:“师伯,太清宗与上清宗的修行理念,背后内情究竟如何?”
“我还以为你要问自己去哪里修行。”圣无殛道:“此事你早晚要知道,既然感兴趣,恁爸也不介意与你讲……”
从前,道门内部诸派并立,或因理念,或因利益,彼此相互攻伐。
攘外是攘外,对内是对内,两者并不冲突。
圣无殛出自已经凋亡的上清道脉,云梦硕则出自同样凋敝的广成仙门,彼时,年轻的圣无殛游历名山大川,一剑横扫道界,视群英于无物,直至遇到年轻的云梦硕。
两人皆有平定道界之伟志,一见如故,畅谈天地日月、周天节气、阴阳五行、大势分合,最后以武会友,谈起仙缘有无,同结改天换地之大愿,引对方为挚友。
两人同走各门各脉,打遍道门无敌手,创立六一天心垣,聚拢各方道派,使诸派攘服。